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海洋学论文 >

鸭绿江河口沉积物粒度分布特征及其对流域变化的响应

发布时间:2023-03-19 08:30
  河口是连接海洋和流域的桥梁,是各界面物质的汇集、转运和交换地带。自工业革命来,流域与河口地区日益加剧的人类活动和资源开发,极大地改变河口演化进程,使河口海岸的环境变化更为迅速和显著,流域变化对河流三角洲的影响已成为全球性的问题。鸭绿江是汇入北黄海海域的一条重要地区性河流,特别是随着丹东临港产业园区的开工建设以及辽宁“五点一线”沿海经济带开发战略的实施,鸭绿江流域及河口三角洲发生显著的变化,是认识中小型河流的流域变化全球流域—海岸相互作用中所发挥的作用的理想对象,同时鸭绿江也是中国和朝鲜的界河,查明鸭绿江河口地区沉积物来源、沉积动力变化、沉积物输运趋势及沉积环境的演变,能够加深对鸭绿江河口地区物质循环过程的认识,为合理开发鸭绿江河口自然资源、有效保护河口环境,而且对于维护国家主权和权益也有着重大的政治和现实意义。 本文通过对鸭绿江河口及西侧潮滩岸地区的48个表层沉积物和7根柱状样进行粒度和敏感组分分析,计算表层沉积物的粒径输运趋势,探讨鸭绿江河口地区不同动力环境下的沉积特征差异和不同时期柱状样的粒度特征变化,了解近期沉积物的输运趋势;并通过对代表性柱状样的同位素定年和粒度端元模型模拟,分...

【文章页数】:94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目录
图目录
表目录
第一章 引言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研究进展
        1.2.1 河口区沉积物研究
        1.2.2 河流入海水沙通量研究
    1.3 鸭绿江河口研究进展
    1.4 技术路线
第二章 研究区概况
    2.1 自然地理概况
    2.2 区域地质概况
    2.3 地形地貌
    2.4 气候
    2.5 水文特征
        2.5.1 径流和输沙
        2.5.2 潮汐与潮流
        2.5.4 波浪
第三章 研究材料与方法
    3.1 研究材料
    3.2 样品测试
        3.2.1 粒度
        3.2.2 Pb-210测试
    3.3 分析方法
        3.3.1 粒度分析
        3.3.2 Pb-210测年的原理
        3.3.3 粒径趋势分析
        3.3.4 敏感组分
        3.3.5 端元组分分析
第四章 结果
    4.1 粒度分析
        4.1.1 表层沉积物粒度
        4.1.2 西水道柱状样沉积物粒度
        4.1.3 西岸潮滩柱状样的沉积物粒度
    4.2 沉积物粒径输运趋势分析
    4.3 Pb-210测年分析
    4.4 敏感组分分析和端元组分分析
        4.4.1 敏感组分
        4.4.2 端元组分分析
第五章 讨论
    5.1 沉积物粒度的垂向变化及其指示意义
    5.2 沉积物粒度变化的影响因素
        5.2.1 人类活动影响下的水沙通量的变化
        5.2.2 水动力的变化
    5.3 鸭绿江河口地区沉积环境的演变
第六章 结论和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本文编号:376492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haiyang/376492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be9f4***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