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化工论文 >

一种宁夏煤热解及半焦气化模拟研究

发布时间:2016-11-23 04:48

  本文关键词:一种宁夏煤热解及半焦气化模拟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大连理工大学》 2012年

一种宁夏煤热解及半焦气化模拟研究

袁辉峰  

【摘要】:本文以一种宁夏长焰煤作为原料煤,对其进行固定床热解实验,研究常压下热解温度对焦油产率的影响。以固定床热解实验的结果作为参考,进而对其进行大工固体热载体煤热解实验,考察采用DG技术进行热解的最佳温度,并对热解产物进行分析研究。此外,对热解焦油进行处理,并对分离出的族分进行GC-MS分析。最后,对最佳温度点的半焦进行气化模拟研究,并分析半焦气化的影响因素。 实验用宁夏长焰煤的固定床热解实验可知:随着热解温度升高(460~560℃),宁夏长焰煤的焦油产率先增加后降低,半焦产率则持续降低。当热解温度为520℃时,焦油产率达到最大值7.09wt%(d)。这为后续进行的宁夏长焰煤的固体热载体煤热解实验提供一定的参考。 实验用宁夏长焰煤的固体热载体煤热解实验表明:其焦油产率随着热解温度升高(490~550℃)而呈现出与固定床热解实验相似的规律,当热解温度为520℃时,焦油产率达到最大值4.64wt%(ar)。半焦产率由64.59%减少为56.15%,煤气产率则由6.74%增加到12.71%。从多产焦油的角度考虑,520℃为最佳热解温度,这与固定床热解实验得到的最佳热解温度相符合。通过对520℃煤焦油进行分析可知,310℃前馏出物为68%,焦油中灰分为0.1%,说明DG热解技术制备的宁夏长焰煤的低温煤焦油的油质轻,是进一步深加工利用的良好原料。 宁夏长焰煤的低温热解焦油经过酸碱洗-柱层析实验处理,将焦油分离为酸性族分、碱性族分、脂肪族分、芳香族分和极性族分,并对得到的5个族分分别进行GC-MS分析,分析结果表明:酸性族分主要是由苯酚衍生物及萘酚衍生物组成;碱性族分主要由吡啶衍生物、苯胺衍生物、喹啉衍生物和吲哚衍生物组成;脂肪族分主要由烷烃、烯烃及环烷烃组成;芳香族分主要由苯衍生物、呋喃衍生物、萘衍生物、茚衍生物、噻吩衍生物及主要的PHAs组成;极性族分主要由酮类化合物组成。 对宁夏长焰煤热解温度为520℃的半焦(热解温度520℃时,此煤种DG法热解焦油产率最高)分别建立半焦Texaco气化模型和Shell气化模型模拟气化过程,分析结果表明:氧焦比和水焦浆浓度是影响Texaco气化的主要因素。氧焦比和蒸汽焦比是影响Shell气化的主要因素。

【关键词】:
【学位授予单位】:大连理工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2
【分类号】:TQ530.2
【目录】:

下载全文 更多同类文献

CAJ全文下载

(如何获取全文? 欢迎:购买知网充值卡、在线充值、在线咨询)

CAJViewer阅读器支持CAJ、PDF文件格式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秋民;关珺;何德民;;几种典型的油页岩干馏技术[J];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2006年06期

2 徐绍平,刘娟,李世光,刘淑琴,路庆花;杏核热解生物油萃取-柱层析分离分析和制备工艺[J];大连理工大学学报;2005年04期

3 郭树才,罗长齐,张代佳,韩壮, 刘恒韫,康锡志,于兴国,胡贵河;褐煤固体热载体干馏新技术工业性试验[J];大连理工大学学报;1995年01期

4 张昌鸣,李爱英,李英,张林海;HPLC测定煤焦油中极性化合物的研究[J];分析测试技术与仪器;1999年01期

5 罗坚,张秋花,吴家珍;高温煤焦油抽提物的色谱-质谱联用分析[J];分析化学;1994年12期

6 令狐文生,张昌鸣,李允梅,杨建丽,刘振宇;重质油和焦油的族组成分析[J];分析科学学报;2003年05期

7 姚润生;薛永强;王志忠;;煤焦油中洗油组分气相色谱分析方法的建立[J];分析试验室;2009年S1期

8 岑可法,方梦祥,骆仲泱,李绚天,陈飞,王勤辉,陈冠益,倪明江;循环流化床热电气三联产装置研究[J];工程热物理学报;1995年04期

9 冯兵;刘千帆;;焦粉压块替代铁合金焦试验研究[J];甘肃冶金;2009年01期

10 赵红涛;武建军;肖伟;曹坤;;伊宁长焰煤半焦催化气化的研究[J];化工技术与开发;2011年07期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张培丽;褐煤半焦制备水焦浆的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0年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程俊霞;高丽娟;赵雪飞;;沥青庚烷萃取物HPLC检测及主要成分的确定[J];鞍山科技大学学报;2007年02期

