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地质论文 >

《中国地质科学院宜昌地质矿产研究所文集(8)》1984年

发布时间:2016-08-24 13:05

  本文关键词:从关键地质事件看华南的前寒武系划分,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中国地质科学院宜昌地质矿产研究所文集(8)》1984年

华南地区震旦纪时限范围的研究

马国干  李华芹  张自超  

【摘要】:正一、前言以长江三峡东部剖面为代表的震旦系在我国南方分布相当广泛,遍及川、滇、黔、湘、鄂、赣、皖、浙等九省(区),是一套层序完整的地台型沉积。自1924年李四光建立三峡震旦系剖面以来,至今已近六十年。在这期间对震旦系岩石、岩相、地层古生物、地球

【作者单位】:Yichang Institute of Geology and Mineral Resources,Chinese Academy of Geological Sciences
【分类号】:P534.31
【正文快照】:

一、前-J一--‘岛.~~~曲「功以长江三峡东部剖面为代表的震旦系在我国南方分布相当广泛,遍及川、滇、黔、湘、鄂、赣、皖、浙等九省(区),是一套层序完整的地台型沉积。自1924年李四光的建立三峡震旦系剖面以来,至今已近六十年。在这期间对震旦系岩石、岩相、地层古生物、

下载全文更多同类文献

PDF全文下载

CAJ全文下载

(如何获取全文 欢迎:购买知网充值卡、在线充值、在线咨询)

CAJViewer阅读器支持CAJ、PDF文件格式,,AdobeReader仅支持PDF格式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锺富道;从燕山地区震旦地层同位素年龄论中国震旦地质年表[J];中国科学A辑;1977年02期

2 陈忆元;张树森;;峡东松林坡早寒武世早期小壳动物化石[J];地质论评;1980年03期

3 王曰伦;陆宗斌;;根据绝对年龄资料对前寒武纪地层问题的讨论[J];地质学报;1962年02期

4 刘鸿允,董榕生,李建林,杨彦均;论震旦系划分与对比问题[J];地质科学;1980年04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姜继圣;黄陵变质地区的同位素地质年代及地壳演化[J];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1986年03期

2 ;川西及其邻区震旦系同位素地质年代表[J];成都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79年03期

3 唐天福,薛耀松,俞从流;中国南方晚震旦世沉积相及磷块岩的时空分布[J];沉积学报;1987年03期

4 徐云鹏;鄂西崆岭群的时代新知[J];地层学杂志;1982年04期

5 尹磊明;长江三峡地区震旦系的微体植物化石[J];地层学杂志;1986年04期

6 王寿琼 ,周骏华 ,胡文虎;湖北武当地区耀岭河群火山-冰川沉积及其地层意义[J];地层学杂志;1989年01期

7 杨春亮;沈保丰;宫晓华;;我国前寒武纪地质研究进展与展望[J];地层学杂志;2005年S1期

8 朱士兴;黄学光;孙淑芬;;华北燕山中元古界长城系研究的新进展[J];地层学杂志;2005年S1期

9 吴根耀;;从关键地质事件看华南的前寒武系划分[J];地层学杂志;2006年03期

10 张启锐;储雪蕾;;扬子地区江口冰期地层的划分对比与南华系层型剖面[J];地层学杂志;2006年04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乔秀夫;马丽芳;;华北地台中、晚、新元古代的地壳运动[A];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文集(4)[C];1982年

2 任富根;;K-Ar 隆起—冷却年龄在天山地区的显示[A];中国地质科学院天津地质矿产研究所文集(4)[C];1982年

3 ;附:化石描述[A];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文集(10)[C];1984年

