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信息经济论文 >

基于TCAP的号码可携带性研究

发布时间:2023-09-29 04:48
  经过改革开放20多年来的规划建设,我国的信息网基本形成了一个具有世界水平的信息通信网络。尤其是进入21世纪后,我国信息业以震惊世界的高速度持续增长,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绩。当前,全球电信界正面临一场巨大变革,信息技术和电信技术发展之快前所未有,对设备、网络和业务等各方面都产生了巨大影响,正在形成不同行业互相渗透、走向融合的局面。各运营商为争取更大的市场份额,服务推陈出新,在这种趋势中,3G(The third generation communication system第三代通信系统)这个名词逐渐走入消费者的视野。各运营商在完成内部测试或者试点工作之后,开始大力推进3G网络的应用,并在这一领域展开对消费群体的争夺战。如何协调好3G与现有第二代移动通信、固定网络的过渡?如何在3G形式下争取更大的消费群体?这些问题都需要各运营商去积极考虑,与之相关的“号码可携带性”技术便成了3G网络能否在我国顺利普及的一个重要内容。 “号码可携带性”(以下简称NP)指的是用户在一个服务网络(M)到另外一个服务网络(N)时,仍可以在保留原号码不变的基础上,使自身所享受的服务质量不受影响。这里的M、N两种网络...

【文章页数】:71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1.3 号码可携带发展趋势
        1.1.4 中国实施号码可携带面临的问题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 论文的主要工作
    1.4 章节安排
第二章 号码可携带的基础知识
    2.1 NP 的概念
    2.2 NP 的分类
    2.3 移动号码可携带业务(MNP)
        2.3.1 移动通信技术的发展
        2.3.2 移动号码可携带业务的产生
        2.3.3 移动号码可携带业务(MNP)的定义
    2.4 MNP 关键技术
        2.4.1 基于智能网的呼叫相关业务技术
        2.4.2 基于MNP-SRF 的呼叫相关业务相关技术
    2.5 本章小结
第三章 移动号码可携带技术方案分析与研究
    3.1 基于呼叫转移技术方案
        3.1.1 基本工作流程
        3.1.2 性能分析
    3.2 基于号码携带关口局的技术方案
        3.2.1 基本流程
        3.2.2 性能分析
    3.3 基于智能网的技术方案
        3.3.1 基本流程
        3.3.2 性能分析
    3.4 基于信令中继的技术方案
        3.4.1 基于STP-SRF
        3.4.2 基于TCAP-SRF
    3.5 号码可携带路由及数据库实施方案
    3.6 提供区分服务的号码可携带
        3.6.1 关于呼叫相关的服务的技术方案
        3.6.2 关于呼叫无关的服务的技术方案
    3.7 小结
第四章 基于TCAP-SRF 的号码可携带技术解决方案
    4.1 对国内号码携带状况的思考
    4.2 TCAP-SRF 的总体设计
        4.2.1 本设计架构以两个移动网络为例
        4.2.2 对TCAP-SRF 设计架构的说明
    4.3 TCAP-SRF 的基本功能
    4.4 对TCAP-SRF 的路由策略的研究
        4.4.1 路由方案类型一——呼叫相关业务
        4.4.2 路由方案类型二——呼叫无关业务
    4.5 小结
第五章 NP 系统的详细设计及实现
    5.1 AFS 中DMM 系统相关的设计
        5.1.1 DMM 的总体设计
        5.1.2 DMM 相关系统的业务流程
    5.2 AFS 中MFE 系统设计
    5.3 TCAP-SRF 核心系统的相关设计
        5.3.1 信令截获基本工作原理
        5.3.2 搭建TCAP 环境
        5.3.3 建立TCAP-SRF 的主要程序文件
        5.3.4 TCAP-SRF 的工作流程
    5.4 GNS 系统的详细设计
        5.4.1 GNS 系统架构与模块
        5.4.2 GNS 主要数据表
    5.5 SRF 的测试工作
        5.5.1 SRF 的测试
        5.5.2 软硬件配置
    5.6 小结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本文编号:384931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xxjj/384931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e3414***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