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军工论文 >

空对地弹载毫米波复合体制雷达关键技术研究

发布时间:2023-02-08 06:58
  空对地导弹在打击地面低速运动目标的过程中,雷达需要在背景杂波中检测出目标并进行跟踪,同时,为了判别目标的类型,雷达还必须对目标进行分类、识别。因为毫米波具有天线口径小、波束窄、带宽大、横向分辨率好、多普勒频移大、抗隐身性能好等诸多优点,所以毫米波雷达制导技术被广泛应用到空对地导弹中。在毫米波制导雷达中,通常使用脉冲多普勒和高分辨成像这两种体制。本文研究的就是在导弹距目标水平距离为6km范围内的末制导情况下,雷达如何合理有效地将脉冲多普勒体制和高分辨成像体制进行复合,提高导弹跟踪打击目标的性能与精度。 在研究脉冲多普勒雷达和高分辨成像雷达基本工作原理和信号处理方法的基础上,本文分析了两种体制所具有的优缺点及它们各自的适用场合,指出了两种体制复合工作的必要性。在对频率步进雷达一维距离像运动速度补偿的研究中,本文阐述了一种基于脉组间参差PRT法的补偿方法,并与时域相关法和正负调频法比较,结果表明其更加适合与PD测速进行联合速度补偿。 本文还研究如何利用高分辨雷达抑制角闪烁、提高距离测量精度以及如何利用脉组间参差PRT法和PD测速完成联合运动速度补偿等问题。在给出相应仿真分析的基础上,阐述了P...

【文章页数】:109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缩略词
注释表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 空对地弹载毫米波复合体制雷达概述
        1.3.1 复合体制工作模式概述
        1.3.2 弹载毫米波雷达系统架构
    1.4 论文研究内容与章节安排
    参考文献
第二章 脉冲多普勒(PD)雷达
    2.1 PD 雷达的产生和发展
    2.2 多普勒效应在 PD 雷达中的应用
        2.2.1 多普勒效应
        2.2.2 PD 雷达地杂波频谱和运动目标频谱
    2.3 PD 雷达信号参数分析与选择
        2.3.1 三种不同 PRF 工作模式的性能特点
        2.3.2 解距离模糊和解速度模糊
    2.4 PD 信号处理和速度测量
        2.4.1 脉冲雷达信号的采样与距离门排列
        2.4.2 动目标检测(MTD)
        2.4.3 脉冲多普勒速度测量
    2.5 角度测量与跟踪
        2.5.1 自动测角跟踪方法
        2.5.2 振幅和差式单脉冲测角
        2.5.3 PD 雷达单脉冲测角
    2.6 PD 雷达的优缺点分析
    2.7 本章小结
    参考文献
第三章 高分辨成像雷达
    3.1 高分辨成像体制雷达和距离像成像概述
    3.2 线性调频信号体制
        3.2.1 匹配滤波
        3.2.2 解线性调频
        3.2.3 匹配滤波和解线性调频的比较
    3.3 频率步进信号体制
        3.3.1 频率步进雷达距离像成像原理
        3.3.2 频率步进雷达性能参数分析和成像仿真
        3.3.3 一维距离像运动补偿分析
        3.3.4 一维距离像运动补偿原理和方法
        3.3.5 频率步进雷达信号处理流程
    3.4 高分辨成像雷达的优缺点分析
    3.5 本章小结
    参考文献
第四章 复合体制雷达方案设计
    4.1 引言
    4.2 导弹打击目标过程中的关键问题
        4.2.1 角闪烁问题及其抑制
        4.2.2 高分辨雷达的距离测量
        4.2.3 一维距离像复合体制联合运动补偿
    4.3 PD 体制与频率步进成像体制雷达的复合设计
        4.3.1 复合体制搜索扫描方案和参数设计
        4.3.2 复合体制跟踪打击方案设计
        4.3.3 跟踪打击过程分阶段波形参数设计和信号处理方法
    4.4 本章小结
    参考文献
第五章 复合体制雷达的软硬件设计
    5.1 引言
    5.2 复合体制雷达硬件系统架构
    5.3 硬件平台对信号处理的性能和精度的影响
        5.3.1 频率稳定度对信号处理数据精度的误差分析
        5.3.2 AD 量化位数与采样率对信号处理数据精度的误差分析
    5.4 复合体制雷达软件设计和实时性分析
        5.4.1 IFFT 运算的 FFT 运算实现方法
        5.4.2 复合体制雷达系统的软件设计
        5.4.3 软件处理的数据量和实时性分析
    5.5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结束语
    6.1 总结
    6.2 展望
致谢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及发表的学术论文



本文编号:373754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jingguansheji/373754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a9a0e***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