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路桥论文 >

城市道路隧道交通安全保障度研究

发布时间:2023-03-31 19:57
  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增长,城镇化率越来越高,未来城市发展趋向于地下空间的开发利用。城市道路隧道能有效缓解交通压力,规避城市交通翻越山岭、跨越江河的限制,在城市建设中得到广泛应用。然而,隧道结构为封闭环境,一旦发生交通事故,其疏散和救援相对困难。因此,开展城市道路隧道交通安全的相关研究十分重要。本文以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城市典型交通基础设施运维安全关键技术研究”课题三之子课题3“复杂环境下城市道路隧道风险动态评估技术”为依托,围绕城市道路隧道交通安全开展研究,主要研究内容及成果如下:1)在阐述城市道路隧道概念的基础上,对比了城市道路隧道与城市道路、公路隧道在道路、交通、环境的不同特点,分析了国内城市道路隧道交通事故的时间分布、空间分布、事故形态、事故车型、事故隧道等特征,总结了与高速公路隧道交通事故的差异,提出了预防城市道路隧道交通事故的针对性措施。2)将道路、设施、环境、管理等客观条件为隧道交通安全提供保障的程度定义为“交通安全保障度”,根据交通安全保障度对行车安全的作用方式建立了城市道路隧道交通安全保障度机理模型,从道路条件、安全设施、环境特征、管理水平等方面进行了城市道路隧道交通安...

【文章页数】:123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城市道路隧道快速发展
        1.1.2 隧道事故疏散救援困难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国外研究现状
        1.2.2 国内研究现状
        1.2.3 研究现状小结
    1.3 研究意义
    1.4 主要研究内容
    1.5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第二章 城市道路隧道相关特征分析
    2.1 城市道路隧道概念
    2.2 城市道路隧道分类
    2.3 城市道路隧道基本特点分析
        2.3.1 与城市道路的比较
        2.3.2 与公路隧道的比较
    2.4 城市道路隧道交通事故特征分析
        2.4.1 时间分布特征
        2.4.2 空间分布特征
        2.4.3 事故形态特征
        2.4.4 事故车型特征
        2.4.5 事故隧道特征
        2.4.6 对比分析
        2.4.7 预防措施
    2.5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城市道路隧道交通安全保障度影响因素分析
    3.1 交通安全保障度内涵
    3.2 交通安全保障度事故机理
        3.2.1 交通事故致因理论概述
        3.2.2 交通安全保障度机理模型
    3.3 交通安全保障度影响因素分析
        3.3.1 隧道线形
        3.3.2 路面状况
        3.3.3 断面结构
        3.3.4 交通设施
        3.3.5 机电设施
        3.3.6 交通特性
        3.3.7 运营环境
        3.3.8 管理工作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城市道路隧道交通安全保障度评价模型研究
    4.1 安全评价方法概述
    4.2 基元形式的模糊评价方法
        4.2.1 评价方法的确定
        4.2.2 评价方法的步骤
    4.3 评价指标及其等级判定标准
        4.3.1 评价指标选取原则
        4.3.2 评价指标初选与优选
        4.3.3 评价指标等级判定标准
    4.4 评价指标权重确定
        4.3.1 主观权重的确定
        4.3.2 客观权重的确定
    4.5 评价等级划分标准
    4.6 本章小结
第五章 案例应用分析
    5.1实例隧道1
        5.1.1 隧道1 概况
        5.1.2 隧道1 交通安全保障度评价
        5.1.3 隧道1 评价结果分析
    5.2实例隧道2
        5.2.1 隧道2 概况
        5.2.2 隧道2 交通安全保障度评价
        5.2.3 隧道2 评价结果分析
    5.3 隧道交通安全影响调查分析
    5.4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6.1 主要结论
    6.2 研究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A 城市道路隧道交通安全影响调查表
附录B 城市道路隧道交通安全影响调查结果
在学期间发表的论文和取得的学术成果



本文编号:377570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daoluqiaoliang/377570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a37df***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