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金属论文 >

高熵固溶体合金的相组成和力学性能研究

发布时间:2017-03-19 09:01

  本文关键词:高熵固溶体合金的相组成和力学性能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高熵合金是由多种合金主元(n≥5)以等摩尔或近等摩尔比混合而成,由于高熵效应,合金凝固后易于形成固溶体相而不是金属间化合物。本征上的特殊晶体结构使得合金的热力学稳定性高,在高温强度、耐腐蚀、耐磨性和抗氧化性等方面具有较大的发展潜力。所以固溶体相是高熵合金在室温下期望较高的微观结构。那么,关于高熵合金的相组成和力学性能是需要研究的主要问题,所以本文主要进行以下几个方面的研究:第一,根据合金主元的高温晶体结构以及固溶体结构相似原理,将主元元素分为BCC相形成元素和FCC相形成元素。基于热力学基本原理,固溶体形成过程是BCC相和FCC相的相稳定性的竞争过程,具有较低自由能的相易于形成并且更稳定。因此,提出了热力学参数刁为BCC(α)相的混合自由能与BCC和FCC(α+β)的双相混合自由能相的比值,即,η=△Gamix/△Ga+βmix。结果表明,当,η≤0.50时,合金易于形成FCC单相固溶体;当η≥0.64时,合金为BCC单相固溶体;当η介于两个临界值之间时,一般会形成BCC和FCC的双相固溶体。并且采用热力学参数77来判断合金的相稳定性适用于大部分高熵固溶体合金,对高熵合金的设计和力学性能的控制具有重要指导意义。第二,当合金中同时存在元素A1和Ni时,一般会形成B2结构,为了明确B2有序相的形成机理,采用元素Co替代Ni探究了B2结构的形成原因以及合金微观组织和性能的变化。结果表明,高熵合金NiCrFeCuAlx(x=0.5,1.0,1.5,2.0)和CoCrFeCuAlx (x=0.5,1.0,1.5,2.0)凝固后均形成由BCC相或/与FCC相组成的简单固溶体结构,BCC相位于枝干上,FCC相则分布在树枝晶间。随Al含量的增加,合金均由BCC和FCC的双相固溶体结构转变为BCC单相固溶体结构,这也说明A1为BCC相形成元素。值得说明的是,两种合金中均出现了B2超结构,主要是因为元素A1与Co之间的混合焓比较大与Al-Ni相近,在固溶体形成过程中形成了AlCo或AlNi超结构,形成了B2有序相和B1无序相构成的BCC相调幅结构,显著提高了合金的强度。第三,基于Cr-Ni二元相,以Cr为BCC相基元,Ni为FCC相基元,设计了Cr0.56Ni0.44型高熵固溶体合金CoCrFeNiAl0.86,并与CoCrFeNiAl合金进行对比研究。结果表明,合金CoCrFeNiAl0.86形成了由BCC相和FCC相组成的等轴晶固溶体结构。但是相成分的分布却不均匀,一些晶胞内为BCC相和FCC相的共晶组织,一些则为B2有序相和B1无序相构成的BCC相调幅结构。FCC相的存在以及微观结构的不均匀性使得合金的强度明显低于CoCrFeNiAl合金。然而,由于相成分分布比较均匀,具有BCC相的CoCrFeNiAl合金的塑性并没有出现明显的降低。
【关键词】:高熵合金 固溶体 自由能 共晶合金 超点阵结构
【学位授予单位】:大连理工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TG132.3
【目录】:
  • 摘要4-5
  • Abstract5-10
  • 1 绪论10-21
  • 1.1 高熵合金的提出10
  • 1.2 高熵合金的研究近况及发展10-14
  • 1.3 高熵合金的特点14-19
  • 1.3.1 高熵效应15-16
  • 1.3.2 晶格畸变效应16-17
  • 1.3.3 迟滞扩散效应17-18
  • 1.3.4 “鸡尾酒”效应18-19
  • 1.4 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19-21
  • 1.4.1 高熵固溶体合金相组成判据的研究19-20
  • 1.4.2 高熵合金NiCrFeCuAl_x和CoCrFeCuAl_x的研究20
  • 1.4.3 高熵合金CoCrFeNiAl_(0.86)和CoCrFeNiAl的研究20-21
  • 2 样品的制备和实验方法21-25
  • 2.1 样品的制备方法21-22
  • 2.2 实验样品22-23
  • 2.3 实验分析方法23-25
  • 2.3.1 XRD分析实验23
  • 2.3.2 OM分析实验23-24
  • 2.3.3 扫描电镜(SEM)分析实验24
  • 2.3.4 透射电镜(TEM)分析实验24
  • 2.3.5 力学性能分析实验24-25
  • 3 高熵固溶体合金相组成判据的研究25-34
  • 3.1 引言25
  • 3.2 理论分析与讨论25-29
  • 3.3 计算结果与讨论29-33
  • 3.4 本章小结33-34
  • 4 高熵合金NiCrFeCuAl_x微观结构和性能的研究34-48
  • 4.1 XRD实验与分析34-37
  • 4.2 合金的微观结构与分析37-43
  • 4.2.1 金相(OM)实验与分析37-38
  • 4.2.2 SEM实验与分析38-40
  • 4.2.3 EDS实验与分析40-41
  • 4.2.4 EPMA实验与分析41-42
  • 4.2.5 EBSD实验与分析42-43
  • 4.3 合金的力学性能分析43-46
  • 4.3.1 显微硬度实验与分析43-45
  • 4.3.2 压缩实验与分析45-46
  • 4.4 合金的相稳定性分析46
  • 4.5 本章小结46-48
  • 5 高熵合金CoCrFeCuAl_x微观结构和性能的研究48-58
  • 5.1 XRD实验与分析48-49
  • 5.2 合金的微观结构与分析49-54
  • 5.2.1 OM实验与分析49-50
  • 5.2.2 SEM实验与分析50-51
  • 5.2.3 EDS实验与分析51-52
  • 5.2.4 EBSD实验与分析52-53
  • 5.2.5 TEM实验与分析53-54
  • 5.3 合金的力学性能分析54-56
  • 5.3.1 显微硬度实验与分析54-55
  • 5.3.2 压缩实验与分析55-56
  • 5.4 合金的相稳定性分析56
  • 5.5 本章小结56-58
  • 6 高熵合金CoCrFeNiAl_(0.86)和CoCrFeNiAl微观结构和性能的研究58-67
  • 6.1 合金设计的理论分析58-60
  • 6.2 合金的微观结构与分析60-64
  • 6.2.1 XRD实验与分析60-61
  • 6.2.2 OM、SEM实验与分析61-63
  • 6.2.3 TEM实验与分析63-64
  • 6.3 合金的力学性能分析64-66
  • 6.4 本章小结66-67
  • 结论67-69
  • 参考文献69-73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情况73-74
  • 致谢74-75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恕骞;黄维刚;;AlCoCrNiSi_x高熵合金微观组织结构与力学性能[J];材料工程;2012年01期

