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测绘论文 >

数字地球背景下的测绘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发布时间:2016-09-18 14:05

  本文关键词:从“数字地球”看测绘工程专业的教育改革,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林德元,王新洲;测量工程专业本科教学改革的研究与实施[J];测绘工程;1998年04期

2 张友静,许捍卫;测绘工程专业人才培养计划的探讨[J];测绘工程;2000年03期

3 花向红,邹进贵,王泽民;构建复合型人才培养的测绘工程实践教学新体系[J];测绘工程;2003年01期

4 盛业华,张书毕,宋金铃;从“数字地球”看测绘工程专业的教育改革[J];测绘软科学研究;2001年04期

5 汪志明,花向红,许才军,秦咏梅;测绘工程专业本科人才培养方案的优化[J];测绘通报;2003年02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裴文荣;;电子电路实验的改进[J];安徽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6年04期

2 孙景领;;区域性高校测绘技能大赛实践与探讨[J];北京测绘;2012年01期

3 刘谊,景海涛;试行学分制探索测绘工程教学新模式[J];测绘工程;2001年01期

4 花向红,陶志忠,邹进贵;测绘工程实践教学质量控制的对策[J];测绘工程;2001年02期

5 何立恒,鲍其胜;非测绘专业测量学教学改革的思考[J];测绘工程;2003年02期

6 花向红,汪志明,许才军,邹进贵;测绘工程实验教学评价体系的建立与实践[J];测绘工程;2004年02期

7 潘庆林;冯宝红;郑国才;;测绘工程专业“地籍测量学”课程教学改革的思考[J];测绘工程;2006年04期

8 许捍卫;李浩;;毕业设计质量控制体系的构建[J];测绘工程;2006年05期

9 鲍建宽;;平差数学模型教学改革的探讨[J];测绘工程;2007年06期

10 陈国良;顾和和;李钢;马昌忠;;矿山测量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实践与思考[J];测绘工程;2008年0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焦明连;蒋廷臣;;从注册测绘师制度谈测绘教育的改革[A];全国测绘学科教学改革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2 李巍;;构建新的培养模式,培养实用型测绘人才[A];全国测绘学科教学改革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3 许捍卫;张友静;张行南;;二十一世纪高校GIS本科人才培养方案的研究[A];首届地理信息系统专业教育研讨会论文集[C];2003年

4 张友静;;工科院校GIS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认识与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A];首届地理信息系统专业教育研讨会论文集[C];2003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6条

1 宁津生;测绘工程专业和测绘学[J];测绘工程;2000年02期

2 花向红,陶志忠,邹进贵;测绘工程实践教学质量控制的对策[J];测绘工程;2001年02期

3 郭达志,盛业华,张书毕,杜培军;面向21世纪的测绘科技与教育[J];测绘通报;1999年11期

4 王新洲;对21世纪测绘教育的初步思考[J];测绘通报;2000年09期

5 陈俊勇;地球空间信息的实时获取及其应用[J];测绘通报;1998年09期

6 岳建平,岳东杰;面向21世纪的测量工程教育探讨[J];测绘通报;1999年06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何淑贞,王日远;数字地球——知识经济的巨大信源库[J];湖南中医药导报;1999年12期

2 徐冠华;;构筑“数字地球” 促进中国和全球的可持续发展[J];Aerospace China;2000年01期

3 张根耀,赵西卿;数字地球及其新技术[J];延安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1年01期

4 吴文瑾;;构建“数字地球”已不再是梦想[J];青年科学;2009年Z2期

5 李德仁;石立特;;第5届数字地球国际研讨会[J];国际学术动态;2008年02期

6 陈述彭;数字地球:挑战与思考[J];遥感信息;1999年02期

7 刘文熙;;数字地球——知识经济的基石[J];学术动态报道;1999年04期

8 吴雯;;建设“数字地球”家园 开创人类美好未来[J];Aerospace China;2000年01期

9 韩乐荣;;数字地球与现代测绘学[J];科技致富向导;2008年16期

10 经言祥;;数字地球与“3S”技术[J];中学地理教学参考;2008年06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范士杰;万剑华;王心众;;数字地球背景下的测绘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研究[A];全国测绘学科教学改革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2 王净;江刚武;;GIS在数字地球时代的新发展[A];第十四届全国遥感技术学术交流会论文摘要集[C];2003年

