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金属论文 >

数控车削中心复杂零件结构设计方法研究

发布时间:2016-12-17 18:32

  本文关键词:数控车削中心复杂零件结构设计方法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大连理工大学》 2009年

数控车削中心复杂零件结构设计方法研究

王聪  

【摘要】: 随着现代工业和科学技术的发展,机床产品也日益向着高速、高效、高精度和自动化方向发展,对机床结构件的性能要求也越来越高。而现阶段的机床结构设计多采用传统的设计方法,缺乏理论依据,难以满足机床产品发展的具体要求,所以采用现代结构设计方法就显得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本文主要研究机床复杂零件结构设计方法,将拓扑优化理论与结构设计相结合,形成一套全新的结构设计方法。以数控车削中心床身及滑板为例对车削中心复杂零件进行了结构设计,取得了良好的设计效果,为机床复杂零件的结构设计提供了新的方法和设计依据。本文所做的主要工作有以下几个方面: (1)首先提出一种结构设计的新方法,将拓扑优化理论与结构设计相结合,形成一套以功能约束、概念模型、结构设计三部分为主体的结构设计方法。并详细分析了结构设计方法中功能约束的确定、概念模型的形成、结构设计三个主要步骤。 (2)对数控车削中心的加工方式、受力特点以及载荷简化规则进行分析,建立床身和滑板的力学模型,为车削中心复杂零件的结构设计提供基础条件。 (3)利用基于拓扑优化的结构设计方法对数控车削中心床身进行结构设计。通过对床身功能约束的分析建立床身截面的拓扑优化模型;利用OptiStruct软件对床身截面进行拓扑优化,根据优化结果建立床身截面概念模型;在结构设计过程中结合结构优化设计理论提取床身设计的关键参数,并对其进行优化以得到最终设计方案;将最终设计方案与原始方案进行比较分析,取得了良好的设计效果,验证了基于拓扑优化的结构设计方法在机床固定部件设计领域的可应用性。 (4)利用基于拓扑优化的结构设计方法对数控车削中心滑板进行结构设计。通过功能约束的分析、概念模型的建立、以及滑板结构设计,得到了滑板的结构设计创新方案;将创新方案与原始方案进行比较分析,取得了良好的设计效果,验证了基于拓扑优化的结构设计方法在机床运动部件设计领域的可应用性。

【关键词】:
【学位授予单位】:大连理工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9
【分类号】:TG519.1
【目录】:

  • 摘要4-5
  • Abstract5-9
  • 1 绪论9-16
  • 1.1 课题来源及研究意义9-10
  • 1.1.1 课题来源9
  • 1.1.2 课题的研究意义9-10
  • 1.2 国内外机床结构设计研究现状10-14
  • 1.2.1 国内机床结构设计研究现状10-11
  • 1.2.2 国外机床结构设计研究现状11-12
  • 1.2.3 机械结构设计中的拓扑优化12-14
  • 1.3 本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14-16
  • 2 基于拓扑优化的结构设计理论基础16-25
  • 2.1 有限元分析的基本理论16-17
  • 2.2 拓扑优化的基本理论17-21
  • 2.2.1 结构拓扑优化原理和方法17-19
  • 2.2.2 变密度法拓扑优化数学模型19-21
  • 2.3 基于拓扑优化的结构设计方法研究21-24
  • 2.3.1 功能约束22
  • 2.3.2 概念模型22-23
  • 2.3.3 结构设计23-24
  • 2.4 本章小结24-25
  • 3 数控车削中心力学模型25-47
  • 3.1 数控车削中心切削载荷25-28
  • 3.2 数控车削中心联接面载荷简化规则28-33
  • 3.2.1 滑动导轨的载荷分布简化方法研究28-30
  • 3.2.2 直线滚动导轨的载荷分布特点研究30-31
  • 3.2.3 螺栓组联接部分载荷简化方法研究31-33
  • 3.3 数控车削中心力学模型33-43
  • 3.3.1 床身力学模型34-41
  • 3.3.2 滑板力学模型41-43
  • 3.4 数控车削中心床身及滑板有限元分析43-46
  • 3.4.1 床身有限元分析43-45
  • 3.4.2 滑板有限元分析45-46
  • 3.5 本章小结46-47
  • 4 数控车削中心床身结构设计47-61
  • 4.1 床身功能约束47-49
  • 4.2 床身截面概念模型49-53
  • 4.3 床身结构设计53-58
  • 4.3.1 床身方案设计模型53-54
  • 4.3.2 床身结构设计优化模型54-55
  • 4.3.3 床身关键参数的确定55-58
  • 4.4 床身设计方案与原方案的比较58-60
  • 4.4.1 床身静刚度性能比较59
  • 4.4.2 床身模态性能比较59-60
  • 4.5 本章小结60-61
  • 5 数控车削中心滑板结构设计61-70
  • 5.1 滑板功能约束61-62
  • 5.2 滑板概念模型62-67
  • 5.3 滑板结构设计67-68
  • 5.4 滑板设计方案与原方案的比较68-69
  • 5.4.1 滑板静刚度性能比较68-69
  • 5.4.2 滑板模态性能比较69
  • 5.5 本章小结69-70
  • 结论70-71
  • 参考文献71-74
  • 附录A 车削中心制造与验收技术要求74-75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情况75-76
  • 致谢76-77
  • 下载全文 更多同类文献

