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军工论文 >

基于文脉的滨水景区空间规划设计研究

发布时间:2016-12-19 13:28

  本文关键词:地域文化背景下哈尔滨道外沿江景观设计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中南大学》 2010年

基于文脉的滨水景区空间规划设计研究

王晗  

【摘要】:政府投资项作为现代休憩空间重要类型之一的城市滨水景区,是城市公共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不仅是城市活动和商业活动的统一体,也是人们交流信息和娱乐休闲的中心场所,丰富多彩的城市景观和市民文化在此尽情展现,最集中的体现出整个城市的社会文化特征,它的规划和建设已成为完善城市职能,塑造城市形象的重要手段。 随着近年来城市经济的迅速发展,大规模的城市更新改造中使众多传统滨水风景区遭到严重的破坏,城市的地方特色和文化传统丧失殆尽,导致了城市传统空间的丧失和文脉的断裂,取而代之的是各地所见雷同似曾相识的环境形象,建城至今1800多年的历史文化名城岳阳也难逃此厄运。岳阳楼景区是岳阳历史文化名城中保存较完整、离市中心最近且规模较大的一片具有滨水人文特色的历史景区,是岳阳历史文化名城的瑰宝。如何更好地保护与延续历史文化名城特有的文脉,如何基于文脉对岳阳楼景区空间形态进行规划设计和建设,是本文重点讨论的内容。 本文立足历史文脉的研究,阐述了国内外相关文脉理论基础,论述了城市文脉的核心思想、内涵及物质实态的构成;并剖析出滨水景区空间形态的建设思想、设计要素及设计原则;同时结合具体事例,探讨了基于文脉的滨水景区空间形态的设计原则:结合岳阳楼的现状,从尊重岳阳文脉的角度出发,在分析岳阳文脉和岳阳楼保护价值的基础上,剖析了岳阳楼景区空间形态的设计建设策略,致力保存恢复岳阳楼的历史文化风貌,使岳阳楼景区既富于历史场所感,又具一定时代特色,以此延续历史名城岳阳特有的城市文化,创造出一个既适应人们生活需要,满足现代人购物、娱乐、休闲和文化的需求,又可以使城市文脉得以保护与延续的高品位旅游景区。 综上,本文力图通过如何对滨水历史地区的文脉进行延续和保护作具体的理论研究,结合对岳阳楼景区空间形态的规划建设思想进行分析,以期对其它滨水历史文化名城景区建设有很好的借鉴意义。

【关键词】:
【学位授予单位】:中南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0
【分类号】:TU984.18
【目录】:

下载全文 更多同类文献

CAJ全文下载

(如何获取全文? 欢迎:购买知网充值卡、在线充值、在线咨询)

CAJViewer阅读器支持CAJ、PDF文件格式


【引证文献】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马玉杰;地域文化背景下哈尔滨道外沿江景观设计研究[D];东北林业大学;2012年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程远;“历史文化保护区”保护与发展之初探──西递古村保护规划简介[J];华中建筑;1999年04期

2 潘伊玛;;浅析城市滨水区的再开发与空间环境设计[J];山西建筑;2006年22期

3 张凯;;城市滨水区文脉系统构建的探讨[J];山西建筑;2008年07期

4 汪光焘;历史文化名城的保护与发展[J];建筑学报;2005年02期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王舒展;城市近代历史景区的空间结构整合[D];清华大学;2003年

2 颜慧;城市滨水地段环境的亲水性研究[D];湖南大学;2004年

3 李琳;城市滨水地带亲水空间规划设计研究[D];武汉大学;2005年

4 李仂;城市文化载体规划框架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07年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谢天开;;论藏族居住建筑的诗意元素[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8年03期