2 高丽娟;赖仕全;张雪;赵雪飞;鲁毅强;;GC-MS-RI法分析煤焦油精制软沥青炭化馏出物的化学组成[J];辽宁科技大学学报;2008年05期

3 张秋民;关珺;何德民;;几种典型的油页岩干馏技术[J];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2006年06期

4 刘建国;季桂娟;郝磊;李晓军;苗丽娜;高桂梅;;油页岩灰渣提取白炭黑的方法[J];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2011年04期

5 仉春华;张伟;许英梅;刘倩;张秋民;;生物油分离提质及CMA类环保型融雪剂的制备[J];大连民族学院学报;2011年01期

6 向文国;赵长遂;庞克亮;;温度对天然焦蒸汽气化特性的影响[J];东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年05期

7 王勤辉,骆仲泱,方梦祥,倪明江,岑可法;循环流化床锅炉炉内流动和燃烧特性的试验研究[J];动力工程;1999年03期

8 王志锋;梁鹏;张艳辉;毕继诚;;循环流化床燃烧/热解双反应器中灰流动特性的研究[J];动力工程学报;2010年02期

9 李乾军;潘效军;张东平;蒋斌;;流化床中生物质气化的数值模拟[J];动力工程学报;2011年08期

10 王勤辉,骆仲泱,方梦祥,李绚天,倪明江,岑可法;循环流化床锅炉旋风分离及回送的热态试验研究[J];动力工程;1998年0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9条

1 张声俊;刘吉平;阚美秀;江玉玲;;以褐煤为原料制备活性炭的新技术[A];中国化工学会2011年年会暨第四届全国石油和化工行业节能节水减排技术论坛论文集[C];2011年

2 张建社;郭庆杰;;流化床生物质CO_2催化气化模拟分析[A];中国化工学会2011年年会暨第四届全国石油和化工行业节能节水减排技术论坛论文集[C];2011年

3 李鹏翀;宋丽华;刘飞;丁大伟;刘梦竹;茹鑫;;桦甸油页岩受紫外辐照的反应特性[A];中国化学会第十二届全国应用化学年会论文集[C];2011年

4 王建武;;Aspen Plus平台气化模拟简介[A];巨化集团公司化工学会论文集(九)[C];2011年

5 赵伟杰;许正宇;王渊;;循环流化床过程的流程模拟[A];以石油焦/煤为燃料的大型CFB锅炉优化与环保技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6 王茂辉;王伟东;邹春玉;姜殿臣;孙国刚;;细颗粒油页岩最小流化特性试验研究[A];中国颗粒学会第六届学术年会暨海峡两岸颗粒技术研讨会论文集(下)[C];2008年

7 丁同利;杨学民;谢建军;邹献武;姚建中;林伟刚;;脱灰预处理麦秸在下行循环流化床中快速热解的研究[A];2005年中国生物质能技术与可持续发展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8 杨昌炎;姚建中;宋文立;杨学民;林伟刚;;蒸汽汽爆、固态发酵分级处理对生物质快速热解的影响[A];2005年中国生物质能技术与可持续发展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9 赵伟杰;许正宇;王渊;;循环流化床过程的流程模拟[A];中国仪器仪表学会2005年学术年会测控技术与节能环保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5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立栋;回转干馏炉内油页岩颗粒混合运动特性实验与数值模拟[D];华北电力大学(北京);2011年

2 李继炳;配煤与新型助熔剂改进Shell煤气化工艺的研究[D];华东理工大学;2011年

3 林伟宁;气流床水冷壁气化炉熔渣沉积试验研究及水冷壁数值模拟[D];华东理工大学;2011年

4 张进春;气流床煤气化工艺性能稳健优化与控制研究[D];中南大学;2011年

5 张全国;生物质焦油燃烧动力学及其燃料特性实验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06年

6 刘绍鹏;稻壳液化油的选择性分离、分析和酯化[D];中国矿业大学;2011年

7 孙博;整体煤气化湿空气透平(IGHAT)循环关键部件的特性建模与实验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12年

