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路桥论文 >

粉煤灰和矿渣粉在云南省高速公路工程混凝土中的应用研究

发布时间:2023-05-13 15:29
  矿物掺合料作为当代混凝土不可获取的重要组分,已经成熟运用于各类房建、市政工程。但是,在国家重点基础建设的公路工程实际应用中,掺合料设计和使用的标准与地域性原材料质量差异及供需矛盾依旧存在。对于火电站和钢铁厂欠发达的云贵高原地区,掺合料原料来源更加匮乏,随着云南省“五网”公路建设的推进,分布在山区的公路工程受限于交通和材料来源的制约,在高桥隧比工程中C50以上高等级混凝土配合比的掺合料技术要求与实际供需存在极大的矛盾。为实现云南省高等级公路建设的可持续发展,论文针对云南地区Ⅰ级粉煤灰和S95级矿渣粉产能少、品质差的现状,进行S75级矿粉和Ⅱ级粉煤灰配制公路C50、C55混凝土的应用研究。论文通过测定新拌混凝土坍落度、扩展度表征混凝土工作性能;根据测定3d、7d、28d抗压强度及静力受压弹性模量表征混凝土力学性能;通过进行抗氯离子渗透试验,抗冻试验、抗开裂试验,表征混凝土耐久性能。论文采用S75级矿渣粉和Ⅱ级粉煤灰为矿物掺合料,配制出满足相关标准要求的C50和C55公路工程水泥混凝土,并在实际工程中得到应用。论文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Ⅱ级粉煤灰和S75级矿渣粉掺量在5%1

【文章页数】:82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1.绪论
    1.1 课题研究背景及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粉煤灰掺合料的研究现状
        1.2.2 矿渣粉掺合料的研究现状
        1.2.3 高性能混凝土国内外研究现状
        1.2.4 掺合料在公路混凝土中研究现状
    1.3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1.3.1 主要研究内容
        1.3.2 技术路线
2.实验原材料、设备及测试方法
    2.1 试验原材料
        2.1.1 水泥
        2.1.2 粉煤灰
        2.1.3 矿渣粉
        2.1.4 粗集料
        2.1.5 细集料
        2.1.6 外加剂
        2.1.7 水
    2.2 试验设备
    2.3 试验方法
        2.3.1 新拌工作性能和强度的测定
        2.3.2 静力受压弹性模量的测定
        2.3.3 混凝土抗氯离子渗透性能的测定
        2.3.4 混凝土抗冻融性能的测定
        2.3.5 混凝土早期抗开裂性能的测定
3.粉煤灰品质及掺量对混凝土性能的影响
    3.1 配合比参数
    3.2 粉煤灰品质及掺量对混凝土工作性的影响
    3.3 粉煤灰品质及掺量对混凝土强度的影响
    3.4 粉煤灰品质及掺量对混凝土静力受压弹性模量的影响
    3.5 粉煤灰品质及掺量对混凝土抗氯离子渗透性能的影响
    3.6 粉煤灰品质及掺量对混凝土抗冻性能的影响
    3.7 粉煤灰品质及掺量对混凝土早期抗开裂性能的影响
    3.8 C50 粉煤灰优化配合比
    3.9 本章小结
4.矿渣粉品质及掺量对混凝土性能的影响
    4.1 配合比参数
    4.2 矿渣粉品质及掺量对混凝土工作性的影响
    4.3 矿渣粉品质及掺量对混凝土强度的影响
    4.4 矿渣粉品质及掺量对混凝土静力受压弹性模量的影响
    4.5 矿渣粉品质及掺量对混凝土抗氯离子渗透性能的影响
    4.6 矿渣粉品质及掺量对混凝土抗冻性能的影响
    4.7 矿渣粉品质及掺量对混凝土早期抗开裂性能的影响
    4.8 C55 矿渣粉优化配合比
    4.9 本章小结
5.工程实际应用情况
    5.1 香丽高速C50和C55 混凝土的应用
        5.1.1 Ⅱ级粉煤灰应用于C50和C55 质量分析
        5.1.2 Ⅱ级粉煤灰应用于C50和C55 成本分析
    5.2 元蔓高速C50 混凝土的应用
        5.2.1 S75 矿渣粉应用于C50和C55 质量分析
        5.2.2 S75 矿渣粉应用于C50和C55 成本分析
    5.3 泸弥新鸡高速应用案例
6.结论与展望
    6.1 结论
    6.2 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研究生在读期间研究成果
致谢



本文编号:381610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daoluqiaoliang/381610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049c2***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