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海洋学论文 >

基于风云2号静止卫星数据的白天海雾监测算法研究

发布时间:2017-12-10 23:21

  本文关键词:基于风云2号静止卫星数据的白天海雾监测算法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卫星遥感 海雾 光谱特性 动态阈值 云雾分离


【摘要】:海雾使得海上和沿海地区的能见度降低,对航海、海上渔业生产、沿岸人们的生活以及军事行动造成不利影响,是引发多种事故的重要原因。由于海上观测站点稀少,传统监测手段无法对海雾进行实时和大范围监测,而卫星遥感技术以其实时、动态、覆盖范围广、信息源可靠的特点弥补了传统观测方法的不足,能够对海雾进行实时、大范围的识别监测,特别是静止卫星具有时间分辨率较高的优点,能够对海雾进行连续性观测。本文利用风云2号静止卫星的数据,通过分析云、雾和下垫面的光谱辐射特性,构建白天海雾检测算法,实现了中国附近海域白天海雾的自动监测,并采用实测数据和极轨卫星FY-3B的雾产品数据分别对检测结果进行精度验证。得到了以下主要结论:1.云雾和海面在可见光波段的反射率差异较大,通常情况下,云雾的反射率明显高于海面的反射率,因此,可见光波段的反射率可用于区分云雾区和海面。由于中高云所处的高度高于低层云雾,导致中高云在长波红外波段的亮温低于低层云雾,据此可以分离中高云和低层云雾。在中红外波段,云雾的反射率大小主要由其中小水滴或小冰晶的粒子大小决定,粒子半径减小,云雾的反射率增大,一般情况下,海雾的粒子半径最小,反射率最大,该光谱特性可用于低云和海雾的分离。2.改进了Alan等提出的用于云检测的动态阈值法。在保证拟合优度R2相对最优的条件下,自动确定直方图的平滑间距和最小二乘法的拟合阶数,对可见光波段反射率的统计直方图进行最小二乘法曲线拟合,使统计数据更加平滑,求得的动态阈值更加精确,而且避免了一些异常数据造成的误差,但同时造成运算量增大,处理时间增加。3.根据云、雾、海面的光谱辐射特性和空间纹理特性,提出了一套白天海雾自动监测算法。该算法通过云检测、云顶高度检测、海雾判别指数、薄低云检测和平滑稳定度分析多种方法,逐步完成云雾与海面的分离、中高云与低层云雾的分离、低云与海雾的分离,最终实现海雾的自动识别。然后,分别利用广州热带海洋气象研究所提供的实测数据和国家卫星气象中心发布的极轨卫星FY-3B雾监测业务产品数据对检测结果进行精度验证,结果表明,本文提出的白天海雾检测算法取得了较好的检测结果。最后,对2014年2月26日和2014年4月8日的两次海雾个例分析表明,利用静止卫星的高时间频次数据可较好地实现海雾过程的动态监测。
【学位授予单位】:华南理工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P715.7;P714.2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傅刚,张涛,周发t;一次黄海海雾的三维数值模拟研究[J];青岛海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2年06期

2 江海英,张韧,刘科峰;青岛海雾的自适应神经模糊推理系统建模[J];海洋科学;2005年02期

3 孙连强;曹士民;柳淑萍;高松影;王文武;;丹东附近海域海雾的特征及其海洋、大气背景条件分析[J];海洋预报;2006年03期

4 张苏平;鲍献文;;近十年中国海雾研究进展[J];中国海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年03期

5 江敦双;张苏平;陆惟松;;青岛海雾的气候特征和预测研究[J];海洋湖沼通报;2008年03期

6 左迎芝;梁军;;大连及其近海海雾预报系统[J];气象水文海洋仪器;2010年03期

7 李晓丽;唐跃;王雷;;舟山海雾发生问题探讨[J];海洋预报;2011年01期

8 王绪翔;邵利民;曹祥村;;黄海西部2005—2007年海雾演变的气候特征研究[J];海洋预报;2012年03期

9 王东;;大连海域一次弱系统影响的海雾分析[J];科技信息;2012年25期

10 汤鹏宇;何宏让;阳向荣;;大连海雾特征及形成机理初步分析[J];干旱气象;2013年0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永平;刘晓波;王亚男;;冷空气影响下的黄东海海雾特征分析[A];第五届长三角气象科技论坛论文集[C];2008年

