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路桥论文 >

基于悬丝位移光电传感技术的桥梁动挠度检测

发布时间:2016-08-14 13:20

  本文关键词:基于悬丝位移光电传感技术的桥梁动挠度检测,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长安大学》 2014年

基于悬丝位移光电传感技术的桥梁动挠度检测

于爱玲  

【摘要】:桥梁是公路和铁路交通中较为重要的公共基础设施,由于种种原因,桥梁坍塌、断裂等引起的事故却频频发生,不仅造成了巨大经济损失,而且社会负面影响大。所以对桥梁的结构、荷载性能进行安全监测就显得尤为重要。桥梁挠度是评价桥梁结构和荷载性能的一项重要指标,是桥梁安全性、稳定性以及可靠性检测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桥梁安全性评价的一项重要指标。目前,现有的桥梁挠度的检测方法多用于桥梁静态挠度的检测,而一些可用于动挠度的检测方法却存在诸多不足,如受环境影响较大、测量精度不高和设备造价昂贵等。为实现桥梁动挠度高精度检测,本文提出了基于悬丝位移光电传感技术桥梁动挠度检测方法,进行了理论和试验研究。 提出了基于准直激光束进行悬丝二维动位移检测方法,介绍了动挠度检测系统的总体结构方案,对系统中的光源、悬丝的选择原则进行了讨论。该系统以悬丝为桥梁挠度检测的参照基准,采用CCD器件为光信号的接收屏,通过数据处理计算得到桥梁挠度。针对悬丝二维位移的光电检测技术,提出了大量程动挠度测量方法、大口径准直光束实现方法,提出了光源非正交性和CCD器件非正交性的光学测量系统的计算方法。 阐述了图像边缘检测算法。介绍了边缘提取的两种算法——阈值法和梯度法,分析了这两种算法针对悬丝图像边缘提取的可行性。讨论了常见的CCD像点位置提取算法——重心算点和中心算点,确定实际应用中的算法。分析了当桥梁动挠度大范围内变动时利用CCD器件进行拼接完成测量,并对数据分析处理和融合算法进行了介绍。 设计了基于悬丝光电位移传感技术的检测系统。硬件系统以FPGA为逻辑控制器件,CCD为接收信号元件,DSP为信号处理单元,通过串口通信将数据发送到计算机上。软件系统采用VC++平台编写了低通滤波器,剔除了悬丝自身振动的影响,得到桥梁动挠度曲线图。 利用悬丝光电位移传感技术完成了桥梁动挠度的试验检测,分析了测量过程中主要误差产生的原因,,讨论了系统的光学结构和悬丝的物理性质对测量结果及其精度的影响。 本研究表明基于悬丝光电位移传感技术的桥梁动挠度检测方法是可行的,能够实现桥梁动挠度的实时检测,且测量精度较高,能够满足实际中的应用。

【关键词】:
【学位授予单位】:长安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4
【分类号】:U446
【目录】:

下载全文 更多同类文献

CAJ全文下载

(如何获取全文? 欢迎:购买知网充值卡、在线充值、在线咨询)

CAJViewer阅读器支持CAJ、PDF文件格式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陈向伟,王龙山,刘庆民,崔治;基于CCD图像的圆度误差测量的研究[J];半导体光电;2004年04期

2 董辉,陈伟民,符欲梅,夏哲;一种激光图像挠度测量方法[J];传感器技术;2004年10期

3 张晓志,谢礼立;采用显式有限元方法求解开放系统动力响应的主要环节和问题[J];地震工程与工程振动;2005年02期

4 王宏伟;赵国庆;谭恒;;线阵CCD用于桥梁振动的非接触测量技术[J];电子测量技术;2007年08期

5 马文礼,叶宝珠,邹德春,陈笠;高精度10片面阵CCD光学焦平面拼接[J];光电工程;1994年05期

6 吴晓波;图像边缘特征分析[J];光学精密工程;1999年01期

7 张星祥;任建岳;;TDICCD焦平面的机械交错拼接[J];光学学报;2006年05期

8 顾一;叶炜;许煜;;基于CPLD的面阵CCD驱动时序发生器设计[J];光学仪器;2008年06期

9 史磊;金光;安源;田海英;;一种遥感相机的CCD交错拼接方法研究[J];红外;2009年01期

10 胡嗣云;;RS232与RS485串行总线的接口转换技术[J];集成电路应用;1998年05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陈述清;吴东;范伟;孙忠吉;;亭子口嘉陵江大桥主桥静动载试验研究[J];四川建筑科学研究;2010年03期