8 沈强华;褐煤型清洁固体还原剂开发与应用研究[D];昆明理工大学;2008年

9 孙漾;面向水煤浆气化装置的过程建模与操作优化技术[D];华东理工大学;2012年

10 张晓东;[D];浙江大学;2003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曹慎雪;基于Aspen Plus的水泥预分解窑过程大气污染排放和能源利用分析[D];大连理工大学;2010年

2 韩欣欣;炭基吸附剂在模拟卤水提碘中的应用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0年

3 吴颜;炼油厂含油污泥与高硫石油焦混合制浆共气化的研究[D];华东理工大学;2011年

4 栗晓静;生物质快速裂解产品深加工研究[D];华东理工大学;2011年

5 郑榕萍;EPR定量测定煤中自由基的方法及煤液化机理的研究[D];华东理工大学;2011年

6 温亮;循环流化床热电气焦油多联产技术的试验研究[D];浙江大学;2010年

7 周春光;多联产系统煤热解焦油析出特性及焦油深加工利用试验研究[D];浙江大学;2010年

8 陈勋瑜;褐煤流化床热解特性的实验研究[D];浙江大学;2011年

9 王成;高温煤焦油的溶剂分级萃取和萃取物的GC/MS分析[D];武汉科技大学;2010年

10 张凤;微波条件下阳离子交换树脂催化提质生物油的研究[D];浙江大学;2011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健;姚君;吴磊;张显强;;酚类新产品的研制与生产[J];鞍钢技术;2005年06期

2 刘世义;;生物质水煤浆及其相关技术(上)[J];节能与环保;2006年01期

3 范丽娟;水煤浆添加剂的研究进展[J];日用化学工业;2002年01期

4 项友谦,彭万旺,步学朋,逢进,谢可玉;粉煤加压流化床气化试验与模拟的比较[J];城市煤气;1995年01期

5 项友谦;循环制气过程的数字模型[J];城市煤气;1995年12期

6 郭树才,罗长齐,张代佳,韩壮, 刘恒韫,康锡志,于兴国,胡贵河;褐煤固体热载体干馏新技术工业性试验[J];大连理工大学学报;1995年01期

7 倪维斗,郑洪弢,李政,江宁;多联产系统:综合解决我国能源领域五大问题的重要途径[J];动力工程;2003年02期

8 朱扬明,苏爱国,梁狄刚,程克明,翁焕新,彭德华;柴达木盆地咸湖相生油岩正构烷烃分布特征及其成因[J];地球化学;2003年02期

9 田兴国;制备薄层色谱分离测定原油和抽提物的族组成[J];大庆石油地质与开发;1990年02期

10 付鹏;胡松;向军;孙路石;张军营;孙学信;;非等温热重分析研究生物质催化气化特性[J];电站系统工程;2007年04期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本报记者 庞利萍;[N];中国化工报;2009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赵启涛;煤基碳质反应剂与活性炭的制备和性能研究[D];昆明理工大学;2001年

2 沈国娟;球红假单胞菌降解褐煤的研究[D];安徽理工大学;2006年

3 桂斌;新型高效水煤浆添加剂的研究[D];浙江大学;2006年

4 李珊珊;精细水煤浆的颗粒孔隙、成浆及燃烧机理研究[D];浙江大学;2006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曲旋;张荣;毕继诚;;循环流化床燃烧/煤热解多联供技术研究现状[J];太原科技;2008年02期

2 张宗飞;任敬;李泽海;陈钢;;煤热解多联产技术述评[J];化肥设计;2010年06期

3 张雪;白雪峰;樊慧娟;;煤与生物质共热解的协同作用研究进展[J];化学与黏合;2011年03期

4 梁鹏;曲旋;毕继诚;;固体热载体热解高挥发分烟煤产物分布及性质[J];煤炭转化;2007年01期

5 李海滨,房倚天,王洋,张碧江;煤在流化床反应器中的热解研究进展[J];煤炭转化;1997年04期

6 李扬;张军营;赵永椿;吴幼青;高晋生;郑楚光;;热解条件对煤中微量元素挥发性影响的实验研究[J];工程热物理学报;2007年S2期

7 廖洪强,李文,孙成功,李保庆;煤热解机理研究新进展[J];煤炭转化;1996年03期

8 徐龙,杨建丽,李允梅,刘振宇;煤热解过程中气态硫逸出特性的在线分析[J];分析试验室;2003年02期

9 徐秀峰,顾永达,陈诵英;铁催化剂对煤热解过程中氮元素迁移的影响[J];燃料化学学报;1998年01期

10 吕永康,宋建军,庞先勇,田亚俊,谢克昌;非平衡等离子体与煤热解反应机理[J];太原理工大学学报;2001年05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周锦文;;钙系添加剂对煤热解行为的影响[A];中国建筑学会建筑热能动力分会第十七届学术交流大会暨第八届理事会第一次全会论文集[C];2011年

