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军工论文 >

2012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07.城市工程规划)》2012年

发布时间:2016-10-19 06:33

  本文关键词:新城市雨水管理的景观设计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多元与包容——2012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07.城市工程规划)》2012年

基于绿色雨水基础设施的武汉市雨洪调控研究

陈楠  万艳华  

【摘要】:针对我国城市目前普遍面临雨水径流带来的一系列城市环境及安全问题,提出绿色雨水基础设施是控制城市雨洪的重要方法。本文探讨了绿色基础设施(GI)的内涵与构成,阐明了绿色雨水基础设施控制城市雨洪的方法,并针对武汉市利用绿色雨水基础设施控制城市雨洪提出具体措施。

【作者单位】:
【分类号】:TV213.9
【正文快照】:

1.绿色基础设施理念的由来与发展绿色基础设施(Gl)的思想始于150多年前美国的自然规划与保护运动,主要受队.奥姆斯特德(Frederick Law olmsted)有关公园和其他开敞空间连接以利于居民使用的思想,以及生物学家们有关建立生态保护与经营网络以减少生境破碎化的理念的影响。美

下载全文更多同类文献

PDF全文下载

CAJ全文下载

(如何获取全文 欢迎:购买知网充值卡、在线充值、在线咨询)

CAJViewer阅读器支持CAJ、PDF文件格式,AdobeReader仅支持PDF格式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周艳妮;尹海伟;;国外绿色基础设施规划的理论与实践[J];城市发展研究;2010年08期

2 张伟;车伍;王建龙;王思思;;利用绿色基础设施控制城市雨水径流[J];中国给水排水;2011年04期

3 吴伟;付喜娥;;绿色基础设施概念及其研究进展综述[J];国际城市规划;2009年05期

4 柳笛;;城市化对雨洪径流的影响——以武汉市为例[J];科技创业月刊;2009年01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倩;苏保林;袁军营;;城市居民小区SWMM降雨径流过程模拟——以营口市贵都花园小区为例[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2年03期

2 束晨阳;刘冬梅;韩炳越;牛铜钢;马浩然;;绿色先行——北川新县城园林绿地系统规划设计的实践与体会[J];城市规划;2011年S2期

3 裴丹;;绿色基础设施构建方法研究述评[J];城市规划;2012年05期

4 刘晓明;谢丽娟;;广东理想城市建设的策略 绿色基础设施的改善[J];风景园林;2011年06期

5 车伍;唐磊;李海燕;李俊奇;;北京旧城保护中的雨洪控制利用[J];北京规划建设;2012年05期

6 沈珍瑶;陈磊;谢晖;马颖;冯潇;魏国元;;基于低影响开发的城市非点源污染控制技术及其相关进展[J];地质科技情报;2012年05期

7 姜丽宁;应君;徐俊涛;;基于绿色基础设施理论的城市雨洪管理研究——以美国纽约市为例[J];中国城市林业;2012年06期

8 徐本鑫;;论我国城市绿地系统规划制度的完善——基于绿色基础设施理论的思考[J];北京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年02期

9 徐兴根;王欣;徐晓民;;低影响开发在园林绿地中的应用[J];北方园艺;2013年09期

10 闫攀;车伍;赵杨;李俊奇;王思思;;绿色雨水基础设施构建城市良性水文循环[J];风景园林;2013年0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怡然;;快速城市化中紧凑发展下的大城市近郊生态用地使用——以成都“198”项目为例[A];转型与重构——2011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C];2011年

2 王君;焦胜;许乙青;;城镇化进程中优化水文循环的生态规划途径——以洞庭湖区示范项目为例[A];转型与重构——2011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C];2011年

3 张继刚;;建立在地域城市学基础上的城市多侧面多学科研究——黄光宇先生实践科学发展观及其对推动人居环境学发展的意义[A];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与自主创新——第十二届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年会(第四卷)[C];2010年

4 唐勇;王钰溶;魏宗财;;基于绿色基础设施构建的低碳规划探讨——以北京CBD东扩区为例[A];规划创新:2010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C];2010年

5 孙洁;;从城市物质空间规划角度浅谈内涝的防治策略[A];多元与包容——2012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08.城市安全与防灾规划)[C];2012年

6 Li-min Jia;Yi-hui Wang;Yi-hong Li;;Urban Rain-flood and Its Countermeasures for Urbanization and Construction in Yichang City[A];Proceedings of the 4th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Engineering and Business Management[C];2013年