2 王梅芳;何苏林;;景观索桥的现状和检测[J];安徽建筑工业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7年01期

3 徐良群;李凡;;系杆拱桥静载试验实例及分析[J];安徽建筑;2012年02期

4 支新军,艾勇;一种自由空间光通信光路的设计与分析[J];半导体光电;2003年03期

5 王庆有,朱晓华,王飞,齐龙,张致强;梳状体二值化数据采集方法的研究[J];半导体光电;2004年05期

6 李文煜,程湘爱,赵伊君;TDI-CCD的特性及改进方法分析[J];半导体光电;2005年05期

7 郑焱,徐峰,褚渊;基于图像处理的光电传感器光路检测与调整方法研究[J];半导体光电;2005年05期

8 陈文涛;刘永贵;曹晓莉;;平列式线阵彩色CCD摄像机的色彩偏移与校正[J];半导体光电;2006年04期

9 彭秀华;陈红兵;李仁豪;唐遵烈;;4096×96元可见光TDI CCD成像系统的设计[J];半导体光电;2006年05期

10 祁琳;李凤苓;乔建社;;一种专用CCD摄像机的设计[J];半导体光电;2006年05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延春;董吉洪;陈立恒;郭权锋;;紧凑型多光谱空间光学遥感器焦平面的设计与拼接[A];中国光学学会2010年光学大会论文集[C];2010年

2 高太长;江志东;刘磊;刘西川;;基于光学原理的地面气象观测仪器及应用分析[A];中国光学学会2010年光学大会论文集[C];2010年

3 程红;王志强;孙文邦;张铁男;;航空遥感影像自动镶嵌方法的研究[A];图像图形技术与应用进展——第三届图像图形技术与应用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8年

4 井亚舟;刘广荣;;EMBCCD时序信号电压转换电路的设计[A];图像图形技术研究与应用2009——第四届图像图形技术与应用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9年

5 马云;王宏义;董文娟;王卫华;陈曾平;;基于CCD传感器的空间目标探测可重构高速图像处理机设计[A];第十二届全国信号处理学术年会(CCSP-2005)论文集[C];2005年

6 何平安;胡亚文;陶慧玲;宋燕新;;激光投线仪610自动检测系统[A];2009年全国测绘仪器综合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9年

7 宋婵;朱鹏;辛勤;;一种基于线阵CCD的光强分布测量电路设计[A];全国第二届嵌入式技术联合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7年

8 张应红;;线结构光在SOP芯片管脚检测中的应用[A];2004全国光学与光电子学学术研讨会、2005全国光学与光电子学学术研讨会、广西光学学会成立20周年年会论文集[C];2005年

9 古帅;邱书波;;基于FPGA+DSP的纸张缺陷视觉检测系统的设计[A];全国先进制造技术高层论坛暨第八届制造业自动化与信息化技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10 贾倩;李冬雪;;转台转角动态测量仪设计研究[A];2008年航空试验测试技术峰会论文集[C];2008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董杰;基于单目视觉的散焦测距算法的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0年

2 雷波;直线边缘光学精密测量系统研究与开发[D];武汉理工大学;2010年

3 曹建伟;直拉式单晶硅生长炉的关键技术研究[D];浙江大学;2010年

4 卢科青;逆向工程中多传感器集成的自由曲面数字化测量及其数据预处理方法研究[D];浙江大学;2010年

5 林强;隧道支护体结构健康监测技术研究[D];长安大学;2010年

6 谢建雄;大尺寸双肢圆端型钢管混凝土斜拉桥设计与施工关键技术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11年

7 卢泉;基于机器视觉的特殊管道静态参数高精度测量技术研究[D];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10年

8 韩军;光学膜厚宽带监控关键技术研究[D];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11年

9 李野;便携式低强度X射线实时成像系统关键技术研究[D];长春理工大学;2011年

10 陈方涵;小波理论在光学相关探测中的研究与应用[D];长春理工大学;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徐成功;智能CCD垂线坐标仪[D];山东科技大学;2010年

2 孙冰;轴承滚子外径非接触检测系统及算法的研究[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3 曹自然;大型板类零件孔形位尺寸检测系统[D];长春理工大学;2010年

