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化学论文 >

磁性材料/二氧化硅纳米微球负载酸、有机手性催化剂的合成及其在不对称催化反应中的应用

发布时间:2024-06-15 00:22
  基于绿色化学理念,本论文将酸、有机手性催化剂负载于磁性纳米微球和二氧化硅空壳微球骨架上,并应用于不对称Aldol、Michael、α-amination及Michael/α-amination串联催化反应,实现昂贵有机手性催化剂的重复使用,构建高选择性、环境友好的化学合成工艺过程。首先,我们制备了一系列负载于纳米Fe3O4上的纳米磁性固体酸SO42-/Zr(OH)4-Fe3O4,并通过VSM、TG、NH3-TPD、TEM、N2吸附-脱附比表面分析和XRD等测试分析方法对其进行组成、结构、酸强度及表面形貌等表征。在不对称催化反应中,我们首次将纳米磁性固体酸SO42-/Zr(OH)4-Fe3O4应用于各种苯甲醛与环己酮的水相不对称Aldol反应中,这些纳米磁性固体酸在外部磁铁作用下可以很...

【文章页数】:170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文献综述
    1.1 前言
    1.2 磁性材料在不对称催化中的应用
    1.3 磁性材料负载J?rgensen-Hayashi型有机手性催化剂
        1.3.1 J?rgensen-Hayashi型有机手性催化剂在不对称催化中的应用
        1.3.2 磁性材料负载J?rgensen-Hayashi型有机手性催化剂在不对称Michael加成反应中的研究
    1.4 磁性材料负载Cinchona Alkaloid衍生有机手性催化剂
        1.4.1 Cinchona Alkaloid衍生有机手性催化剂在不对称催化中的应用
        1.4.2 磁性材料负载Cinchona Alkaloid衍生有机手性催化剂在不对称催化中的研究
    1.5 空壳微球在不对称催化中的应用
        1.5.1 二氧化硅空壳微球
        1.5.2 二氧化硅有机复合空核微球在不对称催化中的应用
    1.6 选题的目的及意义
        1.6.1 磁性固体酸用于催化不对称Aldol反应
        1.6.2 磁性材料负载J?rgensen-Hayashi催化剂实现重复使用性的新技术
        1.6.3 MNPs负载Cinchona Alkaloid衍生催化剂实现催化不对称a-胺化反应
        1.6.4 二氧化硅空壳微球负载双手性有机催化剂的新技术
第二章 纳米磁性固体酸SO4
2-/Zr(OH)4-Fe3O4催化的水相不对称Aldol反应
    2.1 前言
    2.2 实验部分
        2.2.1 纳米磁性固体酸SO4
2-/Zr(OH)4-Fe3O4的制备
        2.2.2 催化剂的表征
        2.2.3 纳米磁性固体酸SO4
2-含量的测定
        2.2.4 不对称Aldol反应的一般方法
    2.3 结果与讨论
        2.3.1 纳米磁性固体酸的化学成分
        2.3.2 VSM分析
        2.3.3 TG-DSC分析
        2.3.4 NH3-TPD分析
        2.3.5 表面形貌及多孔结构分析
        2.3.6 XRD分析
    2.4 纳米磁性固体酸在水相不对称Aldol反应的性能研究
        2.4.1 反应温度和不同磁性固体酸对催化性能的影响
        2.4.2 焙烧温度和纳米磁性固体酸用量对催化性能的影响
        2.4.3 底物拓展
        2.4.4 催化剂的回收和重复使用
        2.4.5 水相不对称Aldol反应的放大实验
    2.5 本章小结
第三章 磁性材料负载J?rgensen-Hayashi有机手性催化剂的合成及其在不对称Michael加成反应中的应用
    3.1 前言
    3.2 实验部分
        3.2.1 仪器和试剂
        3.2.2 有机手性催化剂Pro的合成
            3.2.2.1 化合物 1a的合成
            3.2.2.2 化合物 1b的合成
            3.2.2.3 化合物 1c的合成
            3.2.2.4 化合物 1d的合成
            3.2.2.5 化合物Pro的合成
        3.2.3 磁性材料负载有机手性催化剂Pro的制备
            3.2.3.1 硅酸酯ProTMS的合成
            3.2.3.2 磁性载体Fe3O4(I)、Fe3O4(I)/PVP的制备
            3.2.3.3 磁性载体Fe3O4(II)、Fe3O4(II)/PVP的制备
            3.2.3.4 磁性载体Fe3O4(III)、Fe3O4(III)/PVP的制备
            3.2.3.5 多相催化剂的制备
        3.2.4 (E)-硝基烯类衍生物的合成
        3.2.5 Michael加成外消旋体的制备
        3.2.6 不对称Michael加成催化反应的一般步骤
        3.2.7 催化剂的重复使用
    3.3 结果与讨论
        3.3.1 磁性材料负载催化剂的表征
            3.3.1.1 红外光谱分析