    CAJ全文下载

    (如何获取全文? 欢迎:购买知网充值卡、在线充值、在线咨询)

    CAJViewer阅读器支持CAJ、PDF文件格式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管志川;柯珂;苏堪华;;深水钻井井身结构设计方法[J];石油钻探技术;2011年02期

    2 窦俊霞;张朝阳;;服装结构设计教学中视觉审美艺术的应用[J];现代企业教育;2011年12期

    3 杨维波;;女装衣领结构设计方法研究[J];科技创新导报;2011年16期

    4 全家正;何峻宇;姬长生;贾凌;赵明敏;张忠新;;川西高含硫气田深井井身结构设计原则及方法[J];中国石油和化工标准与质量;2011年06期

    5 ;[J];;年期

    6 ;[J];;年期

    7 ;[J];;年期

    8 ;[J];;年期

    9 ;[J];;年期

    10 ;[J];;年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朱仲英;翁小雄;杨剑波;;智能决策支持系统结构设计方法探讨[A];科学决策与系统工程——中国系统工程学会第六次年会论文集[C];1990年

    2 叶宏;崔京浩;王志浩;;防止燃气爆炸下连续倒塌的结构措施[A];第三届全国结构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下)[C];1994年

    3 李国强;李进军;;建筑钢结构设计方法的评述和趋势[A];钢结构工程研究(三)——中国钢结构协会结构稳定与疲劳分会2000年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0年

    4 李国强;李杰;;结构设计的发展方向——以整体结构可靠度为目标的结构设计[A];工程结构可靠性——中国土木工程学会桥梁及结构工程学会结构可靠度委员会全国第三届学术交流会议论文集[C];1992年

    5 徐传亮;光军;栗冰;袁聿光;;混凝土小型空心砌块房屋的结构设计[A];山东建筑学会成立50周年优秀论文集[C];2003年

    6 邵桂芳;李祖枢;陈桂强;;基于进化计算的控制结构设计方法[A];2007年中国智能自动化会议论文集[C];2007年

    7 康颖;雷国忠;;某雷达T/R组件的结构设计研究[A];2006年全国电子机械和微波结构工艺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6年

    8 郑洲榕;;延绳钓渔船船体结构设计及若干问题探讨[A];福建省科协第五届学术年会数字化制造及其它先进制造技术专题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5年

    9 李继华;;为推动结构可靠发的研究和应用共同努力[A];工程结构可靠性——中国土木工程学会桥梁及结构工程学会第七届学术会议论文集[C];1987年

    10 李国强;李进军;;建筑钢结构设计方法及其研究进展[A];庆贺刘锡良教授执教五十周年暨第一届全国现代结构工程学术报告会论文集[C];2001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路宣;[N];中国交通报;2007年

    2 孟庆丰;[N];中国交通报;2008年

    3 本报记者 张海青;[N];中国包装报;2010年

    4 霍娜;[N];中国计算机报;2008年

    5 葛运溥;[N];中国交通报;2006年

    6 赵杰 记者 柴永忠;[N];解放军报;2009年

    7 本报记者 兰海侠;[N];机电商报;2011年

    8 本报记者  任欢欢;[N];中国建设报;2006年

    9 吴建强 方辉;[N];中华建筑报;2008年

    10 马小骏 张昕;[N];中国航空报;2008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乙;无机微孔晶体的结构设计[D];吉林大学;2006年

    2 丁铭绩;京津客运专线路基桩板复合地基沉降特性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08年

    3 林小平;复杂条件下机场跑道沥青加铺层结构设计理论与方法[D];同济大学;2007年

    4 马志勇;大型风电叶片结构设计方法研究[D];华北电力大学(北京);2011年

    5 马庆雷;基于刚性基层的耐久性沥青路面结构研究[D];长安大学;2006年

    6 修保新;C2组织结构设计方法及其鲁棒性、适应性分析[D];国防科学技术大学;2006年

    7 郑木莲;多孔混凝土排水基层研究[D];长安大学;2004年

    8 吴泽玉;基于特征参量分析的工程结构设计方法研究[D];郑州大学;2012年

    9 韩利芬;基于神经网络的薄板冲压成形中的反演问题研究[D];湖南大学;2006年

    10 朱林;信息融合系统工程设计准则的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05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聪;数控车削中心复杂零件结构设计方法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09年

    2 袁峻;级配碎石基层性能与设计方法的研究[D];东南大学;2004年

    3 朱建浩;软件体系结构设计方法的研究与应用[D];武汉大学;2004年

    4 汤保新;基于随机优化模型的工程结构稳健设计方法研究[D];河海大学;2006年

    5 尹万辉;冷再生沥青路面结构设计方法研究[D];湖南大学;2008年

    6 张艳;基于创新技法的数控车削中心设计[D];长安大学;2011年

    7 梁莉;中国现代服装结构设计方法研究[D];中央美术学院;2009年

    8 陈伟伟;服装结构设计方法比较与着装褶皱效果评价[D];苏州大学;2006年

    9 王彩君;波纹钢低拱涵静力性能研究[D];长安大学;2008年

    10 宋穗徽;人防地下室结构设计方法与工程应用[D];合肥工业大学;2009年


      本文关键词:数控车削中心复杂零件结构设计方法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21728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jinshugongy/21728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a59f5***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