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政治经济论文 >

老挝争端解决机制的建立

发布时间:2016-10-09 10:53

  本文关键词:2007年的老挝政治经济形势,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7.4中国-老挝争端解决机制的建立
  设立争端解决机制用法律方法解决中老国家之间的争端,是建成和谐中老贸易区的必经之路之一。这有助于减少矛盾,避免冲突升级,促进区内法律秩序的稳定,更好地保障两国的经济利益。目前世界上各个自由贸易区的争端解决机制不尽相同。综观北美自由贸易区、欧盟和APEC等的争端解决机制,笔者认为应采用北美自由贸易区的模式。
  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组织机构的表决制度是组织决策程序的核心。表决方式通常可以分为加权表决制、协商—致原则四种。各种制度各有优劣,如欧盟实行的是加权表决制。尽管通过形式上的不平等来体现各国之间实质上的平等,但其明显违反了国际法的国家主权平等的基本原则;APEC实行协商一致原则,但也存在内在矛盾和弊端,其要求反复协商,而一些国家又滥用该权利,久拖不决,乃至在很爹隋况下根本不可能实现。集团表决制也存在容易造成组织内部的分裂问题,使一些弱小家的利益无法得到体现,同时也可能加剧各成员国之间原来的领土、种族和宗教矛盾。一国一票制虽然无法体现各国在实质上的平等,但是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减少小国、弱国和强国的敌意,有利于促进经济合作,经济合作的发展来促进领土、种族和宗教争端的解决。中老贸易是在中国-东盟贸易体系下的一种更深度合作的贸易模式,作为一个新的自由贸易模式,其内部存在更深层的复杂的矛盾。中国作为最大的发展中国家,表示自己的诚意,取得区内其他国家的信任,打消它们对“中国威胁论”的顾虑,更为必要。因此,在拟建的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中采用一国一票制切合了这种历史和现实的需要,具有必要性、合理性和操作性。其重要特点就是将经济争端细化为六种类型 ,不同类型的经济争端, 使用不同的解决规则。
  如果建立成一个合理的争端解决规则,不仅可以有效的保证中老贸易的顺利进行,更是可以成为一个标榜,对于解决其他的国家的争端有很强的借鉴意义。这一点来说,争端机制的建立也是非常具有建设性意义。
  结语
  通过研究,本文得出了如下结论:
  (1)中老经贸合作对于双方都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中国与老挝全面和良好的合作为加强中老经济合作提供了很好的机遇,中国与老挝的经贸合作不但有利于中国与周边国家政治与经济关系的巩固与改善,还有利于中国在东南亚地位的进一步巩固和在世界上地位的提升,有利于老挝在东南亚地位的提升。
  (2)中老经贸合作近年呈现良好的态势,贸易和投资都有增长.但是还是存在双边贸易结构不平衡、双方贸易结构单一、投资及物流成本偏高等问题。
  (3)中老双方应该增进了解相互问市场的特点,适应其变化发展趋势,有利于企业开发市场,抓住和创造商机。老挝欢迎中国企业能更多地走进老挝,考察市场,同时,老挝企业也应多了解和掌握中国市场,开拓与发展与中国的贸易。
  (4)中国与老挝贸易合作的促进策略主要包括进一步加强中老边境贸易、发挥老挝在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中的地缘优势、加强老挝与中国发达省市城市的往来、以旅游促进贸易等.中国对老挝的投资可选择电力开发、农业产业、矿产业为重点投资领域。
  (5)开创中老经贸合作新局面的保障条件主要包括:加强政府支持、加强人才的交流与培养、改善交通状况、完善双方经贸合作相关法规、完善中介服务体系。政府支持主要是通过政策积极的指导和引导,极大地促进相互间企业的经贸合作。在市场经济和企业自主经营中,政府指导和引导作用十分重要,它可避免资源的浪费或闲置,而有效促进企业开发资源、利用资源,它可避免企业决策失误所带来的经济损失而提高决策的成功率,它可以为企业调整经营导向提供参考.
  可以相信,在中老两国的共同努力下,其双边经贸合作速度会进一步加快,合作领域会更加广泛。两国经济依存度将不断提高,中老两国经贸关系必将进入健康、有序发展的新阶段。
  参考文献
  [1]王新燕.老挝外贸回顾——老挝经济探析之三[J].东南亚纵横,2004,(03)。
  [2]保建云.中国与老挝两国双边贸易发展特点及其存在的问题分析[J].学术探索,2007,(03)。
  [3] 张传鹤.老挝人民民主共和国的经济建设与经济体制改革[J].山东教育学院学报,2007,(01)。
  [4]张瑞昆.老挝外贸回顾——老挝经济探析之三[J].东南亚纵横,2009,(03)。
  [5]张良民.老挝与中国的关系[J].东南亚纵横,2008,(07)。
  [6]苏提.老挝在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中面临的机遇和挑战[J].东南亚纵横, 2007,(10)。
  [7]陈定辉.老挝:2008年回顾与2009年展望[J].东南亚纵横,2009,(02)。
  [8]张瑞昆.老挝外贸回顾——老挝经济探析之三[J].东南亚纵横,,2004,(03)。
  [9]老挝与中国[J].创造,2007,(06)。
  [10]老挝第一网()
