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路桥论文 >

道路桥梁在施工中存在的质量问题及其控制分析

发布时间:2016-07-06 18:08

  本文关键词:道路桥梁在施工中存在的质量问题及其控制分析,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当前所在位置:中国论文网 > 政治论文发表 > 道路桥梁在施工中存在的质量问题及其控制分析

道路桥梁在施工中存在的质量问题及其控制分析

发布日期: 2012-02-25 发布:  

  2011年第18期目录       本期共收录文章20篇

2011年第18期

  摘要:在道路建设中,桥梁建设中占据了越来越大的地位。本文结合道路桥梁在施工中存在的质量问题的分析,探讨提 高道路桥梁施工质量的措施。
中国论文网
  关键词: 道路桥梁 施工质量 处理措施
  
  前言
  随着社会经济发展,城市的对外扩张和郊区城市化进程已成为必然趋势。道路作为城市间与区域城镇的联系枢纽,因为其特有的灵活性和优越性,因此发挥着其他运输方式不可替代的作用。然而,在最近几年中道路桥梁在施工过程中,往往避免不了各种客观因素而出现一些质量问题,降低了工程的承载能力,还给道路交通运输安全埋下了隐患。因此,深入分析道路桥梁在施工中存在的质量问题并加以有效预防是提高桥梁建设质量和道路交通运输安全的保障。
  1、在施工中道路桥梁存在的质量问题
  1)道路与桥梁过渡段不均匀沉降
  道路桥梁桥头跳车的根本原因是桥台与邻接路段的沉降差异超过一定的界限值,致使车辆在通过桥梁时产生颠簸、不稳。这主要是因为在施工中缺乏适宜的压实机具,压实度很难达到规范要求。台背填料与台身的刚度差别大,造成沉降不均匀。当分层压实厚度过大时,压实度检测不能准确反映实际情况,而且无法发现内部空洞。当桥梁承受大的荷载量时桥台与相邻路堤之间产生沉降差,造成错台或纵坡不顺以及构造物的附加变形(指伸缩缝),导致跳车。同时,雨水井及其检查井与路面接缝处出现塌落缺陷,检查井变形下沉,也会造成跳车现象。
  2)桥梁裂缝
  我国建设道路主要使用的材料是混凝土,而混凝土结构裂缝问题目前在道路建设的技术问题中具有普遍性,这其中除了是桥梁混凝土原材料质量差等原因,还有一部分原因是施工人员没有合理使用混凝土造成的,如:在施工过程中对混凝土的配合比没有达到规范要求,只凭个人经验不按标准规定随意配比;在浇灌混凝土过程中对混凝土振捣不足或力道过猛;在混凝土模拆除后,没有给予必要的养护,导致混凝土体表缺水出现干裂等。
  3)路面不平整
  路基是路面的基础,在城市道路建设过程中,由于路基填料不当或路基防护排水不完善等原因造成路基不均匀沉陷,必然会起路面的不平整。一是沥青混合料的配合比不合理,油石比较大,已铺筑的路面会产生壅包和泛油;油石比较小,路面会出现松散;矿料的质量不好,集料的压碎值和石料的抗压强度太差和细长扁平颗粒含量过高,使路面混合料的稳定度降低。二是城市道路的地下部分一般铺设了很多不同的管线,其沟槽回填的密实程度对路基产生地影响极大。回填土压实过程中的职工质量通病主要包括:倾斜碾压、超厚回填及填土不符合要求等。这些质量通病均会造成回填土的密实度达不到标准要求,从而会导致路基路面结构的沉陷,以及管体上部的破裂。
  2、提高道路桥梁施工质量的措施
  1)控制道路与桥梁过渡段的均匀沉降
  1.1优化施工时间
  道路建设中应尽可能地提前软土地基路段的施工时间,特别是桥台地段的施工时间,通过增加预压时间,以减少软基路堤工后沉降。同时,在桥台结构完成后,尽快安排过渡段路堤与一般填土路堤的施工,在路堤与桥台连接部位,路堤与锥坡预压填土应同步填筑与碾压。
  1.2设置搅拌桩过渡段
  在桥台处设置搅拌桩过渡段,并在搅拌桩过渡段末端与袋装砂井或塑料排水板加密区交接处设置土工织物砂垫层,以协调变形。
  1.3准确安装检查井
