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电子信息论文 >

论以电子信息产业为主导的工业园区如何开展循环化改造——以昆山经济技术开发区为例

发布时间:2016-08-06 13:11

  本文关键词:论以电子信息产业为主导的工业园区如何开展循环化改造——以昆山经济技术开发区为例,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论以电子信息产业为主导的工业园区如何开展循环化改造——以昆山经济技术开发区为例

2014-07-10 11:09:59 字体:     

摘 要:发展循环经济是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一项重大战略,而各类产业园区是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也是我国发展循环经济的重点领域,因此,推进园区循环化改造是我国加快发展循环经济的重要措施。昆山经济技术开发区是国内发展较早的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是我国电子信息产业的重要生产基地,经历了国内工业园区发展的传统模式,同时也具有经济较发达地区工业园区创新发展的先行示范经验。笔者在实际工作经验基础上,以昆山经济技术开发区为例,阐述了以电子信息为主导的工业园区如何开展园区循环化改造,愿能为国内同类园区或其他工业园区提供借鉴。

关键词:循环经济;循环化改造;电子信息产业;工业园区;昆山经济技术开发区

  一、引言   各类园区是我国产业发展的集聚区,,是国民经济和地区经济发展的重要载体;但目前很多园区受到土地、资源、环境等因素的制约,可持续发展面临挑战,迫切需要加快转变发展方式,为经济持续快速发展提供有效支撑。《循环经济促进法》、国家“十二五”规划纲要和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相继提出了“各类产业园区应当组织区内企业进行资源综合利用,促进循环经济发展”、“将园区循环化改造列为循环经济重点工程”、“加快重点企业和各类园区的循环经济改造”等要求。自2012年起,国家发改委已连续组织推荐了两批园区循环化改造示范试点备选园区,先后确定了42个国家级循环化改造示范试点园区。   所谓园区循环化改造就是对现有各类园区(包括经济技术开发区、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保税区、出口加工区以及各类专业园区等)按照循环经济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减量化优先原则,优化空间布局,调整产业结构,突破循环经济关键链接技术,合理延伸产业链并循环链接,搭建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平台,创新组织形式和管理机制,实现园区资源高效、循环利用和废物“零排放”,不断增强园区可持续发展能力。   二、昆山经济技术开发区发展现状   1.总体概况   昆山经济技术开发区(以下简称开发区)是昆山市工业经济的龙头,创建于1984年,1991年被江苏省人民政府列为省级重点开发区,1992年8月经国务院批准成为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总规划控制面积为115km2,常住人口14万人[1]。   经过近30年发展,昆山经济技术开发区集聚了45个国家和地区、超过2000家企业,投资总额累计达到329亿美元,注册外资179亿美元,形成了以电子信息、光电显示、精密机械、装备制造、民生轻工五大主导产业和特色产业,成功创办了国家级综合保税区、国家级留学人员创业园、国家级光电产业园等特色产业园区,并获批有ISO14000国家示范区、国家生态工业示范园区、平板显示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化基地、江苏省级循环经济试点单位等殊荣称号。2012年,开发区完成地区生产总值1441亿元,实现进出口总额703亿美元,工业产值达到5251亿元,分别占全市经济发展相应指标的52.98%、81.21%和61.63%[2]。开发区在国家商务部开展的国家级开发区综合发展水平评价中已连续十一年位居前四。   2.产业特征   在产业发展导向上,昆山经济技术开发区始终以电子信息和装备制造业为基础,以光电产业为经济发展主要增长极,形成从上游原材料到面板再到下游整机的完整产业链。2012年,开发区五大主导行业实现销售收入总额为4337亿元,占开发区销售总收入的92.4%。其中电子信息产业产值达到3538亿元,占规上工业总产值比重达到75.5%[3],拥有仁宝、纬新、纬创、南亚、沪士、四海等一大批龙头企业,产品从电子信息产业基础材料、电子信息产业零部件生产逐步向笔记本电脑、液晶电视、数码相机、手机、电脑显示器等下游产品以及TFT-LCD显示面板、芯片生产、软件开发等上游领域拓展,其中笔记本电脑产量占全球50%以上,数码相机产量占全球八分之一,进一步奠定了昆山经济技术开发区在国内乃至全球电子信息产业中的重要地位。   3.物质流现状及特征   (1)开发区物质流现状   研究选取了开发区164家重点企业,对其资源投入、产品产出、能耗消耗、污染产生等方面进行了调查。164家企业囊括了开发区电子信息、光电产业、精密机械等主导产业以及化工、印染等主要环统企业,其2012年工业总产值占园区工业总产值的比重超过65%,分析结果能够说明开发区物质流动总体情况。   昆山经济技术开发区2012年物质流动总体情况见图2所示。 图2  昆山经济技术开发区物质流现状图   (2)物质流总体特征   从开发区物质流现状总体上可以看出,开发区内部已经形成了小范围、小规模的物质循环与流动,另有部分是废弃物外售给区外企业形成大循环。此外,通过对电子信息行业企业的废物产生及处理情况统计发现,开发区电子信息行业产生的废弃物主要是蚀刻废液、含铜污泥、废线路板等,均属危险废弃物,年产生量约10.8万吨,占园区危废总量的80%以上。目前,园区电子信息产业危废主要是外售给昆山市及苏州市其他企业实现综合利用和无害化处理,园区内部的综合利用率较低,未来这部分是循环化改造的潜力所在。   4、循环化改造的基础   (1)有利条件   昆山经济技术开发区强劲的综合经济实力和近十年的生态工业示范园区建设成效为园区循环化改造的顺利开展提供了资金保障和基础工作支撑,更为重要的是,从

成为本站注册用户,能看到更多文章内容,老用户请登录,新用户请注册

经济管理 > 经济管理 > 财政


  本文关键词:论以电子信息产业为主导的工业园区如何开展循环化改造——以昆山经济技术开发区为例,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8642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dianzigongchenglunwen/8642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b61b1***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