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海洋学论文 >

黄东海颗粒有机碳、氮的分布及沉降通量估算

发布时间:2020-11-23 20:30
   海洋是一个巨大的碳库,海洋中碳的生物地球化学过程对大气中的CO2起着重要的调控作用,而海洋对CO2的固定最终是以颗粒有机碳的形式输送到海底,所以关于颗粒有机物的研究成为当前的热点。陆架边缘海以其较小的面积和较高的生产力在海洋碳循环的研究占有重要地位,同时也引起了广泛关注。本文运用2006年6月-7月以及2007年1月-2月对黄东海海区进行的两次大面调查以及若干连续站调查的数据,分析了颗粒有机碳和颗粒有机氮的含量及分布特征,进一步证实了运用碳氮比判断颗粒物来源的有效性;在诸多影响因素中,重点讨论了水团的季节变化对颗粒有机碳垂直分布的影响;最后利用斯托克斯公式对夏季东海四个典型站位真光层颗粒物的输出通量进行了计算,主要得到以下结论: (1)对冬夏季POC和PN的浓度及平面分布进行分析可知,整体上冬季POC和PN的含量均低于夏季;其平面分布都呈现由近岸向外海递减的趋势,最大值均出现在长江口外,表现出陆源输入的重要影响;夏季,生物活动比较旺盛,对POC的贡献较大;POC和PN的相关性在夏季达到0.9以上,表现出较高的同源性,冬季略差,但也达到了0.6上。 (2)对冬夏季POC和PN的浓度及断面分布进行分析可知, POC的含量在整个调查区域均是夏季高于冬季,而PN的变化情况比较复杂,大致是在黄海区夏季高于冬季,而在东海区冬季高于夏季;近岸区,水深较浅,水体垂直混合比较均匀,颗粒有机物的垂直变化不大,远海区,由于受到不同水团的影响,颗粒有机物的分布表现出明显的层化现象;根据碳氮比的值来判断颗粒物的来源是有一定的合理性,在特定的条件下也需要结合其它参数进行综合分析。 (3)对不同水团影响海区POC和PN的垂直变化分析可知,夏季,同一水团影响区域POC和PN的垂直变化表现出一致的规律性;冬季,由于长江冲淡水影响范围的缩小、闽浙上升流的消失,其对应站位颗粒物垂直分布的规律性消失;而黑潮影响区却由于其季节稳定性,冬夏季变化并不明显,整体上均是上层水体含量较高,黑潮水体含量较低;可见水团的季节变化对颗粒物的垂直分布产生重要影响。 (4)对四个典型站位颗粒物的沉降速率及通量的计算结果表明,大颗粒在沉降过程中起主要作用;POC和PN的沉降通量表现出一致的规律性,均为长江口区上升流区黑潮区;长江口外FJ07站颗粒物的输出通量最大,进一步体现出陆源输入的重要影响;上升流区的S0703和S1004站远大于外海区的S1008站,可见近岸上升流区是颗粒有机物向海底转移的重要区域;与世界其他海区对比,整体相差不大,计算结果具有一定的可靠性,可供参考。
【学位单位】: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20条

1 刘文臣,王荣,吉鹏;东海颗粒有机碳的研究[J];海洋与湖沼;1997年01期

2 魏秀国,沈承德,孙彦敏,易惟熙;珠江水体悬浮物颗粒有机碳稳定同位素组成及分布特征[J];地理科学;2003年04期

3 刘占飞,彭兴跃,徐立,洪华生;台湾海峡1997年夏季和1998年冬季两航次颗粒有机碳研究[J];台湾海峡;2000年01期

4 洪华生,郭劳动,陈敬虔,洪丽玉;罗源湾颗粒有机碳的变化[J];厦门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89年S1期