  检查井的砌筑质量应能较好地控制井室与井口中心位置,防止井体出现变形;检查井的井盖和座一定要配套好,安装时其座浆必须要饱满,轻重型号与面底不能错用,铁爬的安装要控制好,上、下第一步的位置偏差不能太大,平面位置必须准确。
  1.4台背路堤填筑前的排水
  施工台背路堤的施工应按《公路排水设计规范》要求,充分注意填土的排水,防止水对填土的浸泡和冲刷,可以通过设置横向泄水管和盲沟,使施工填土不至于被浸泡而满足填筑压实度的要求。
  2)控制桥梁裂缝
  2.1选择优质混凝土修补材料,修补混凝土面板
  TK聚合物砂浆是一种新型的混凝土表面修补材料,其分子中的活性基因与水泥水化中游离的Ca2+、Al3+、Fe2+等离子进行交换,形成特殊的桥键,,改善了聚合物水泥砂浆的组织结构及内部应力状态,使其承受变形能力增加,大大减少微隙产生的可能性。同时。聚合物乳液在混凝土表面迅速凝结,形成致密、坚韧的保护膜,填充于水泥颗粒之间,减少雨水渗漏而引起的混凝土腐蚀和钢筋锈蚀。
  2.2严格控制混凝土施工配合比
  根据混凝土强度等级和质量检验以及混凝土和易性的要求确定配合比,严格控制水和水泥用量,选择级配良好的石子,减小空隙率和砂率以减少收缩量,提高混凝土抗裂强度。同时,配合比设计人员应深入施工现场,依据施工现场的浇捣工艺、操作水平、构件截面等情况,合理选择好混凝土的设计坍落度,针对现场的砂、石原材料质量情况及时调整施工配合比,协助现场搞好构件的养护工作。
  2.3加强混凝土模板强度
  施工过程中,通过控制混凝土入模时的温度、分层浇筑及合理的养护措施来保证工程的质量。浇注腹板混凝土时振捣要充分,不漏振、不欠振保证混凝土浇注密实度。对计划中的临时大开间材料吊装堆放区域部位的模板支撑架设前,应预先考虑采用加密立杆和搁栅增加模板支撑架刚度的加强措施、减少变形来加强该区域的抗冲击振动荷载,防止裂缝的发生。
  3)控制路面平整度
  3.1控制松铺厚度
  在基层施工中,严格抓好松铺厚度,在最佳含水量的碾压尽量减少基层成型,经初压后进行人工整修,特别要加强基层边缘立模处的压实度,对因特殊情况碾不到位的应采用工人锤和振动夯,分层夯实,以确保其结构层的质量。同时还要注意确保铺层材料的防水性。铺层材料的防水层在施工过程中应予以充分重视,要保证铺筑后基本不会透水,以防止水渗入材料引起各 种水损坏,从而缩短桥梁铺面层的使用寿命。对于处于非冰冻地区的道路桥梁,可以在桥梁铺面层铺上一定厚度的防水混凝土(厚度可达到8~10cm);对于处于冰冻地区而可能出现裂纹的道路桥梁上,可以铺上沥青混凝土或者贴式混凝土,有效预防桥梁铺装层出现裂纹。
  3.2控制基层的平整
  在面层摊铺之前要认真清扫表面,保证基层表面的整洁,不存在松散的浮料及杂质。若有泥土可采用压力水冲洗,若基层表面的局部下封层已脱落,应在脱落处把基层表面清洗干净,在补洒透层沥青或者补下封层,保证面层的平整度。
  3.3提高回填质量
  道路开槽至旋喷桩桩顶,将桩间软泥尽可能用人工清理干净后回填碎石至设计标高,采用振动压路机进行碾压,静碾一遍,振动两遍,以保证碎石填满桩间空隙。在回填沟槽的分段填土时,以分层倒退的方式留出台阶,且台阶的高应等于压实厚度,其台阶宽≥1m。填土过程中的大石块必须取出,而对于尺寸大于10cm的硬土块应将其打碎或取出。
  3、总结
  为了保证道路桥梁工程的施工质量,需要施工人员和其他相关工作人员给予必要的重视,对出现的问题可以有效的进行质量控制,为了便于给桥梁建设的稳定、道路交通运输的安全创造有效办法和有利条件。

转载请注明来源。:

 


  本文关键词:道路桥梁在施工中存在的质量问题及其控制分析,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6632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daoluqiaoliang/6632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282b2***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