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船舶论文 >

基于FIS的台风天气下我国沿海锚泊船舶安全评价及应用

发布时间:2023-11-09 19:30
  利用船舶发展海上运输不仅成本低、而且运量大,船舶作为海上运输的唯一交通工具,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其重要性不言而喻。伴随着全球经济的不断发展和海上运输需求的不断加大,船舶大型化趋势加快、船舶数量持续增长,老龄船增长尤为迅速。此外,我国地处太平洋西侧,广阔的太平洋十分有利于气旋的生成,每到夏秋季节,我国东部沿海受热带气旋影响很大。以此为背景,在恶劣海况下我国沿海锚地出现了供需矛盾,避风锚地面积的增长难以满足船舶数量增长的要求,船舶锚泊安全风险增大。本论文针对台风天气下我国沿海锚泊船舶安全评价方面开展研究,分析了我国沿海台风特点,并从多个方面详细分析了台风天气下船舶锚泊事故的原因,得出在锚泊船舶事故中,走锚是最为常见的原因,而锚地船舶密度高、走锚后应急处置不当等也是引起走锚损失严重的重要因素。为深入分析各因素间的相互关系,对我国沿海锚泊船舶安全做出合理评价,本文将模糊推理系统(FIS)的思想与方法运用到台风天气下锚泊船舶安全评价研究之中。在研究的过程中选取了主要因素建立多层次的评价系统,运用模糊分布法构建各因素隶属函数,明确各个因素的隶属函数。建立台风天气下锚泊船舶FIS评价模型,并利用M...

【文章页数】:71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相关研究现状
        1.3.1 国外研究现状
        1.3.2 国内研究现状
    1.4 本论文的研究内容、拟解决的关键技术和创新之处
        1.4.1 全文的主要研究内容
        1.4.2 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1.4.3 论文的特色与创新之处
第二章 台风天气下锚泊船舶安全影响因素
    2.1 我国沿海台风特点
    2.2 台风对我国沿海锚泊船的影响
    2.3 台风天气下导致船舶走锚的影响因素
        2.3.1 锚地条件
        2.3.2 台风因素
        2.3.3 船舶条件
        2.3.4 船员条件
    2.4 影响走锚后损失的因素
        2.4.1 锚地密度
        2.4.2 船龄
        2.4.3 船舶种类
        2.4.4 船员状态
    2.5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台风天气下锚泊船舶FIS模型的建立
    3.1 FIS模型及其应用
    3.2 FIS模型的建立
        3.2.1 模糊化
        3.2.2 模糊规则和解模糊化
    3.3 台风天气下锚泊船舶安全评价系统
        3.3.1 锚泊船舶安全评价系统建立
        3.3.2 台风天气下锚泊船舶安全评价集合
    3.4 台风天气下锚泊船舶安全评价系统隶属函数
        3.4.1 锚地评价系统隶属函数
        3.4.2 台风评价系统隶属函数
        3.4.3 船舶评价系统隶属函数
        3.4.4 船员评价系统隶属函数
        3.4.5 外部系统隶属函数
    3.5 模糊控制器的MATLAB实现
        3.5.1 隶属函数的输入
        3.5.2 模糊规则的制定
    3.6 模型验证
    3.7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台风天气下锚泊船舶FIS评价及应用
    4.1 案例选取
    4.2 锚泊安全性评价过程及结果
        4.2.1 评价过程
        4.2.2 评价结果
    4.3 我国沿海台风天气下锚泊船舶安全性分析
        4.3.1 案例一锚泊船舶安全性分析
        4.3.2 案例二锚泊船舶安全性分析
        4.3.3 案例三锚泊船舶安全性分析
        4.3.4 案例四锚泊船舶安全性分析
        4.3.5 案例五锚泊船舶安全性分析
        4.3.6 案例综合分析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我国沿海台风天气下锚泊船舶安全保障对策
    5.1 我国沿海台风天气下发生锚泊事故的原因
    5.2 我国沿海台风天气下锚泊船舶安全保障对策
        5.2.1 避台锚地的选择
        5.2.2 避台锚地的建设
        5.2.3 建立以实际经历为指导的锚泊防台培训体系
        5.2.4 加强台风后船舶检修工作
        5.2.5 加强锚泊值班管理,保持正规了望
    5.3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6.1 结论
    6.2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研究成果



本文编号:386187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chuanbolw/386187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4149d***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