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电子信息论文 >

《第一届海水淡化与水再利用西湖论坛论文集》2006年

发布时间:2016-07-18 12:12

  本文关键词:绿色微纳电子:21世纪中国集成电路产业和科学技术发展趋势,,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第一届海水淡化与水再利用西湖论坛论文集》2006年

我国海水利用产业发展的战略与规划

杨尚宝  

【摘要】:本文分析了我国海水利用的现状、存在的问题及原因,提出了我国海水利用产业发展的战略与规划。研究指出,发展海水利用产业具有现实和战略意义,全社会必须共同努力,加大自主创新力度,建立健全政策法规体系,拓宽融资渠道,统筹规划、强化指导、因地制宜地发展海水利用产业。

【作者单位】:国家发展改革委环资司
【分类号】:P746
【正文快照】:

引言 水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础性和战略性资源。我国是一个水资源贫乏的国家,人均 水资源拥有量只有2200立方米,仅为世界平均水平的1/4,而且水资源分布时空不均。 随着经济社会的迅速发展,水资源短缺已成为制约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 我国沿海11个省、区、市

下载全文更多同类文献

PDF全文下载

CAJ全文下载

(如何获取全文 欢迎:购买知网充值卡、在线充值、在线咨询)

CAJViewer阅读器支持CAJ、PDF文件格式,AdobeReader仅支持PDF格式


【同被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8条

1 解利昕,李凭力,王世昌;海水淡化技术现状及各种淡化方法评述[J];化工进展;2003年10期

2 任宝山;二元无机水溶液的(火用)值计算法[J];化学工程;1990年03期

3 金红光,洪慧,王宝群,韩巍,林汝谋;化学能与物理能综合梯级利用原理[J];中国科学E辑;2005年03期

4 任钦,张秀芝,仉琦;离子交换——气态膜法回收氰化物[J];膜科学与技术;1993年04期

5 于德贤,于德良,于万波,李新培,韩彬;膜蒸馏海水淡化研究[J];膜科学与技术;2002年01期

6 林汝谋;金红光;高林;;化工动力多联产系统及其集成优化机理[J];热能动力工程;2006年04期

7 谭永文,张希建,陈文松,康晓辉,杨波,卢光荣,樊雄,沈炎章;荣成万吨级反渗透海水淡化示范工程[J];水处理技术;2004年03期

8 谭永文;谭斌;王琪;;中国海水淡化工程进展[J];水处理技术;2007年01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2011中国珠宝学术年会暨珠宝产业发展高峰论坛将于10月在武汉举行[J];宝石和宝石学杂志;2011年03期

2 吴承武;兰丽琴;李文;吕恩豪;;我国海水淡化现状及玻璃钢在海水淡化中的应用[J];纤维复合材料;2011年01期

3 邵占维;;创新驱动推进十大产业发展[J];杭州科技;2011年03期

4 王阳元;王永文;;绿色微纳电子:21世纪中国集成电路产业和科学技术发展趋势[J];科技导报;2011年16期

5 张艳凤;张万秋;;建筑业产业成长发展轨迹的回归分析[J];工程管理学报;2011年04期

6 ;标准制修订信息[J];中国标准导报;2006年04期

7 陈智国;;国际商务服务业发展特点、趋势及其对我国的启示[J];科技创新与生产力;2011年07期

8 李剑;叶媛媛;章姗姗;彭建良;;杭州市软件外包产业SWOT分析与发展对策[J];科技创业月刊;2011年10期

9 胡建绩;祁杭峰;;基于经济长周期耦合的中国产业发展——以江苏无锡为例的研究[J];经济管理;2010年09期

10 王圣媛;李珍;香玉;;何晶:种子产业发展需制定新品种保护法[J];科技创新与品牌;2011年04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杨尚宝;;我国海水利用产业发展的战略与规划[A];第一届海水淡化与水再利用西湖论坛论文集[C];2006年

