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化学论文 >

多孔淀粉的表面改性及微生物固定化研究

发布时间:2024-05-23 01:53
  多孔淀粉是一种新型的变性淀粉,由淀粉经过酶水解而形成。因其表面具有很多小孔,表面积比原淀粉有明显的提高,具有较好的吸附性能。但由于淀粉经过水解形成多孔淀粉以后,颗粒的整体结构受到影响,结构稳定性和机械强度也有所下降。通过聚乙烯亚胺和戊二醛对多孔淀粉进行改性处理来增强其稳定性和机械强度,同时,经过改性处理的多孔淀粉表面布满正电荷,容易与带负电物质结合,提高其吸附性能,进而开拓多孔淀粉全新的应用领域。本课题以玉米淀粉为原料,采用酶法制备多孔淀粉,并对多孔淀粉制备条件,如酶的添加量、α-淀粉酶与糖化酶的比例、酶解反应温度、反应时间等影响因素进行优化。并以聚乙烯亚胺作为改性剂和戊二醛作为交联剂对多孔淀粉进行表面改性,以甲基橙的吸附率为指标,确定最佳反应条件。最后,利用改性多孔淀粉为载体,对大肠杆菌进行固定化。通过实验得到以下结论,(1)酶法制备多孔淀粉的最佳条件为:酶的添加量为玉米淀粉添加量的6%,其中α-淀粉酶:糖化酶为1:6,50℃条件下反应24 h。该条件下制备的多孔淀粉的孔道数量较多、孔径较大,并且颗粒外部形态比较完整。(2)多孔淀粉表面改性的最佳反应条件为:10%的多孔淀粉20 mL...

【文章页数】:59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图2.1葡萄糖标准曲线

图2.1葡萄糖标准曲线

图2.1葡萄糖标准曲线Fig2.1glucosestandardcurve活定义:1mL酶液每分钟分解淀粉产生的葡萄糖量为一个酶活力。-淀粉酶活力OD540=3400μgmin1mL1。


图2.2α-淀粉酶与糖化酶比例对多孔淀粉形成的影响

图2.2α-淀粉酶与糖化酶比例对多孔淀粉形成的影响

cd粉酶与糖化酶的比例为1:2;b:α-淀粉酶与糖化酶的比例为1:4;c:α-淀粉酶与糖化酶的比例与糖化酶比例达到1:6。图2.2α-淀粉酶与糖化酶比例对多孔淀粉形成的影响Fig2.2Theeffectoftheproportionofα-amyla....


图2.3酶的添加量对多孔淀粉形成的影响

图2.3酶的添加量对多孔淀粉形成的影响

cd添加量为0.2mL;b:酶的添加量为0.4mL;c:酶的添加量为0.6mL;d:酶的添加量为0.8图2.3酶的添加量对多孔淀粉形成的影响Fig2.3Theeffecttheofenzymesamountontheporousstarch


图2.4酶解温度对多孔淀粉的影响

图2.4酶解温度对多孔淀粉的影响

cd解温度为30℃;b:酶解温度40℃;c:酶解温度50℃;d:酶解温度为60℃。图2.4酶解温度对多孔淀粉的影响Fig2.4Theeffectofthereactiontemperatureontheporousstarch:



本文编号:398083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huaxue/398083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4b1f6***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