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军工论文 >

火炮反后坐装置参数化设计与优化

发布时间:2023-04-03 05:31
  反后坐装置是火炮的核心部件,其主要作用是减小火炮发射时的受力,在射击后使其自动回复到射前位置,控制火炮后坐部分按预定的受力和运动规律后坐和复进。反后坐装置的动态性能直接影响到火炮射击的稳定性和精度。传统的反后坐装置设计是一个“设计-评价-修改”的不断优化的过程,大都是根据设计者的经验对各个结构尺寸进行估算,然后再进行不断地校核修改,这种方法对设计者的经验有较大的依赖,而且最后往往不能得到最优的设计方案,这种传统的设计方法已经难以满足现代火炮的设计要求。 本文基于现代设计理论和方法,开展反后坐装置参数化设计及优化研究。采用Pro/E的二次开发工具Automation GATEWAY进行了反后坐装置的参数化设计,在总体受力分析的基础上,开展了反后坐装置动力学的建模和分析,基于动力学模型和优化方法,对反后坐装置进行了结构优化,并采用EASA软件平台,开发了反后坐装置参数化分析和优化模块。具体的研究内容如下: (1)研究了基于Pro/E的参数化设计方法,以Automation GATEWAY为参数化开发工具,采用VB编程建立了反后坐装置的零部件和装配体参数化模型,并设计了用户界面和控制程序。 ...

【文章页数】:69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目录
1 绪论
    1.1 选题意义和背景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反后坐装置的研究现状
        1.2.2 参数化的研究现状
        1.2.3 结构优化设计的研究现状
    1.3 本文研究的内容
2 反后坐装置参数化设计
    2.1 基于Pro/E的参数化设计方法
    2.2 零部件的参数化设计
        2.2.1 Automation GATEWAY简介
        2.2.2 参数化设计过程
        2.2.3 零件库的建立
        2.2.4 用户界面设计
        2.2.5 控制程序设计
        2.2.6 零件参数化实例
    2.3 装配体的参数化设计
        2.3.1 装配体设计方法
        2.3.2 反后坐装置的装配
        2.3.3 反后坐装配体参数化建模
    2.4 本章小结
3 反后坐装置动力学建模和仿真分析
    3.1 反后坐装置受力分析
        3.1.1 膛内运动时期炮膛合力
        3.1.2 后效期炮膛合力
        3.1.3 复进机力分析
        3.1.4 制退机力分析
        3.1.5 复进过程受力分析
    3.2 动力学建模
        3.2.1 反后坐装置动力学基本模型和分析方法
        3.2.2 后坐过程动力学建模
        3.2.3 复进过程动力学建模
    3.3 仿真实例及仿真结果
    3.4 本章小结
4 反后坐装置结构优化
    4.1 ISIGHT集成优化步骤
    4.2 节制杆外形优化
        4.2.1 优化模型的建立
        4.2.2 优化算法及优化过程
    4.3 制退机的结构优化
        4.3.1 优化模型的建立
        4.3.2 优化算法及优化过程
    4.4 优化实例
        4.4.1 节制杆优化实例
        4.4.2 制退机结构优化实例
    4.5 本章小结
5 反后坐装置参数化及结构优化模块的开发
    5.1 EASA简介
    5.2 EASA软件开发策略
    5.3 反后坐装置参数化模块开发
        5.3.1 开发思路和步骤
        5.3.2 反后坐装置参数化模块开发实例
    5.4 反后坐装置结构优化模块开发
        5.4.1 开发思路和步骤
        5.4.2 反后坐装置结构优化模块开发实例
    5.5 本章小结
6 总结与展望
    6.1 全文总结
    6.2 研究展望和不足
致谢
附录
参考文献



本文编号:378075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jingguansheji/378075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2c78d***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