2 郭煜;建筑与自然环境协调是建筑规划设计的根本原则[J];四川建筑科学研究;2003年02期

3 张振;中国现行建筑设计市场下建筑师的职能——北京东郊和平项目设计随感[J];四川建筑科学研究;2004年02期

4 唐红;王森;王伟京;;基于建筑创作及其发展机制的探讨[J];四川建筑科学研究;2007年02期

5 唐红;张永忠;赵琳;;基于地域文化与豫北民居风格传承关系的研究[J];四川建筑科学研究;2007年03期

6 焦雷;邢燕;;城市景观中的水景设计探索[J];四川建筑科学研究;2007年06期

7 丁金华;;传统水网城市滨水景观生态优化研究——以苏州古城为例[J];四川建筑科学研究;2009年03期

8 张昊;张鲲;;浅析城市新区规划中引入整体城市设计的目的及意义[J];四川建筑科学研究;2010年06期

9 李欣韵;;浅谈城市滨水地区旧建筑改造与利用[J];四川建筑科学研究;2011年03期

10 陈蓓;;可持续发展背景下城市记忆与集约空间的结合——苏州慈济园区规划与建筑设计[J];四川建筑科学研究;2011年05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小娟;;兰州道路格局的历史性突破与动力因素探析[A];建筑历史与理论第十一辑(2011年中国建筑史学学术年会论文集-兰州理工大学学报第37卷)[C];2011年

2 朱江;;基于类型案例比较法探讨郊野公园的基本概念[A];转型与重构——2011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C];2011年

3 袁海琴;姜秋全;;杭州西湖东岸城市轮廓线研究[A];转型与重构——2011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C];2011年

4 贾艳飞;孔令龙;;城市社区生活廊道构建研究[A];转型与重构——2011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C];2011年

5 沈佶;周艺怡;;城市设计导则在规划管理中的应用——以天津滨海高新区城市设计实践为例[A];转型与重构——2011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C];2011年

6 张华;宋志生;石卿;;整合规划——转型期城市规划模式的探讨[A];转型与重构——2011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C];2011年

7 袁奇峰;徐辰;;广州滨江东滨水空间的城市公共性分析与评价[A];转型与重构——2011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C];2011年

8 王蕾;;浅析拼贴在后现代景观设计中的应用——以新奥尔良市意大利广场为例[A];转型与重构——2011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C];2011年

9 华俊;孔令龙;;城市中心区空间发展的“集约型一体化”构建研究——以溧阳市中心区为例[A];转型与重构——2011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C];2011年

10 刘小飞;;体现历史印迹的设计手法探析[A];中国建筑学会2007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7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倪文岩;广州旧城历史建筑再利用的策略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09年

2 李玉峰;新遗产城市[D];中央美术学院;2010年

3 何东;论自觉误读[D];中央美术学院;2010年

4 李波;云南旅游地质景观类型与区划研究[D];昆明理工大学;2009年

5 董菲;武汉现代城市规划历史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10年

6 侯碧清;株洲市城市植物造景研究[D];中南林业科技大学;2006年

7 冯斐菲;让旧城的魅力再现[D];中央美术学院;2011年

8 王豪;中心性与开放性[D];中央美术学院;2011年

9 郑皓;北京新城城市文化环境建设研究[D];中央美术学院;2011年

10 刘玲;功能平衡目标下城市住宅区土地集约利用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吴冬丽;城市公园中的空间立体系统营造[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2 吴鹏;城市公园改造中文化的延续[D];中南林业科技大学;2009年

3 宋娜;植物景观空间营造中的人性化设计研究[D];中南林业科技大学;2009年

4 王梦洁;基于养生理念的居住区景观设计研究[D];中南林业科技大学;2009年

5 张杰;城市公园周边建设用地景观及环境控制研究[D];中南林业科技大学;2009年

6 尹优;广西城市旅游空间结构及其优化分析[D];广西师范学院;2010年

7 盖晓媛;杭州市乡村景观旅游规划设计研究[D];浙江理工大学;2010年

8 李燕;校园景观设计与施工组织方案初探[D];郑州大学;2010年

9 赵伟霞;基于自主营建模式的地坑窑居更新与保护[D];郑州大学;2010年

10 王力国;城市地段空间生态设计研究[D];郑州大学;2010年

【同被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8条

1 柳淳;;地域文化对当代室内设计的影响[J];成功(教育);2010年11期

2 杨长福;段书凡;;对中国城市文化断裂的关怀[J];城市;2007年07期

3 丛林;景观设计中场所精神的体现[J];东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02期

4 李科,潘新军;城市森林建设中的植物选择[J];湖南林业科技;2005年01期

5 俞孔坚,王志芳,黄国平;论乡土景观及其对现代景观设计的意义[J];华中建筑;2005年04期

6 杨保军;董珂;;滨水地区城市设计探讨[J];建筑学报;2007年07期

7 贾玉生;;浅析甘肃地域文化与经济发展[J];陕西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06年02期