2 熊勇;蒋辉明;;霞浦水门地区春季海雾的分析及预报[A];S1 灾害天气研究与预报[C];2012年

3 张守宝;高山红;齐伊玲;;一次黄海海雾逆温层成因的观测分析[A];第26届中国气象学会年会灾害天气事件的预警、预报及防灾减灾分会场论文集[C];2009年

4 张苏平;任兆鹏;;下垫面热力作用对黄海春季海雾的影响——观测与数值试验[A];第26届中国气象学会年会人工影响天气与大气物理学分会场论文集[C];2009年

5 裘杭培;叶玲萍;;台州市2009年沿海海雾天气分析[A];第六届长三角气象科技论坛论文集[C];2009年

6 杨万裕;邓方俊;高领花;应迪;;浙江中部沿海海雾特征及预报着眼点分析[A];第六届长三角气象科技论坛论文集[C];2009年

7 袁夏玉;高山红;王永明;张守宝;;一次伴随海雾的大气波导数值模拟及其成因分析[A];第28届中国气象学会年会——S9大气物理学与大气环境[C];2011年

8 任兆鹏;张苏平;;下垫面热力作用对黄海春季海雾影响的数值研究[A];中国气象学会2008年年会第二届研究生年会分会场论文集[C];2008年

9 徐杰;黄宁立;过霁冰;;一次冬季黄东海海雾的观测分析与数值模拟研究[A];第八届长三角气象科技发展论坛论文集[C];2011年

10 程相坤;徐杰;傅刚;蔡冬梅;;一次黄海海雾数值模拟研究[A];辽宁省气象局、丹东市气象局、中国海洋湖沼学会气象分会、中国海洋湖沼学会潮汐海平面专业委员会、中国海洋湖沼学会计算物理专业委员会、山东(暨青岛市)海洋湖沼学会2011年联合学术研讨会论文摘要集[C];2011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9条

1 中国海洋大学海洋环境学院 张苏平;我国海雾研究面临机遇与挑战[N];中国气象报;2009年

2 记者 谭允 通讯员 杨绮薇;八部门开展珠三角海雾预报研究[N];广东科技报;2006年

3 唐贵江 杨绮薇;科学家首次大规模研究珠三角地区海雾预报[N];人民日报海外版;2006年

4 张建江;海雾[N];中国渔业报;2010年

5 课题负责人 中国海洋大学海洋环境学院副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 傅刚;揭示海雾的秘密[N];中国气象报;2011年

6 周宽宏;开展航线海雾预报刻不容缓[N];中国气象报;2002年

7 沪科;我国将开展海雾海面风监测[N];中国气象报;2006年

8 本版编辑邋姜云飞 张声敏 记者 姜成坤 李实yN;“海雾”罩滨城 航班大面积延误[N];大连日报;2008年

9 ;航海人急盼拨雾见青天[N];中国气象报;2004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7条

1 郝增周;黄、渤海海雾遥感辐射特性及卫星监测研究[D];南京信息工程大学;2007年

2 衣立;黄海海雾/层云的空间分布及云底高度遥感方法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5年

3 郭敬天;海雾形成与发展机制的观测分析与数值模拟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08年

4 黄辉军;华南沿海海雾及其边界层结构的观测分析[D];南京大学;2013年

5 岳岩裕;春季南海海雾微观特征和雾水化学组分的观测研究[D];南京信息工程大学;2013年

6 吕晶晶;南海北部海雾宏微观结构及雾水沉降特征观测研究[D];南京信息工程大学;2014年

7 李鹏远;黄海海雾的观测和基于WRF模式的数值模拟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任兆鹏;黄海春季和夏季海雾过程的观测分析与数值试验[D];中国海洋大学;2009年

2 屈凤秋;一次华南沿海海雾过程的观测分析与数值模拟研究[D];南京信息工程大学;2008年

3 张曦;厦门春季海雾宏微观结构观测分析[D];南京信息工程大学;2015年

4 卢博;CALIOP海雾检测及其在MODIS日间海雾遥感中的应用[D];中国海洋大学;2015年

5 田永杰;基于风云2号静止卫星数据的白天海雾监测算法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6年

6 张守宝;高压系统影响下黄海海雾的形成机制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0年

7 董克慧;海雾的二维数值试验与海雾预报[D];中国海洋大学;2005年

8 齐伊玲;典型黄海平流海雾形成机制的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0年

9 王燕滨;黄、渤海3个海岛海雾的气候特征及统计预报[D];中国海洋大学;2008年

10 王冠岚;北大西洋海雾发生频率的气候学特征[D];中国海洋大学;2010年



本文编号:127629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haiyang/127629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29007***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