  [11]吴振刚.浅析老挝的改革开放[J].齐齐哈尔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6,(05)。
  [12]志荣.老挝在湄公河流域合作开发中的问题与对策[J]. 东南亚纵横, 2005,(06)。
  [13]陶红.试析老挝经济发展落后的历史根源[J].东南亚纵横,2005,(09)。
  [14]Ministry of commerce Lao people’s democratic republic
  ()
  [15]文静.2007年的老挝政治经济形势[J] .东南亚,2008,(Z1)。
  [16]云鹤,云松.老挝2003年形势与2004年展望[J].东南亚纵横,2004,(02)。
  [17]段媚媚.从价值链理论角度分析老挝吸引中国FDI的潜力[J].消费导刊,2008,(22)。
  [18]老挝情况简介及中老经贸发展概述[J].建材发展导向,2006,(01)。老挝贸易部(中老贸易厅各类统计资料)。
  [19]Vientiane Times the gateway to democracy ( )
  [20]Vientiane Time  (s)
  [21]中华人民共和国商务部 ()
  [22]中国人民共和国驻老挝人民民主共和国大使馆经济商务参赞处()
  [23]石长胜.老挝经济法规选编[M].2000
  [24]Martin Stuart-Fox.A History Of L∞s[H].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97:195
  [25]杨宇白,胡矿.次区域合作中云南贸易与投资战略研究[J].经济问题探索.2004(4):28—30
  [26]王新燕.云南与周边国家边贸的现状及对策[J】. 浙江统计,2005(5):
  [27]投资管理和对外合作委员会, laoprd.org
  [28]王勤.中国一东盟贸易区的进程及其前景[J].厦门大学学报.2004(I):85—93
  [29]云南省社会科学院东南亚研究所.云南与东南亚关系论丛[M].云南人民出版社。1989
  [30]张瑞昆.拓展老挝市场的“云南模式”[J],中国驻老挝大使馆一云南社会科学.2001-03
  [31]杨风荣.老挝经济改革与发展现状述评[J].东南亚论集, 云南人民出版社,1997,11
  [32]许哨.老挝投资环境及投资实例[J].东南亚之窗,2003年第2期:l~3 [35]冯正强.刍论中国企业对老挝投资于合作前景[J].宏观经济,2005(7)
  [36]方芸.云南与老挝经贸关系的发展问题及前景U】.东南亚经济问题,2003(3):l~7
  [37]李肇星谈温家宝老挝之行:平等互信,合作共赢》.人民日报,2004.12
  [38]NotesOil Economic Development in LaoPDR.TheLaoGermamEconomic
  Training and AdvisoryProject.Vientiane,November 2008:22
  [39] NotesonEconomicDevelopmentin aoPDR.theLaoGermanEconomicTraining and Advisory Project.Vientiane,November 1998:23
  [40]http:Nm.e-ls..com/lao,o/nevshml/rddd/1108150520.shtml
  [41金真,唐浩.现代物流——新的经济增长点[蛔.北京:中国物资出版社,2002(2):127—132,26I~273
  [4z】贺圣达等.走向21世纪的东南亚与中国[M].云南大学出版社,1998
  致谢
  谢 辞
  作为一名攻读硕士学位的学生,前后历时两年攻读课程、撰写硕士学位论文,依赖单位领导的理解与支持,家人的倾心相助,更有各位老师的谆谆教诲,才使我有了坚持学习的毅力、完成学业的信心和战胜困难的勇气。在此,我要特别感谢利用为我们授课的各位教授和辅导老师。在论文撰写期间,得到了指导老师***教授的悉心指教,使我受益匪浅,谨向她表示最诚挚的谢意!同时也感谢中国国家图书馆的工作人员,为我查阅资料提供了许多方便。论文中的不到之处,请各位老师不吝赐教。
  最后,衷心感谢在百忙之中抽出宝贵时间审阅我的论文的各位专家!
  中国--老挝有自由贸易区吗?如果没有,答辩时要出问题的。你的论文中仍然在提中-老自由贸易区。
    [文章整理:专业代笔网()——国内专业代写毕业论文、发表论文门户网,代写毕业论文,代写职称论文,论文发表]
    声明:1、本站部分参考范文来自网上共享资源及期刊杂志,转载本文并不代表本站同意作者观点,仅提供给客户借鉴,版权归作者所有。2、如果参考范文侵犯了您的版权或有损您的利益,请联系我们,我们立即撤下您的范文。3、任何人通过本站获得的参考范文,因版权问题而引起的纠纷,都和本站无关。4、想获得有版权的文稿,请找本站专家代笔。


  本文关键词:2007年的老挝政治经济形势,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13469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zhengzhijingjixuelunwen/13469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fb43e***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