3 ;发展数字地球 迎接信息时代[A];第五次全国煤炭科学技术大会文集汇编[C];2001年

4 王净;;ComGIS——数字地球时代地理信息系统的新发展[A];地理空间信息技术与应用——中国科协2002年学术年会测绘论文集[C];2002年

5 叶其江;;现代测绘与数字地球[A];新世纪 新机遇 新挑战——知识创新和高新技术产业发展(上册)[C];2001年

6 王心源;;数字地球对地理科学的机遇与挑战[A];海峡两岸地理学术研讨会暨2001年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C];2001年

7 袁航;;数字地球与数字徐学的初探[A];徐霞客在浙江·续集——2001舟山徐霞客旅游文化研讨会暨浙江省徐霞客研究会第二届会员代表大会论文集[C];2001年

8 刘雅丽;;数字城市概述[A];城市科学论集[C];2004年

9 李琦;吴少岩;;数字地球—下一代全球信息基础设施[A];中国运筹学会第六届学术交流会论文集(上卷)[C];2000年

10 刘雪俊;区磊海;;地球空间信息学——测绘学的新发展[A];中国测绘学会第九次全国会员代表大会暨学会成立50周年纪念大会论文集[C];2009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大力;[N];中国测绘报;2002年

2 山边;[N];中国测绘报;2003年

3 宁津生 陈军 晁定波;[N];中国测绘报;2001年

4 本报记者 杨朝晖;[N];科技日报;2009年

5 小苗;[N];中国测绘报;2003年

6 王大力;[N];中国测绘报;2003年

7 王杰;[N];科学导报;2006年

8 李大庆;[N];科技日报;2007年

9 于慈彦 邸振利 李墩彬;[N];中国测绘报;2001年

10 宁津生 陈军 晁定波;[N];中国测绘报;2002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罗显刚;数字地球三维空间信息服务关键技术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2010年

2 李洪宁;万维网地理信息系统分布式理论体系研究与实现[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03年

3 张立强;构建三维数字地球的关键技术研究[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遥感应用研究所);2004年

4 宣文玲;以中小比例尺地形图为基准的高分辨率遥感影像定位方法研究[D];武汉大学;2005年

5 于文洋;面向数字地球的三维景观构造关键技术研究[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遥感应用研究所);2006年

6 陈建华;原生模式GML空间数据管理机制研究[D];成都理工大学;2008年

7 江绵康;“数字城市”的理论与实践[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8 刘瑞;3S技术在河北省唐山市地面形变监测和城市扩展中的应用研究[D];成都理工大学;2009年

9 侯涛;三维仿真场景优化理论与算法研究[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遥感应用研究所);2006年

10 王鹏;基于HLA的空间环境要素建模与仿真技术研究[D];解放军信息工程大学;2006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侯哲威;基于J2EE的分布式网络地理信息服务探索[D];中国人民解放军信息工程大学;2005年

2 刘阿亭;基于Silververlight的3D数字地球模型构建关键技术及应用研究[D];江西理工大学;2011年

3 冯子军;WebGIS理论研究和OpenMap源码分析[D];大连理工大学;2002年

4 李健;基于Google Earth平台的地学信息集成研究[D];成都理工大学;2008年

5 程辉;基于J2EE的分布式多源空间数据服务研究[D];解放军信息工程大学;2006年

6 程小恩;基于HGML的空间数据转换技术研究[D];成都理工大学;2009年

7 夏秋勤;“没有围墙的GIS实验室”建设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2年

8 江林;GIS在山东省国土资源空间信息共享平台(SDGIS)中的应用与研究[D];山东大学;2005年

9 陈蕊;本溪市数字土地总体设计与网络信息发布系统的实现[D];东北大学;2006年

10 赖德军;基于KML格式开滦煤矿土地利用信息系统研究[D];成都理工大学;2008年


  本文关键词:从“数字地球”看测绘工程专业的教育改革,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11740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dizhicehuilunwen/11740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cd3a6***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