7 施斯;金丰军;卢海新;;极端气候条件下海岛城市灾害与防御对策分析——厦门市2013年城市内涝引发的思考与研究[A];创新驱动发展 提高气象灾害防御能力——S16第二届城市气象论坛——灾害·环境·影响·应对[C];2013年

8 张晓鹃;李卓辉;熊和平;;基于绿色基础设施建构的社区线状空间的近自然设计[A];城市时代,协同规划——2013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07-居住区规划与房地产)[C];2013年

9 朱金;蒋颖;王超;;国外绿色基础设施规划的内涵、特征及借鉴——基于英美两个案例的讨论[A];城市时代,协同规划——2013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05-工程防灾规划)[C];2013年

10 傅文;王云才;;以水保护为核心的绿色基础设施系统构建研究——烟台市福山区南部地区绿色基础设施体系规划案例探析[A];中国风景园林学会2013年会论文集(上册)[C];2013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孙艳伟;城市化和低影响发展的生态水文效应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1年

2 陈峰云;湖北省土地利用/覆被变化及其对自然环境要素的影响[D];华中农业大学;2009年

3 谢阳生;大都市森林及绿地资源监测信息协同技术体系研究[D];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2010年

4 刘娟娟;我国城市建成区都市农业可行性及策略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2年

5 孙奎利;天津市绿道系统规划研究[D];天津大学;2012年

6 刘娟娟;我国城市建成区都市农业可行性及策略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1年

7 张云路;基于绿色基础设施理论的平原村镇绿地系统规划研究[D];北京林业大学;2013年

8 杨青娟;基于可持续雨洪管理的城市建成区绿地系统优化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14年

9 徐海顺;城市新区生态雨水基础设施规划理论、方法与应用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4年

10 张晋;基于城市与自然融合的新城绿地整合性研究[D];北京林业大学;2014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孙榕;区域发展规划中的基础设施规划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1年

2 王健;住宅小区雨水生态处理与利用技术研究[D];河北工程大学;2011年

3 李萌;景观防护林体系规划研究[D];新疆农业大学;2011年

4 朱澍;基于绿色基础设施的广佛地区城镇发展概念规划初步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1年

5 欧阳秋实;响应环境过程的山地住区开放空间规划初探[D];重庆大学;2011年

6 田宇;校园雨水径流控制研究[D];天津大学;2012年

7 伍雯璨;基于景观生态学的城市型水灾防灾减灾研究[D];天津大学;2012年

8 笪飞;城市公园绿地社会化管理的分析与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1年

9 陈昊;水、暖系统设计对村镇居住区建筑整体布局的影响[D];山东大学;2010年

10 张玲玲;新城市雨水管理的景观设计研究[D];湖北工业大学;2012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8条

1 陈靓;;景观生态学研究中的格局分析方法及模型[J];安庆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6年03期

2 俞孔坚;张蕾;;基于生态基础设施的禁建区及绿地系统——以山东菏泽为例[J];城市规划;2007年12期

3 高桂芝,刘俊良,田智勇,刘兴坡;城市水资源利用与城市化的关系[J];中国给水排水;2002年02期

4 车伍;吕放放;李俊奇;李海燕;王建龙;;发达国家典型雨洪管理体系及启示[J];中国给水排水;2009年20期

5 张秋明;绿色基础设施[J];国土资源情报;2004年07期

6 王建龙;车伍;易红星;;低影响开发与绿色建筑的雨水控制利用[J];工业建筑;2009年03期

7 曾晓燕;牟瑞芳;许顺国;;城市化对区域水资源的影响[J];资源环境与工程;2005年04期

8 孔繁花;尹海伟;;济南城市绿地生态网络构建[J];生态学报;2008年04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C.T.Haan;B.T.Barfield;T.Y.Kao;崔牧;;美国城市雨洪管理问题[J];上海水利;1985年04期