4 李洋;基于PCI总线的高速、高分辨CCD图像采集系统的研制[D];长春理工大学;2010年

5 谢斌;红外瞄具零位走动量测试系统研究[D];长春理工大学;2010年

6 于浩;CCD相机测量对比度的校正方法研究[D];长春理工大学;2010年

7 赵乐乐;在役桥梁结构健康诊断与寿命预测技术研究[D];郑州大学;2010年

8 韩亚丽;图像精密测量算法研究[D];郑州大学;2010年

9 郑文举;既有宽幅桥梁结构承载能力试验研究与加固分析[D];郑州大学;2010年

10 朱杰英;基于CCD的多通道毛细管电泳信号处理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0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段锦;景文博;祝勇;路健;;晶片焊线机视觉检测算法研究[J];半导体技术;2009年07期

2 张晓志,程岩,谢礼立;结构动力反应分析的三阶显式方法[J];地震工程与工程振动;2002年03期

3 张晓志,谢礼立,屈成忠;一种基于多项式外推的局部透射边界位移解(外行波为平面波情形)[J];地震工程与工程振动;2003年05期

4 张晓志,谢礼立,屈成忠;一种基于多项式外推的局部透射边界位移解(外行波为非平面波情形)[J];地震工程与工程振动;2004年01期

5 张晓志,谢礼立;连续傍轴近似公式及其多种离散形式[J];地震工程与工程振动;2004年05期

6 张晓志,谢礼立,于海英;地震动反应谱的数值计算精度和相关问题[J];地震工程与工程振动;2004年06期

7 杨红权,杨泽富;RS-232与RS-485串行接口转换电路及编程实现[J];电机电器技术;2001年03期

8 刘永洪;一种通用的RS232/RS485转换器[J];单片机与嵌入式系统应用;2003年02期

9 喻力华,赵维义;圆孔衍射光强分布的数值计算[J];大学物理;2001年01期

10 王盛艳;李刚;;CCD时序驱动电路设计[J];电子测量技术;2006年01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徐军;确定部分预应力混凝土梁预设下挠度值的方法[J];铁道标准设计;1994年03期

2 韩玉传;;用变断面变形法控制东风_4内燃机车底架挠度[J];机车车辆工艺;1987年04期

3 熊家清;万建新;;YKB结构性能检验中线示挠度方法探证[J];工程质量;2007年07期

4 S.N.Shukla;M.K.Mittal;相志毅;;双向钢筋混凝土板开裂后的短期挠度[J];山西建筑;1985年01期

5 Pieter C.Pretorius;冯长康;;钢筋混凝土构件挠度的简捷计算法[J];铁道标准设计通讯;1987年06期

6 黄新哲;;大跨径梁桥长期挠度的控制技术研究[J];价值工程;2011年22期

7 石玲莉;张奔牛;王家林;张旭;;高家花园大桥箱梁内火灾有限元模拟分析[J];重庆交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年06期

8 潘振雄;;诌议钢结构网架挠度形变检测[J];建材与装饰(中旬刊);2008年04期

9 焦卫国;孔思丽;;某厂房24m预应力混凝土屋架检测[J];重庆建筑;2009年12期

10 ;[J];;年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王宏;;受火影响后的钢筋混凝土框架梁检测[A];第九届全国结构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第Ⅰ卷[C];2000年

2 霍宏发;张敏;刘峻岭;杨军;;梁结构动态挠度测量方法及其应用[A];机械动力学理论及其应用[C];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张倩文;大跨度铁路钢桁梁桥结构损伤对梁体挠度的影响[D];石家庄铁道大学;2014年

2 于爱玲;基于悬丝位移光电传感技术的桥梁动挠度检测[D];长安大学;2014年

3 薛凯;武广客运专线试验段32m简支梁徐变测试与预测[D];中南大学;2009年

相关机构

>中南大学

>长安大学

>石家庄铁道大学

相关作者

>于爱玲 >薛凯

>张倩文

《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电子杂志社有限公司
同方知网数字出版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地址:北京清华大学 84-48信箱 知识超市公司
京ICP证040441号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 新出网证(京)字008号
出版物经营许可证 新出发京批字第直0595号

订购热线:400-819-9993 010-62982499
服务热线:010-62985026 010-62791813
在线咨询:
传真:010-62780361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0475号



  本文关键词:基于悬丝位移光电传感技术的桥梁动挠度检测,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9382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daoluqiaoliang/9382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3bb4b***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