2 陈鹏;;煤热解转化排放物与环境[A];发展洁净煤技术,提高煤炭企业竞争力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1年

3 熊源泉;刘前鑫;章名耀;;加压条件下煤热解反应动力学试验研究[A];江苏省能源研究会第七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1998年

4 程柱;董洁;焦海丽;李凡;;西部煤热解过程中多环芳烃生成规律研究[A];第五届全国环境化学大会摘要集[C];2009年

5 张玉明;汪印;高士秋;许光文;;固体热载体煤热解气化耦合工艺中试研究[A];中国颗粒学会第七届学术年会暨海峡两岸颗粒技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0年

6 刘向荣;赵顺省;邓军;刘建新;;神府煤热解动力学研究[A];“国际化学年在中国”——中国化学会第三届全国热分析动力学与热动力学学术会议暨江苏省第三届热分析技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7 关平;伍天洪;;恒温时间对煤热解实验开放性的影响[A];第二届中国石油地质年会——中国油气勘探潜力及可持续发展论文集[C];2006年

8 尚校;高士秋;汪印;董利;许光文;郭景海;;煤热解和部分气化生成气再燃烧抑制NO_x生成研究[A];中国颗粒学会第七届学术年会暨海峡两岸颗粒技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0年

9 姚建中;王杰广;林伟刚;;生物质快速热解制液体燃料和化学品的进展[A];中国太阳能学会生物质能专业委员会论文集[C];2001年

10 苟进胜;韩静芸;李文燕;常建民;韩颜雪;任学勇;;基于TG-FTIR联用的利乐包热解实验研究[A];第十三届全国包装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C];2010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通讯员 赵双跃;[N];新疆日报(汉);2011年

2 晓 柯;[N];大众科技报;2004年

3 王若群;[N];中国化工报;2008年

4 爱青 文利;[N];山西日报;2008年

5 岳娟红 爱青 文利;[N];太原日报;2008年

6 记者 呼跃军;[N];中国化工报;2011年

7 记者 秦洋 李爱珍 通讯员 秦晓怀;[N];山西日报;2004年

8 特邀嘉宾:陈耀邦委员 徐永光委员 谢克昌委员 主持人:本报记者 张传亚 李志伟 罗旭;[N];光明日报;2004年

9 杨万宁;[N];衡水日报;2011年

10 李慧君;[N];鄂尔多斯日报;2009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贺新福;甲烷低温等离子体活化与煤热解耦合过程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2年

2 王鹏飞;煤热解与甲烷二氧化碳重整耦合过程中焦油的形成机理及组成分析[D];大连理工大学;2011年

3 刘琦;双流化床中煤热解—气化工艺试验研究[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工程热物理研究所);2009年

4 王俊宏;中国西部弱还原性煤热化学转化特性基础研究[D];太原理工大学;2010年

5 赵云鹏;西部弱还原性煤热解特性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0年

6 李世光;煤热解和煤与生物质共热解过程中硫的变迁[D];大连理工大学;2006年

7 刘佳禾;煤热解与甲烷二氧化碳重整耦合制油过程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2年

8 陈吟颖;生物质与煤共热解试验研究[D];华北电力大学(河北);2007年

9 王娜;提质低阶煤热解特性及机理研究[D];中国矿业大学(北京);2010年

10 蔡俊青;甲烷气氛下煤快速液化反应特性研究[D];天津大学;2008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袁辉峰;一种宁夏煤热解及半焦气化模拟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2年

2 苏文娟;金属盐类和金属氧化物对煤热解特性的影响[D];浙江大学;2012年

3 曾凡虎;酸洗脱灰对乌拉盖褐煤热解和酚类分布的影响[D];大连理工大学;2012年

4 秦政;铁、钾添加剂对煤热解特征及硫迁移转化的影响[D];太原理工大学;2012年

5 张淋;氮气及甲醇-氮气气氛下红河褐煤热解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2年

6 马燕星;陕北锦界煤和府谷煤的催化加氢热解研究[D];西北大学;2011年

7 陈静升;改性13X催化剂上黄土庙煤热解反应特性研究[D];西北大学;2012年

8 赵宏彬;陕北府谷煤热解行为研究[D];西北大学;2012年

9 邸志涛;平庄褐煤热解及加氢热解焦油中酚的分布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0年

10 周逊;甲烷芳构化与煤热解耦合提高焦油产率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1年


  本文关键词:一种宁夏煤热解及半焦气化模拟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18747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huagong/18747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16338***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