4 王作勋;;东秦岭北坡含砾灰岩层位、时代、沉积环境及其与陶湾群等地层的关系[A];中国地质科学院文集(9)[C];1984年

5 陈平;;湖北宜昌计家坡下寒武统 底部小壳化石的发现及其意义[A];地层古生物论文集(第十三辑)[C];1984年

6 周本和;肖立功;;安徽淮南、霍邱下寒武统 雨台山组的单板类及腹足类[A];地层古生物论文集(第十三辑)[C];1984年

7 肖立功;周本和;;安徽淮南、霍邱下寒武统雨台山组软舌螺[A];地层古生物论文集(第十三辑)[C];1984年

8 王曰伦;;中国震旦地层撮要[A];中国地质科学院天津地质矿产研究所文集(7)[C];1984年

9 陆宗斌;陈荣辉;梁玉左;冯宁生;;中国晚先寒武纪地层研究的回顾和展望——纪念王曰伦教授[A];中国地质科学院天津地质矿产研究所文集(7)[C];1984年

10 段承华;;湖北神农架地区早寒武世西蒿坪组小壳化石——软舌螺和亲缘关系不明的骨骼化石[A];中国地质科学院天津地质矿产研究所文集(7)[C];1984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陈志勇;内蒙古固阳-满都拉地区中元古代[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05年

2 岳昭;扬子地台前寒武系—寒武系过渡层骨骼微化石生物地层学及古生物学[D];中国地质科学院;1990年

3 毛景文;桂北九万大山—元宝山地区火成岩系列和锡多金属矿床成矿系列[D];中国地质科学院;1988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贺世杰;徐州地区晚元古代辉绿岩墙岩石成因的初步研究[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2003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鸿允;关于地层学要素和地层表编写的有关问题[J];地层学杂志;1978年01期

2 张文堂 ,朱兆玲 ,袁克兴 ,林焕令 ,钱逸 ,伍鸿基 ,袁金良;华北南部、西南部寒武系及上前寒武系的分界[J];地层学杂志;1979年01期

3 钟富道;我国华北及东北地区前寒武纪岩石K-Ar等时年龄[J];地球化学;1975年02期

4 刘鴻允;沙庆安;;关于震旦系在地质年表中的位置问题[J];地质科学;1965年04期

5 柯元,伍震;豫西的上前寒武系及其对比关系[J];地质科学;1976年02期

6 赵宗溥;;中国前寒武纪地层问题[J];地质学报;1954年02期

7 李毓英;翁礼巽;何越教;;内蒙乌兰察布盟中部前寒武纪地层[J];地质学报;1957年03期

8 王曰伦;陆宗斌;;根据绝对年龄资料对前寒武纪地层问题的讨论[J];地质学报;1962年02期

9 刘鴻允;刘钰;;云南中东部震旦紀地层的組成、划分与发育[J];地质学报;1963年01期

10 俞建章;崔盛芹;仇甘霖;;再論辽东地区震旦紀地层及其与燕山地区的对比[J];地质学报;1964年01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何进忠;姚书振;;新元古代以来甘肃西秦岭造山过程的地球化学证据及其成矿背景[J];中国地质;2011年03期

2 李佐臣;裴先治;刘战庆;李瑞保;丁仨平;张晓飞;陈国超;刘智刚;陈有;王学良;;扬子地块西北缘后龙门山南华纪—早古生代沉积地层特征及其形成环境[J];地球科学与环境学报;2011年02期

3 徐嘉炜;;中华黄蜡石的地质学探讨[J];合肥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年06期

4 吴波;陈国勇;陶平;谯文浪;;贵州纳雍水东铅锌矿矿床地球化学特征[J];贵州地质;2011年02期

5 蔡志慧;许志琴;唐哲民;何碧竹;陈方远;;塔里木盆地东北缘库鲁克塔格地区的早古生代地壳变形以及造山时限[J];中国地质;2011年04期

6 李忠权;应丹琳;李洪奎;杨光;曾庆;郭晓玉;陈骁;;川西盆地演化及盆地叠合特征研究[J];岩石学报;2011年08期

7 袁兆德;陈杰;张会平;;宇宙成因核素埋藏年龄测定及其在地球科学中的应用[J];地震地质;2011年02期

8 柴辉婵;林年添;王焕军;贾凌云;;环渤海地区及海域中、新元古界分布特性分析[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11年16期

