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材料论文 >

增塑体系对蔗渣基可生物降解复合材料性能的影响

发布时间:2018-06-25 05:35

  本文选题:增塑改性 + 甘蔗渣 ; 参考:《甘蔗糖业》2016年06期


【摘要】:利用甘油、甲酰胺和乙二醇对淀粉/蔗渣进行增塑改性,通过挤出注塑制备出了聚乳酸(PLA)/淀粉/蔗渣可生物降解复合材料。研究了增塑改性剂种类和含量对复合材料加工性能、流变性能、力学性能以及吸水性的影响。结果表明:选用的3种增塑剂对淀粉/蔗渣均有明显的增塑作用,且甲酰胺的增塑效果最好;当PLA、淀粉和蔗渣质量比为6:2:2时,增塑制得的复合材料的拉伸强度均在35 MPa以上;复合材料在4天后的吸水率均大于10%,其中由甲酰胺增塑复合材料的吸水率高达25%;增大增塑剂含量,有助于改善复合材料加工性能,但会增大复合材料的吸水率和降低复合材料的拉伸强度。
[Abstract]:Polylactic acid (PLA) / starch / bagasse biodegradable composites were prepared by extrusion injection molding with glycerol formamide and ethylene glycol. The effects of the types and contents of plasticizer modifiers on the processing properties, rheological properties, mechanical properties and water absorption of the composites were studied.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plasticizer had obvious plasticizing effect on starch / bagasse, and the plasticizing effect of formamide was the best, and when the mass ratio of PLA, starch and bagasse was 6:2:2, the tensile strength of the plasticized composite was above 35 MPA. After 4 days, the water absorption rate of the composite is more than 10, in which the water absorption of the formamide plasticized composite is as high as 25%. Increasing the plasticizer content will help to improve the processability of the composite. But it will increase the water absorption and reduce the tensile strength of the composite.
【作者单位】: 广东省生物工程研究所(广州甘蔗糖业研究所)广东省甘蔗改良与生物炼制重点实验室;华南理工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基金】:广东省应用型科技研发专项资金项目(2015B020235010) 广东省科技计划项目(2014B030303004) 广州市产学研协同创新项目(201508010022)
【分类号】:TS249.2;TB33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陈燕俊,周世平,杨富陶,林德仲,孟亮;层叠复合材料加工技术新进展[J];材料科学与工程;2002年01期

2 于佳,张博明,王殿富,武湛君;复合材料加工工艺模糊推理方法[J];宇航材料工艺;2003年06期

3 Christer Richt;;复合材料加工的下一步[J];航空制造技术;2010年11期

4 安卫;复合材料加工制造技术的最新进展[J];航空精密制造技术;1995年06期

5 胡宝刚;计算机在复合材料加工工艺中的应用[J];航天工艺;1995年04期

6 ;英国研究出复合材料加工新方法[J];现代物理知识;1999年06期

7 一佳;塑木复合材料加工机械最新进展[J];上海塑料;2003年04期

8 付新建;徐亚娟;周思凯;刘少兵;;复合材料加工与应用专业实践教学体系改革研究[J];广东化工;2012年07期

9 董永琪;西欧宇航业采用复合材料成绩斐然[J];纤维复合材料;1998年02期

10 李驰宇;;塑木复合材料加工工艺要点[J];国外塑料;2012年06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4条

1 肖泽宁;赵建设;;复合材料加工研究现状及分析[A];复合材料——基础、创新、高效:第十四届全国复合材料学术会议论文集(下)[C];2006年

2 黄汉雄;刘旭辉;赵杨;周润恒;蒋果;;流体辅助聚合物共混物和复合材料加工的形态演变[A];2007年全国高分子学术论文报告会论文摘要集(上册)[C];2007年

3 韦良强;王珊;李姜;郭少云;;超声对PBT/滑石粉复合材料加工和力学性能的影响[A];2010年全国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研讨会学术论文集(下册)[C];2010年

4 顾王飞;;真空导入工艺的应用介绍[A];第十七届玻璃钢/复合材料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8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3条

1 杨兴根;成飞复材加工中心狠抓质量管理[N];中国航空报;2000年

2 毕工;美海军试验驱逐舰用复合材料方向舵[N];中国建材报;2006年

3 木工;国际塑木复合材料加工机械最新进展[N];中国建材报;2004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明慧;复合材料加工工艺数据库构建及数据集成[D];大连理工大学;2014年

2 黄均亮;芳纶纤维复合材料加工用金刚石磨粒工具的研制[D];大连理工大学;2013年



本文编号:206481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cailiaohuaxuelunwen/206481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7fcb2***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