2 徐建军;;深圳市雨洪资源利用方式分析[J];中国农村水利水电;2007年05期

3 罗红梅;车伍;李俊奇;张大玉;;新农村雨洪管理及利用适用技术体系[J];中国农村水利水电;2007年07期

4 高永胜;伍远康;陶永格;;浙江省城市雨洪控制初步研究[J];中国水利;2010年17期

5 隆万容;王丽;吴越;;南方城市雨洪基础设施安全保障对策探析[J];中国安全科学学报;2010年07期

6 郭海娟;余竹;陈睿智;;住区雨洪收集利用浅谈[J];四川建筑;2010年06期

7 贾兴义;范正印;李林虎;;庆阳市雨洪径流集蓄利用的实践[J];中国水土保持;2011年01期

8 汉京超;王红武;张善发;刘燕;;城市雨洪调蓄利用的理念与实践[J];安全与环境学报;2011年06期

9 李明翰;邱慧;杨云峰;;师法自然 管理雨洪 让环境更美好[J];风景园林;2012年01期

10 赵晶;;城市化背景下的可持续雨洪管理[J];国际城市规划;2012年0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旭;;澳大利亚城市土地开发雨洪管理及设计实例[A];第七届中国城镇水务发展国际研讨会论文集--S13:城市防洪排涝与雨洪利用[C];2012年

2 宋春刚;冯萃敏;;改良土壤在城市雨洪管理中的应用[A];第七届中国城镇水务发展国际研讨会论文集--S13:城市防洪排涝与雨洪利用[C];2012年

3 林俊俸;;都市化小流域雨洪特点的研究[A];第一届全国城市防洪学术会议论文集[C];1992年

4 刘林霞;;对湖北省雨洪资源合理开发利用的思考[A];第三届湖北省科技论坛气象分论坛暨2005年湖北省气象学会学术年会学术论文详细文摘汇集[C];2005年

5 陈楠;万艳华;;基于绿色雨水基础设施的武汉市雨洪调控研究[A];多元与包容——2012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07.城市工程规划)[C];2012年

6 王晓霞;徐宗学;;城市雨洪模拟模型的研究进展[A];中国水利学会2008学术年会论文集(下册)[C];2008年

7 李楠;秦成新;杜鹏飞;;LID(低影响开发)雨洪管理技术应用和中国相应设计规范问题探析[A];2014中国环境科学学会学术年会(第三章)[C];2014年

8 刘延恺;;渗蓄雨水滞蓄雨洪是缓解城市型洪水的有效措施[A];2008年全国城市水利学术研讨会暨工作年会资料论文集[C];2008年

9 涂向阳;符传君;吴天胜;;典型性入海河流雨洪资源调配模式研究[A];中国水利学会第四届青年科技论坛论文集[C];2008年

10 李海燕;贾丽;;国内外雨水人工渗蓄装置研究与应用[A];2010中国环境科学学会学术年会论文集(第三卷)[C];2010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本报记者 郭泽莉;[N];中国花卉报;2010年

2 记者 张金芳;[N];中国水利报;2013年

3 ;[N];中国花卉报;2008年

4 刘云佳;[N];中国房地产报;2010年

5 肖正华 邓琛琛 谌之潇;[N];中国建设报;2012年

6 ;[N];中国水利报;2011年

7 本报通讯员 郭宏兵;[N];中国水利报;2012年

8 特约记者 刘长让;[N];中国水利报;2006年

9 钟钢 程轩;民盟成都市委建议 利用城市雨洪改善城市水资源环境[N];人民政协报;2012年

10 北京市水利科学研究院 张书函;[N];中国花卉报;2008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涂向阳;基于生态环境需求的雨洪资源存储和开发模式研究[D];天津大学;2007年

2 耿艳芬;城市雨洪的水动力耦合模型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06年

3 马立山;水信息技术在城市雨洪系统中的应用研究[D];天津大学;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郝玉伟;济南市城区雨洪模拟及雨洪资源利用研究[D];山东大学;2011年

2 李胜涛;北京平谷盆地地下储水空间雨洪回灌促渗关键技术研究[D];吉林大学;2009年

3 李静洋;基于城市景观环境生境营造的场地雨洪系统建构[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10年

4 陈守珊;城市化地区雨洪模拟及雨洪资源化利用研究[D];河海大学;2007年

5 张胜杰;北京市某住宅小区雨洪管理措施模拟研究[D];北京建筑工程学院;2012年

6 刘保莉;雨洪管理的低影响开发策略研究及在厦门岛实施的可行性分析[D];厦门大学;2009年

7 蒋维;城市化对水文要素影响分析及城市雨洪控制研究[D];浙江大学;2012年

8 姬锐锐;城市雨洪生态化控制体系研究[D];长安大学;2013年

9 徐瑶清;陡坡溪流雨洪排水水力学分析与实验研究[D];北京工业大学;2009年

10 涂梦如;基于网络分析的城市雨洪调蓄开放空间系统调蓄容量分析[D];南京大学;2013年


  本文关键词:新城市雨水管理的景观设计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14517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jingguansheji/14517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a7f8e***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