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航空航天论文 >

外并联型TBCC进气道模态转换特性研究

发布时间:2016-12-24 15:18

  本文关键词:外并联型TBCC进气道模态转换特性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其弢,郭荣伟,付强;一种高亚音速弹用S弯进气道设计及其特性[J];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2002年02期

2 王瑜芳,袁兆成;柴油机螺旋进气道流场模拟及参数变动研究[J];汽车技术;2005年11期

3 王筱蓉;姜根柱;周长省;;冲压增程弹进气道型面气动优化研究[J];固体火箭技术;2009年01期

4 李璞;郭荣伟;;混合模块发动机超燃模块进气道的数值仿真[J];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2009年02期

5 周慧晨;谭慧俊;李湘萍;;复杂变截面进气道的一种设计方法[J];航空动力学报;2009年06期

6 向有志;张堃元;王磊;高雄;;壁面压升可控的高超轴对称进气道优化设计[J];航空动力学报;2011年10期

7 贺旭照;秦思;周正;倪鸿礼;;一种乘波前体进气道的一体化设计及性能分析[J];航空动力学报;2013年06期

8 方良伟,陈晓,陈法生;某飞机进气道改型方案的设计与地面选型试验[J];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1980年04期

9 张学良;求进气道与发动机共同工作点的计算法[J];推进技术;1989年04期

10 杨国才;论机动飞机机体/进气道一体化[J];推进技术;1999年0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岩芳;魏和平;陈林泉;;整体式固体火箭冲压发动机进气道设计技术研究[A];中国宇航学会2005年固体火箭推进第22届年会论文集(发动机分册)[C];2005年

2 贺旭照;乐嘉陵;周正;倪鸿礼;;乘波前体进气道的一体化设计方法及性能分析[A];第十五届全国激波与激波管学术会议论文集(上册)[C];2012年

3 张绍武;关祥东;朱涛;曹程;邹琼芬;;进气道流量系数测量及校准技术研究[A];第九届全国实验流体力学学术会议论文集(下册)[C];2013年

4 高文智;李祝飞;杨基明;;高超声速轴对称进气道构型及流动特性研究[A];第十五届全国激波与激波管学术会议论文集(上册)[C];2012年

5 吴颖川;余安远;焦伟;杨大伟;王铁军;;曲面乘波进气道非设计状态性能优化研究[A];第十五届全国激波与激波管学术会议论文集(上册)[C];2012年

6 朱宇;李天;;Bump进气道设计研究[A];首届全国航空航天领域中的力学问题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上册)[C];2004年

7 王伟;李海龙;李卓;沈火明;;基于FLUENT的某固冲发动机进气道数值模拟[A];四川省力学学会2008年学术大会论文集[C];2008年

8 张红军;忻贤钧;白葵;沈清;;超声速巡航弹进气道附面层吸除方案设计及试验[A];提高全民科学素质、建设创新型国家——2006中国科协年会论文集(下册)[C];2006年

9 江帆;胡景彦;洪进;;某增压GDI发动机进气道性能分析研究[A];第八届中国CAE工程分析技术年会暨2012全国计算机辅助工程(CAE)技术与应用高级研讨会论文集[C];2012年

10 岳连捷;徐显坤;叶青;王世芬;陈立红;张新宇;;三面压缩高超进气道附面层抽吸研究[A];第三届高超声速科技学术会议会议文集[C];2010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冯方明 杨颖;[N];中国航空报;2005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6条

1 李永洲;马赫数分布可控的高超声速内收缩进气道及其一体化设计研究[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14年

2 田旭昂;吸气式高超飞行器一体化下的进气道设计与分析[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13年

3 董昊;高超声速咽式进气道流场特性和设计方法研究[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10年

4 范晓樯;高超声速进气道的设计、计算与实验研究[D];国防科学技术大学;2006年

5 王筱蓉;冲压增程炮弹进气道型面气动优化方法研究[D];南京理工大学;2010年

6 潘瑾;超声/高超声速非均匀来流下曲面压缩系统研究[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曹石彬;外并联型TBCC进气道模态转换特性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5年

2 李海龙;某型固冲发动机进气道流场和结构模拟仿真[D];内蒙古工业大学;2007年

3 范进之;隔板构型对多模块二元进气道性能影响的初步研究[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10年

4 王聘玺;CNG/柴油双燃料发动机进气道优化设计研究[D];吉林大学;2012年

5 孙晓玲;内收缩高超进气道附面层修正研究[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10年

6 杨霖;纤维缠绕复合材料进气道力学设计[D];哈尔滨工业大学;2006年

7 杨钧;高超声速二维进气道性能研究[D];国防科学技术大学;2011年

8 陈秋华;喉道顶板可调侧压式进气道初步研究[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06年

9 蔡乐;Bump进气道的机理与设计规律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09年

10 向先宏;基于三维内收缩进气道的高超声速飞行器一体化概念设计[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11年


  本文关键词:外并联型TBCC进气道模态转换特性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22565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hangkongsky/22565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29ddb***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