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军工论文 >

红外空空导弹武器系统作战效能评估研究

发布时间:2023-05-05 21:49
  红外空空导弹作为实施精确打击和夺取制空权的关键性武器,对其作战效能要求越来越高。快速准确的评估红外空空导弹武器系统的作战效能,分析影响作战效能变化的各个因素,为红外空空导弹的发展和应用提供有力的决策依据。本文以红外空空导弹武器系统的作战效能评估为主要研究内容,具体工作如下:首先,构建了基于OODA的红外空空导弹武器系统作战效能灰色评估模型。该模型引入OODA环理论,对红外空空导弹作战过程进行模块化分析,结合层次分析法建立了红外空空导弹作战效能评估指标体系并确定指标的权值;采用基于端点混合三角白化权函数的灰色聚类理论来对专家团评估信息进行灰色聚类,通过算例分析来验证评估模型的正确性。其次,提出了战场形态下红外空空导弹武器系统作战效能评估模型。为了使红外空空导弹的作战效能评估更贴近实战,该模型在传统ADC模型的基础上加入了飞行员能力素质系数、战场对抗环境系数、红外干扰、敌机作战效能等多个方面的因素,并采用模糊综合评价法和层次分析法对ADC模型中的能力矩阵进行了定性分析和定量计算,通过算例分析验证了评估模型的正确性和有效性。再次,提出了基于改进模糊综合评价法的红外空空导弹作战效能评估模型。为...

【文章页数】:89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注释表
缩略词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红外型空空导弹国内外研究现状
    1.3 作战效能评估研究现状
        1.3.1 国外研究现状
        1.3.2 国内研究现状
    1.4 存在的问题和解决思路
    1.5 本文主要工作
第二章 武器系统效能及效能评估的基本概念
    2.1 效能的基本概念
        2.2.1 效能的定义
        2.2.2 单项效能
        2.2.3 系统效能
        2.2.4 作战效能
        2.2.5 系统效能与作战效能的比较分析
    2.2 武器系统效能指标的基本概念
        2.2.1 武器系统效能指标的定义
        2.2.2 武器系统效能指标的特点
        2.2.3 武器系统效能指标的选取原则
        2.2.4 武器系统效能指标体系构建流程
    2.3 武器系统效能评估的基本概念
        2.3.1 武器系统效能评估的定义
        2.3.2 武器系统效能评估的基础
        2.3.3 武器系统效能评估的原则
        2.3.4 武器系统的效能评估方法
        2.3.5 武器系统效能评估的流程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基于OODA的红外空空导弹系统作战效能灰色评估
    3.1 引言
    3.2 红外空空导弹系统作战效能指标体系
        3.2.1 基于OODA的红外空空导弹系统作战流程分析
        3.2.2 红外空空导弹武器系统作战效能评估指标分析
    3.3 红外空空导弹系统作战模型构建
        3.3.1 利用层次分析法(AHP)计算指标权重
        3.3.2 构建灰色聚类模型
            3.3.2.1 评价样本矩阵的确定
            3.3.2.2 确定评价灰类
            3.3.2.3 确定灰色聚类权向量矩阵
            3.3.2.4 进行综合评估
    3.4 实例分析
        3.4.1 态势感知能力灰色聚类评估值
        3.4.2 控制决策能力灰色聚类评估值
        3.4.3 火力打击能力灰色聚类评估值
        3.4.4 电子战能力灰色聚类评估值
        3.4.5 红外空空导弹系统综合评估值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战场形态下红外空空导弹武器系统作战效能评估
    4.1 引言
    4.2 红外空空导弹武器系统作战效能模型的建立
        4.2.1 ADC模型基本原理及其改进
        4.2.2 红外空空导弹武器系统效能评估分析
        4.2.3 红外空空导弹武器系统效能评估指标体系
    4.3 红外空空导弹武器系统效能评估
        4.3.1 系统的可用性
        4.3.2 系统的可信性
        4.3.3 系统的固有能力
        4.3.4 飞行员能力素质系数
        4.3.5 战场对抗环境因素
        4.3.6 生存概率
    4.4 实例分析
        4.4.1 计算可用度
        4.4.2 计算可信度
        4.4.3 计算能力矩阵
            4.4.3.1 系统能力指标评判
            4.4.3.2 计算毁伤能力的模糊综合评判值
            4.4.3.3 计算态势感知能力的模糊综合评判值
            4.4.3.4 计算导弹攻击能力的模糊综合评判值
            4.4.3.5 计算控制决策能力的模糊综合评判值
            4.4.3.6 计算系统的能力矩阵
        4.4.4 计算飞行员能力素质系数
        4.4.5 计算战场对抗环境因素系数
        4.4.6 计算生存概率
        4.4.7 计算红外空空导弹武器系统作战效能
    4.5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基于改进模糊综合评判法的红外空空导弹作战效能评估
    5.1 引言
    5.2 红外空空导弹作战效能指标体系
        5.2.1 红外空空导弹制导原理
        5.2.2 构建红外空空导弹作战效能指标体系
    5.3 红外空空导弹作战效能评估
    5.4 组合赋权法
        5.4.1 确定客观权重
        5.4.2 确定主观权重
        5.4.3 确定组合权重
    5.5 实例分析
        5.5.1 作战效能评估指标主观评判
        5.5.2 作战效能评估指标客观评判
        5.5.3 计算攻击包线的模糊综合评判值
        5.5.4 计算作战灵活性的模糊综合评判值
        5.5.5 计算干扰毁伤能力的模糊综合评判值
        5.5.6 计算红外空空导弹作战效能的模糊综合评判值
    5.6 本章小结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6.1 本文的主要工作总结
    6.2 本文存在的不足及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本文编号:380842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jingguansheji/380842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7e596***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