5 王丽君;干燃烧法同时测定海水中颗粒有机碳和氮[J];热带海洋学报;1987年01期

6 蔡德陵,F.C.陈,J.M.艾德蒙德;亚马孙河及其河口区中颗粒有机碳的来源和运移[J];海洋学报(中文版);1989年04期

7 蔡德陵;;河口中颗粒有机碳的稳定同位素研究[J];矿物岩石地球化学通报;1988年01期

8 孙作庆;杨鹤鸣;纪明侯;;海水中颗粒有机碳的测定方法[J];海洋湖沼通报;1983年01期

9 赵继胜,姬泓巍,郭志刚;冬季东海典型海域颗粒有机碳的垂直分布[J];海洋科学;2003年06期

10 陶贞,高全洲,姚冠荣,沈承德,邬俏钧,吴志才,刘冠超;增江流域河流颗粒有机碳的来源、含量变化及输出通量[J];环境科学学报;2004年05期

11 孙作庆,杨鹤鸣;胶州湾海水中颗粒有机碳含量的分布与变化[J];海洋科学;1992年02期

12 陈建芳,M.G.Wiesner,H.K.Wong,郑连福,郑士龙,徐鲁强;南海颗粒有机碳通量的垂向变化及早期降解作用的标志物[J];中国科学D辑;1999年04期

13 徐立,洪华生;厦门西海域有机碳存在形态分布和垂直通量研究[J];厦门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4年S1期

14 刘子琳,潘建明,陈忠元;南大洋浮游植物现存量对颗粒有机碳的贡献[J];海洋科学;2004年05期

15 杨大佐;;刺参养殖池塘有机碳周年变化的初步研究[J];科技致富向导;2011年20期

16 黄自强,傅天保,张远辉;东海水体中POC的分布特征[J];台湾海峡;1997年02期

17 魏建伟;方习生;石学法;杨刚;李朝新;;海水光衰减变化与颗粒有机碳估算——以菲律宾海为例[J];海洋科学进展;2007年04期

18 刘子琳,宁修仁,朱根海,史君贤;南大洋环极表层水浮游植物分级生物量、初级生产力和颗粒有机碳的分布[J];极地研究;1993年04期

19 高全洲,陶贞,姚冠荣,刘克新;增江颗粒有机碳同位素的AMS研究初报[J];第四纪研究;2004年04期

20 熊林芳;刘季花;白亚之;石学法;邹建军;;南黄海与东海北部春季悬浮体颗粒有机碳分布[J];海洋地质与第四纪地质;2010年03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魏建伟;西菲律宾海有机悬浮颗粒分布变化及其光衰减研究[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海洋研究所);2005年

2 王景燕;川南坡地几种退耕模式对土壤抗蚀性及有机质组分的影响[D];四川农业大学;2011年

3 王莹;围湖造田不同土地利用方式对土壤有机碳库的影响[D];南京林业大学;2010年

4 王义祥;不同经营措施下果园土壤有机碳库特性及固碳潜力研究[D];福建农林大学;2011年

5 孙艳丽;开封城市土壤有机碳密度、组成及时空变化分析[D];河南大学;2011年

6 黄欠如;长期施肥条件下红壤性水稻土氮素肥力分异特征[D];南京农业大学;2008年

7 马豪;南大洋与南海颗粒物运移与输出的同位素示踪研究[D];清华大学;2009年

8 海龙;黄土高原地膜覆盖栽培玉米的产量与土壤生态效应[D];兰州大学;2011年

9 周萍;南方典型稻田土壤有机碳固定机制研究[D];南京农业大学;2009年

10 吴明;中北亚热带3种人工林生态系统碳蓄积特征及土壤有机碳稳定性[D];南京农业大学;2009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凯;海洋碳循环中颗粒有机碳垂直输送的数值模拟[D];南京信息工程大学;2012年

2 林晶;长江口及其毗邻海区溶解有机碳和颗粒有机碳的分布[D];华东师范大学;2007年

3 王海荣;黄东海颗粒有机碳、氮的分布及沉降通量估算[D];中国海洋大学;2008年

4 梁成菊;青岛近海有机碳的分布特征及影响因素[D];中国海洋大学;2008年

5 王琳;秋冬季黄东海悬浮颗粒物部分化学组成的分布特征及其影响因素[D];中国海洋大学;2008年

6 叶翔;台湾海峡南部颗粒有机碳及粒径谱分析[D];厦门大学;2007年

7 把余玲;小麦和玉米植株残体及其生物炭腐解对土壤碳氮含量的影响[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3年

8 尹璐;乌江/沅江流域土壤有机碳的丢失[D];贵州大学;2006年

9 田丽欣;东、黄海及海南近海有机碳的分布[D];华东师范大学;2009年

10 曹宏杰;水热梯度变化及不同施肥措施对东北地区土壤有机碳的影响[D];沈阳农业大学;2008年



本文编号:289482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haiyang/289482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ba5dd***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