8 阎莉;;浅析地域文化和室内设计的相互关系[J];科技资讯;2010年06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常延聚;;城市文化结构及作用机制研究[A];规划50年——2006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下册)[C];2006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8条

1 李博;高层公共建筑顶部形态的意义与建构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06年

2 邹初红;现代园林设计中文化内涵的探索[D];合肥工业大学;2006年

3 张川;基于地域文化的场所设计[D];南京林业大学;2006年

4 习丽;中国现代城市景观设计的“原创性”问题解读[D];南昌大学;2006年

5 张翼明;点线面美学与景观设计[D];福建农林大学;2007年

6 魏海波;武汉市城市湖泊景观塑造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6年

7 刘慧;城市运河景观的场所精神研究[D];苏州大学;2008年

8 郭希彦;地域文化在景观设计中的应用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08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巨功;文化是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内在动力[J];中国城市经济;2005年11期

2 孙鹏,王志芳;遵从自然过程的城市河流和滨水区景观设计[J];城市规划;2000年09期

3 王建国,吕志鹏;世界城市滨水区开发建设的历史进程及其经验[J];城市规划;2001年07期

4 李新琪,王玉,海热提·涂尔逊;乌鲁木齐城市形象设计[J];城市规划;2001年12期

5 黄翼;城市滨水空间的设计要素[J];城市规划;2002年10期

6 乔恩·朗;城市设计中的形象性与适居性可以兼顾吗?[J];城市规划;2005年02期

7 徐苏宁,赵志庆,李罕哲;城市设计与设计城市[J];城市规划;2005年07期

8 彭高峰,黎云,陈勇,黄鼎曦;探索重大节事与城市形象设计——亚运广州:2005广州城市设计论坛综述[J];城市规划;2005年08期

9 洪再生,朱阳,刘焕生,张维功,朱凤杰;“山海风情·人间仙境”——烟台市整体城市设计研究[J];城市规划;2005年10期

10 李广斌;王勇;袁中金;;城市特色与城市形象塑造[J];城市规划;2006年02期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7条

1 于海;滨水建筑过渡性空间的基本模式研究[D];浙江大学;2003年

2 丁奇;纪念性景观研究[D];南京林业大学;2003年

3 颜慧;城市滨水地段环境的亲水性研究[D];湖南大学;2004年

4 邵文文;当代广告的文化解读[D];山东师范大学;2004年

5 韩中强;城市中心商业综合体的文化意象[D];浙江大学;2006年

6 李琼;城市公共休闲空间的景观形态研究[D];浙江大学;2006年

7 郭晓勇;城市公共休闲空间刍议[D];四川大学;2006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正原;浅谈生态型防洪工程的建设[J];西北水力发电;2004年03期

2 黄翼;城市滨水空间的设计要素[J];城市规划;2002年10期

3 林云华;基于行为需求的滨水休闲空间设计[J];四川建筑;2004年04期

4 陈晓恬,任磊;山地与滨水旅游度假村的建筑空间组织[J];上海建设科技;2005年01期

5 帅民曦;;论城市滨水景观设计的意韵之美[J];装饰;2006年12期

6 周芃,刘宇;低密度滨水居住区与滨水住宅[J];时代建筑;1999年03期

7 王萌;结合自然景观的小城镇滨水堤岸设计——以法国小镇安纳西为例[J];小城镇建设;2005年03期

8 王西波,顾斌,邰学东;滨水地区的营建与城市发展——宿迁市古黄河与京杭大运河风光带概念性城市设计[J];规划师;2005年03期

9 Dennis Pieprz;重建城市滨水区[J];国外城市规划;2004年01期

10 ;天津市津滨水厂建设工程简介[J];供水技术;2007年0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郁言;;美国滨水公园为何遭冷落[A];中国公园协会2002年论文集[C];2002年