9 刘伟;许效松;余谦;;探讨黔中古隆起形成机制及演化[J];沉积学报;2011年04期

10 卫奇;;“气候变化”是一个骗局[J];化石;2011年03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马国干;李华芹;张自超;;华南地区震旦纪时限范围的研究[A];中国地质科学院宜昌地质矿产研究所文集(8)[C];1984年

2 张自超;;用铷锶等时线法测定年龄时样品中Sr~(87)/Sr~(86)比值的计算方法[A];中国地质科学院宜昌地质矿产研究所文集(4)[C];1981年

3 徐克定;;下扬子震旦纪岩相古地理与几个构造问题探讨[A];“资源保障 环境安全——地质工作使命”华东六省一市地学科技论坛文集[C];2011年

4 王曰伦;陆松年;高振家;林蔚兴;马国干;;中国震旦纪冰川特征、分期及对比[A];中国地质科学院天津地质矿产研究所文集(1)[C];1980年

5 林蔚兴;邢裕盛;;辽东半岛南部震旦纪辽南群后生动物化石的研究[A];中国地质科学院沈阳地质矿产研究所文集(10)[C];1984年

6 邢裕盛;;记一个震旦纪蠕形动物新科—Huaiyuanellidae Xing fam.nov.[A];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文集(9)[C];1984年

7 卜德安;;辽南震旦纪甘井子组微体藻类化石群的研究及其意义[A];中国地质科学院沈阳地质矿产研究所文集(14)[C];1986年

8 汤良杰;金之钧;张明利;张兵山;由福报;骆静;;柴达木震旦纪—三叠纪盆地演化研究[A];石油大学(北京)盆地与油藏研究中心成立十周年成果选编(1993—2003)[C];2003年

9 邢裕盛;;云南昆明附近震旦纪宏观藻类化石的发现及其地层意义[A];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文集(12)[C];1985年

10 张录易;李勇;;陕西宁强震旦纪末期的瓶状微化石[A];中国地质科学院西安地质矿产研究所文集(31)[C];1991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本报记者 张俊;[N];中国环境报;2008年

2 韩玉洪;[N];中国旅游报;2004年

3 曲直;[N];地质勘查导报;2006年

4 曲直;[N];中国国土资源报;2006年

5 陈宏伟;[N];中国经济时报;2008年

6 本报记者 王驰;[N];中国妇女报;2008年

7 万全琳;[N];白银日报;2006年

8 本报记者 滕艳;[N];地质勘查导报;2006年

9 本报记者  侯玉;[N];国际商报;2006年

10 张曙光;[N];中国商报;2007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8条

1 密文天;上扬子地区震旦纪陡山沱期成磷事件研究[D];成都理工大学;2010年

2 周雄;西藏邦铺钼铜多金属矿床成因研究[D];成都理工大学;2012年

3 郝国杰;青海都兰地区前泥盆纪变质岩系物质组成及地质演化[D];吉林大学;2005年

4 韩芳林;西昆仑增生造山带演化及成矿背景[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06年

5 钱存超;大别造山带南缘构造带构造几何学特征与形成演化[D];西北大学;2006年

6 李小军;塔里木盆地东部地区盆山耦合与油气聚集[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05年

7 陈欣;计算机三维图像和数据库技术在磷矿弱酸脱镁动力学中的应用[D];四川大学;2002年

8 施春华;磷矿的形成与Rodinia超大陆裂解、生物爆发的关系[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地球化学研究所);2005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6条

1 白云风;塔里木盆地孔雀河地区原型盆地分析[D];吉林大学;2005年

2 熊国庆;湘西—黔东地区震旦纪沉积特征与沉积模式[D];中国地质科学院;2006年

3 张勤学;川西前陆盆地南部莲花山区地震剖面解释及构造特征研究[D];成都理工大学;2007年

4 聂刚;塔里木盆地巴楚隆起断裂样式及演化过程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06年

5 汪群英;江西盘古山钨矿床成矿流体特征[D];长江大学;2012年

6 张义楷;望江—潜山盆地形成演化与含油气系统研究[D];西北大学;2003年


  本文关键词:从关键地质事件看华南的前寒武系划分,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10194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diqiudizhi/10194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1330b***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