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军工论文 >

纳米RDX和HMX在TNT基熔铸炸药中的应用基础研究

发布时间:2023-04-23 11:27
  RDX和HMX具有良好的爆轰性能,可作为主体炸药应用于TNT基熔铸炸药。但工业微米级的RDX和HMX感度较高,将其用于TNT基熔铸炸药所制备的梯黑和梯奥炸药的感度较高,且存在孔隙、裂纹等内部缺陷。新近研究表明,RDX和HMX纳米化后,感度大幅降低。本文将纳米RDX、MX应用于TNT基熔铸炸药中,研究纳米RDX、HMX对TNT基熔铸炸药感度、热分解特性、力学性能等的影响。具体研究内容如下:首先,研究了RDX-TNT基熔铸炸药黏度及有效固含量。结果表明:当单一粒度级别的RDX应用于TNT基熔铸炸药时,随着RDX平均粒度减小,其有效固含量降低;当不同粒度级别的RDX级配后应用于TNT基熔铸炸药时,随着超细RDX,尤其是纳米RDX含量的增加,其有效固含量从66.7%提高到71%;通过SEM分析不同保温温度以及保温时间下药柱的断面,发现保温温度50℃下,保温时间12h下制备的含纳米RDX熔铸炸药缺陷更少。其次,研究了含纳米RDX-TNT基熔铸炸药热分解特性、感度、力学性能和爆轰性能。结果表明:与工业微米级RDX-TNT基熔铸炸药相比:随着纳米RDX含量的增加,其热分解峰温分别有所提高,其终止分解...

【文章页数】:80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引言
        1.1.1 熔铸炸药概述
        1.1.2 熔铸炸药的配方设计
        1.1.3 熔铸炸药的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1.2 RDX、HMX在熔铸炸药中的应用
    1.3 纳米含能材料
        1.3.1 纳米含能材料的特性
        1.3.2 纳米含能材料的制备方法
        1.3.3 纳米含能材料在火炸药中的应用
    1.4 本文研究的目的及内容
        1.4.1 研究目的
        1.4.2 研究内容
2 纳米RDX-TNT基熔铸炸药的制备工艺研究
    2.1 材料、试剂与仪器
    2.2 实验过程
    2.3 纳米RDX-TNT基熔铸炸药黏度(有效固含量)研究
        2.3.1 黏度测试过程
        2.3.2 黏度随RDX含量的变化规律研究
        2.3.3 RDX粒度级配对TNT基熔铸炸药有效固含量的影响规律
    2.4 纳米RDX-TNT基熔铸炸药的微观结构研究
        2.4.1 保温温度对熔铸炸药微观结构的影响研究
        2.4.2 保温时间对熔铸炸药微观结构的影响研究
        2.4.3 不同纳米RDX含量熔铸炸药药柱的制备
    2.5 本章小结
3 纳米RDX-TNT基熔铸炸药的性能研究
    3.1 热分解特性研究
        3.1.1 热分解温度
        3.1.2 表观活化能
    3.2 感度研究
        3.2.1 撞击感度
        3.2.2 摩擦感度
    3.3 力学性能研究
        3.3.1 抗压强度研究
        3.3.2 抗剪切强度研究
        3.3.3 抗拉伸强度研究
    3.4 爆炸性能研究
        3.4.1 爆速
    3.5 本章小结
4 纳米HMX-TNT基熔铸炸药的制备工艺研究
    4.1 材料、试剂与仪器
    4.2 实验过程
    4.3 纳米HMX-TNT基熔铸炸药黏度(有效固含量)研究
        4.3.1 黏度测试过程
        4.3.2 HMX粒度级配对TNT基熔铸炸药有效固含量的影响规律
    4.4 纳米HMX-TNT基熔铸炸药的微观结构研究
        4.4.1 保温温度对熔铸炸药微观结构的影响研究
        4.4.2 保温时间对熔铸炸药微观结构的影响研究
        4.4.3 不同纳米HMX含量熔铸炸药药柱的制备
    4.5 本章小结
5 纳米HMX-TNT基熔铸炸药的性能研究
    5.1 热分解特性研究
        5.1.1 热分解温度
        5.1.2 表观活化能
    5.2 感度研究
        5.2.1 撞击感度
        5.2.2 摩擦感度
    5.3 力学性能研究
        5.3.1 抗压强度研究
        5.3.2 抗剪切强度研究
        5.3.3 抗拉伸强度研究
    5.4 爆炸性能研究
        5.4.1 爆速
    5.5 本章小结
6 结论与创新点
    6.1 本文结论
    6.2 本文创新点
    6.3 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本文编号:379962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jingguansheji/379962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e4186***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