            3.3.1.2 元素分析
            3.3.1.3 热重分析
            3.3.1.4 N2吸附-脱附比表面分析
            3.3.1.5 形貌分析
            3.3.1.6 X-射线衍射及磁化率分析
        3.3.2 磁性材料负载催化剂在不对称Michael加成反应中的应用
            3.3.2.1 催化剂结构与表面形貌对催化性能的影响
            3.3.2.2 催化剂用量及添加剂对催化性能的影响
            3.3.2.3 反应温度对催化性能的影响
            3.3.2.4 反应底物扩展
            3.3.2.5 催化剂的重复回收使用性
            3.3.2.6 催化剂失活探究
    3.4 Michael加成催化产物的表征数据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MNPs-Fe3O4负载Cinchona Alkaloid衍生伯胺有机手性催化剂的合成及其在在不对称a-胺化反应中的应用
    4.1 前言
    4.2 实验部分
        4.2.1 仪器和试剂
        4.2.2 二苯基脯氨醇硅醚的合成
        4.2.3 Cinchona Alkaloid衍生伯胺有机手性催化剂QDNH2的合成
        4.2.4 MNPs-Fe3O4负载有机手性催化剂QDNH2的制备
            4.2.4.1 硅酸酯MPTMS-QDNH2的合成
            4.2.4.2 磁性微球Fe3O4@SiO2的制备
            4.2.4.3 催化剂Fe3O4@SiO2&MPTMS+QDNH2的制备
            4.2.4.4 催化剂Fe3O4@SiO2&MPTMS-QDNH2的制备
            4.2.4.5 催化剂Fe3O4@SiO2
  •             4.2.4.6 催化剂Fe3O4@SiO2
  •         4.2.5 外消旋体的制备
            4.2.6 不对称a-胺化反应的一般步骤
        4.3 结果与讨论
            4.3.1 MNPs-Fe3O4负载催化剂的表征
                4.3.1.1 红外光谱分析
                4.3.1.2 元素分析
                4.3.1.3 热重分析
                4.3.1.4 N2吸附-脱附法比表面分析
                4.3.1.5 X-射线衍射及磁化率分析
                4.3.1.6 形貌分析
            4.3.2 MNPs-Fe3O4负载催化剂在不对称a-胺化反应中的应用
                4.3.2.1 催化剂的筛选及反应条件的优化
                4.3.2.2 反应底物扩展
                4.3.2.3 催化剂的重复使用性
                4.3.2.4 催化剂失活探究
        4.4 催化产物表征
            4.4.1 底物Michael加成产物液相数据
            4.4.2 不对称a-胺化反应产物表征
        4.5 本章小结
    第五章 二氧化硅空壳微球负载双手性有机催化剂的合成及其在不对称Michael-a-胺化串联反应中的应用
        5.1 引言
            5.1.1 催化剂QD在串联反应中的不利影响
            5.1.2 二氧化硅空壳微球负载双层双手性有机催化剂的新技术
        5.2 实验部分
            5.2.1 仪器及试剂
            5.2.2 纳米微球PS-MM的制备
            5.2.3 TEOS制备的单层二氧化硅复合空壳微球TEOS/SiO2-QD
                5.2.3.1 壳核微球PS@TEOS/SiO2-QD的制备
                5.2.3.2 空壳微球TEOS/SiO2-QD的制备
            5.2.4 TEOS制备的双层二氧化硅复合空壳微球TEOS/SiO2-QD-Pro
                5.2.4.1 壳核微球PS@TEOS/SiO2-QD-Pro的制备
                5.2.4.2 空壳微球TEOS/SiO2-QD-Pro的制备
        5.3 结果与讨论
            5.3.1 催化剂的形貌分析
            5.3.2 二氧化硅复合空壳微球在Michael加成反应中的催化活性
        5.4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有机手性催化剂及催化产物谱图
    致谢
    硕士期间发表论文



    本文编号:3994638

  •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huaxue/399463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4875b***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