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机电工程论文 >

钢中贝氏体相变机理的研究

发布时间:2024-06-14 21:00
  奥氏体的中温转变产物贝氏体,从被发现之日起就受到广泛怀疑,而贝氏体相变机制至今还在延续着切变观点和扩散观点近个多世纪的针锋相对的论争。本文应用透射电镜(JEM-2100F)、环境扫描电镜(Quanta-400)、扫描隧道显微镜(Nanofrist-1000型)和光学显微镜(LeiCa)等仪器对20CrMo、35CrMo、45CrNiMoV、S7、60Si2CrV、GCr18Mo、GCr15、9Cr3Ni等工业用钢分别进行等温实验和表面浮凸观察实验。 对组织形貌观察表明,上贝氏体不止可在界面形核,还可以在晶内激发形核,随着碳含量的增加,组织形貌由片条状逐渐过渡为羽毛状;针状贝氏体束构成下贝氏体组织;通过对铁原子和替换原子扩散系数、贝氏体长大速度的计算和表面浮凸的观察,表明贝氏体相变切变机制和扩散机制与实际不符;并且证明了贝氏体形核和长大过程中,相界面处铁原子和替换原子的非协同热激活跃迁性。 同时,实验分析和理论研究,表明贝氏体转变开始于贝氏体铁素体的形核,且在贝氏体铁素体和原奥氏体界面析出形核的贝氏体碳化物通过长大形成的贝氏体亚单元,使得贝氏体形貌多样化。贝氏体铁素体和贝氏体碳化物形核-...

【文章页数】:83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图1-1贝氏体TTT曲线示意图[9]

图1-1贝氏体TTT曲线示意图[9]

燕山大学工学博士学位论文2影响。文中主要研究了AlN、VN析出分别对中碳钢无碳化物贝氏体相变加速机理;以微合金化高碳贝氏体钢为研究对象,分析回火工艺对高碳贝氏体钢微观组织和性能的影响,以及不同回火温度下循环变形行为与微观组织特征之间的关系;研究形变热处理对中碳无碳化物贝氏体钢相变....


图1共析钢中的显微组织

图1共析钢中的显微组织

图1共析钢中的显微组织[2](a)720℃形成的珠光体(b)290℃等温转变观察到的贝氏体,(c)180℃等温转变观察到的贝氏体,(d)马氏体Fig.1Microstructuresinaeutectoidsteel:(a)Pearliteformedat72....


图2在200℃和300℃不同转变温度与转变量之间关系

图2在200℃和300℃不同转变温度与转变量之间关系

图2在200℃和300℃不同转变温度与转变量之间关系Fig.2Phasefractionsofthemicrostructureobtainedbyseveralisothermaltransformations200℃and300℃这个工作的目....


图3(a)200℃144h试样碳2、5和8at%等浓度面原子图和选择体积内奥氏体和铁素体z轴的浓度剖视图,(b)300℃8h试样的投射碳原子图和选择体积内奥氏体和铁素体y轴的浓度剖视图

图3(a)200℃144h试样碳2、5和8at%等浓度面原子图和选择体积内奥氏体和铁素体z轴的浓度剖视图,(b)300℃8h试样的投射碳原子图和选择体积内奥氏体和铁素体y轴的浓度剖视图

图3(a)200℃144h试样碳2、5和8at%等浓度面原子图和选择体积内奥氏体和铁素体z轴的浓度剖视图,(b)300℃8h试样的投射碳原子图和选择体积内奥氏体和铁素体y轴的浓度剖视图Fig.3(a)Carbonatommap,2,5and....



本文编号:399441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xiegongchenglunwen/399441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af5fb***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