2 梁宏;;推进CRM实施,促进信息安全产业发展[A];第十八次全国计算机安全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3年

3 包子文;;吉林省创意产业发展问题研究[A];中国地理学会百年庆典学术论文摘要集[C];2009年

4 尹慧君;;“生态经济学”视野下的城市绿化隔离地区产业发展探索——以北京市东三乡地区为例[A];规划创新:2010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C];2010年

5 胡衡华;;发掘湖区优势 促进战略性提升——以益阳市为例谈环洞庭湖区域产业发展[A];洞庭湖发展论坛资料汇编[C];2010年

6 ;农村专业技术协会带动区域产业发展[A];新时期农村专业技术协会的发展方向——农村专业技术协会发展论坛文集[C];2001年

7 詹玉涛;詹志英;;大力发展环保服务业,促进环保产业全面发展[A];四川省环境科学学会2003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3年

8 李灿辉;龙维彪;杨仕忠;李云海;隋启君;;马铃薯育种研究与云南马铃薯产业发展[A];加速发展云南马铃薯优势产业研讨会论文集[C];2003年

9 宋春明;冯义;王惠珍;谢新国;;新洲区林业产业发展战略初析[A];武汉市首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4年

10 乐秀海;;传感器产业发展的几点思考[A];第一届长三角地区传感技术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4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铮;[N];中国乡镇企业报;2004年

2 孙成跃;[N];中国建设报;2004年

3 张超 本报记者 徐铁英;[N];辽宁日报;2010年

4 孙立坤 商焱;[N];保定日报;2005年

5 仵德建 吴修安;[N];中国海洋报;2004年

6 黄玉斌;[N];中国水运报;2005年

7 赵乾海;[N];中国文化报;2005年

8 记者 孙文博;[N];电子资讯时报;2005年

9 记者 包塔拉;[N];通辽日报;2005年

10 记者 王珂;[N];抚顺日报;2007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明志;比较优势理论与中国产业发展[D];厦门大学;2002年

2 阎兆万;论产业环保化及其实现机制[D];北京交通大学;2007年

3 蔡宝家;区域休闲体育产业发展研究[D];上海体育学院;2008年

4 沈文星;木材加工产业发展制度创新研究[D];南京林业大学;2005年

5 甘联君;三峡库区人口迁移与城市化发展互动机制研究[D];重庆大学;2008年

6 虞震;我国产业生态化路径研究[D];上海社会科学院;2007年

7 李玉勤;杂粮产业发展研究[D];中国农业科学院;2009年

8 吴琼;以现代工业设计理念振兴常州梳篦传统手工艺产业[D];南京林业大学;2006年

9 韩颖;我国若干产业发展对经济社会影响的数量分析[D];东北大学;2007年

10 刘利成;支持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财政政策研究[D];财政部财政科学研究所;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启忠;半导体照明市场分析及产业发展研究[D];吉林大学;2005年

2 易汉鹏;产业发展与企业的产业先见战略[D];武汉大学;2004年

3 陈旺兴;资源、能力、治理结构与国家产业发展[D];清华大学;2005年

4 丁登花;茶叶产业生态化发展模式研究[D];合肥工业大学;2006年

5 张可;中国信用卡产业发展的现状分析和措施研究[D];郑州大学;2006年

6 王毅坚;国外反倾销对中国产业发展影响的分析[D];吉林大学;2006年

7 李俊荣;富民工业园区产业发展规划研究[D];昆明理工大学;2007年

8 高均利;榆林市红枣产业发展途径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06年

9 赵晓娜;甘肃省工业产业发展中的金融支持[D];兰州大学;2008年

10 曾隽;广州发展国际服务外包承接产业的策略研究[D];暨南大学;2008年


  本文关键词:绿色微纳电子:21世纪中国集成电路产业和科学技术发展趋势,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7279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dianzigongchenglunwen/7279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d888c***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