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海洋学论文 >

“海南陆缘

发布时间:2023-04-02 12:53
  应用近期在琼南、广东、湘南和越南芽庄、大叻等地的研究成果,综合区域地质资料,从岩浆岩性质、组合与地化特征、沉积序列特征和碎屑岩组分、年代学和地层学等方面进行分析,构建起以海南岛中南部的岩浆-沉积组合为典型标志、以东西向延伸为基本特征、演化过程与浙闽活动陆缘带明显有别的海南陆缘弧体系。该陆缘弧晚中生代处于华南大陆的南端,在构造地理格局上从属于特提斯域。笔者主张向北俯冲于海南陆缘弧下的"古南海"应正名为"特提斯南海",它是特提斯多岛洋北部的边缘海,西段可能与缅、马等地的海域沟通,东段则与太平洋域相接。海南陆缘弧具有广阔的弧后区,各弧后盆地的演化进程可以对比。该弧最初似发育于晚侏罗世,早白垩世晚期和晚白垩世初期岩浆弧与俯冲造山活动达到高峰,晚白垩世发生弧后拉张,但近弧地带挤压条件下的岩浆-沉积作用一直延续至晚白垩世后期(约70 Ma)。海南陆缘弧的活动时间表实际上是特提斯南海消减过程的真实反映。由于消减过程及随后发生的中南半岛在早新生代的挤出逃逸运动和现代南海的扩张作用,特提斯南海的地质记录受到极其严重的破坏,恢复特提斯南海的原貌仍是一项有待开展的艰巨工作。

【文章页数】:13 页

【文章目录】:
1“古南海”释义
2 讨论
    2.1 关于南海北部的活动陆缘及“海南陆缘弧”
    2.2 关于海南陆缘弧的东西向延伸问题
    2.3 与“海南陆缘弧”相关的构造体系和“特提斯南海”
        2.3.1“海南陆缘弧”构造格局
        2.3.2 从“古南海”到“特提斯南海”
3 结论



本文编号:377926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haiyang/377926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9946f***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