2 李金花;黄伟;;山地城市滨水开放空间可达性研究初探——以重庆市渝中区滨水开放空间为例[A];规划创新:2010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C];2010年

3 向超伟;;城市滨水风光带规划理念与设计方法探讨——结合邵阳市资江两岸滨水景观规划研究与实践[A];规划引领下的新型城市化研究——2009年湖南省优秀城乡规划论文集[C];2009年

4 叶青;;滨水景观环境艺术设计中设计心理学要素简析[A];高等学校艺术教育研究[C];2003年

5 辛岩;;浅谈城市滨水景观规划设计——以郑州市东风渠滨水景观规划设计为例[A];土木建筑学术文库(第14卷)[C];2010年

6 乔亮生;;汾河地域文化及北方城市滨水生态区再开发——创造“人、城市、生态、文化"的多元共生空间[A];中国大陆、香港、澳门、台湾两岸四地城市发展论坛论文集[C];2002年

7 王昊;袁青;;吉林市滨水住区微气候环境优化对策研究[A];规划创新:2010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C];2010年

8 陈军;;滨水老工业区改造中的城市复兴策略和资源集约利用——以宿迁运河西岸工业集中区改造规划为例[A];规划创新:2010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C];2010年

9 叶蕾;;城市中心区滨水地带建筑高度控制方法探析——以长沙市中心区滨水地带为例[A];转型与重构——2011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C];2011年

10 顾洁;;滨水地段住区策划设计初探[A];城市规划和科学发展——2009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C];2009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记者 孙志伟;[N];齐齐哈尔日报;2008年

2 本报记者;[N];哈尔滨日报;2009年

3 记者 宫玉忠;[N];黑河日报;2011年

4 记者 樊金钢;[N];黑龙江日报;2010年

5 齐齐哈尔市委书记 郝会龙;[N];中国环境报;2010年

6 王立峰 本报记者 孙丹秋;[N];黑龙江经济报;2011年

7 杜求然 吕晓明;[N];黑龙江经济报;2009年

8 本报记者 杨波 整理;[N];广西日报;2009年

9 记者董明;[N];柳州日报;2009年

10 记者 贺云鹏;[N];齐齐哈尔日报;2009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7条

1 陈南江;滨水度假区旅游规划创新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5年

2 黄静;城市水景观体系规划研究[D];南京林业大学;2013年

3 王玏;北京河道遗产廊道构建研究[D];北京林业大学;2012年

4 郑皓;北京新城城市文化环境建设研究[D];中央美术学院;2011年

5 莫修权;滨河旧区更新设计[D];清华大学;2003年

6 刘伟;基于自然进程的城市水空间整治研究[D];北京林业大学;2011年

7 贺勇;适宜性人居环境研究——“基本人居生态单元”的概念与方法[D];浙江大学;2004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邓春艳;城市滨水开放空间的场所性塑造研究[D];南京林业大学;2010年

2 何晓蕾;大庆五湖新区滨水住区景观规划研究[D];东北林业大学;2011年

3 宋丽;苏州工业园区金鸡湖滨水开放空间及周边土地利用研究[D];苏州科技学院;2010年

4 田传芳;杭州市滨水休闲空间发展探究[D];浙江农林大学;2012年

5 崔新洁;城市滨水“结”空间组织方法初探[D];长安大学;2012年

6 黄一成;杭州市“三江两岸”滨水绿道构建研究[D];浙江农林大学;2013年

7 苏珊;城市滨水型绿道规划设计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3年

8 王仲伟;岭南地区大学校园滨水景观设计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2年

9 唐敏;带状滨水公园规划设计研究[D];重庆大学;2012年

10 杨文韬;追寻快乐感的城市滨水景区设计研究[D];湖南大学;2011年


  本文关键词:地域文化背景下哈尔滨道外沿江景观设计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21999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jingguansheji/21999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e6fd8***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