2 赵亚光;梅虎;戴品强;吴波;郑炜铭;;Ti_(0.5)AlCoFeNiCr_x高熵合金的微观组织结构与力学性能[J];材料科学与工程学报;2010年05期

3 吴桂芬;唐群华;柯跃前;戴品强;吴波;;淬火温度对Al_(0.5)CoCrFeNiSi_(0.2)高熵合金组织结构的影响[J];材料科学与工程学报;2012年03期

4 王腾;孔见;巢f:轩;;微波辅助燃烧合成FeCoNiCuAl高熵合金的组织与性能[J];粉末冶金技术;2011年06期

5 李安敏;张喜燕;;AlCrCuFeNi高熵合金的组织与硬度研究[J];广西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年02期

6 刘宁;张艳;秦亮;;一种新型耐磨材料——高熵合金[J];材料导报;2012年S2期

7 黄祖凤;张冲;唐群华;戴品强;吴波;;WC颗粒对激光熔覆FeCoCrNiCu高熵合金涂层组织与硬度的影响[J];中国表面工程;2013年01期

8 张华;王乾廷;唐群华;戴品强;;Al_(0.5)FeCoCrNi(Si_(0.2),Ti_(0.5))高熵合金的高温氧化性能[J];腐蚀与防护;2013年07期

9 牛雪莲;王立久;孙丹;董晶亮;李长明;;电子束蒸发沉积Al-Fe-Co-Cr-Ni-Cu高熵合金涂层耐蚀性研究[J];大连理工大学学报;2013年05期

10 彭佳;颜子博;;多主元高熵合金涂层的研究进展[J];表面技术;2013年06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Sheng Zhu;Wenbo Du;Xiaoming Wang;Guofeng Han;;Microstructure and Electrochemical Performances of AlxFeCoNiCr(B) High Entropy Alloys[A];中国材料大会2012第21分会场:非晶合金与高熵合金论文集[C];2012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7条

1 李灿;计算机模拟金属化合物电子结构,晶体结构及其性能[D];吉林大学;2011年

2 王艳苹;AlCrFeCoNiCu系多主元合金及其复合材料的组织与性能[D];哈尔滨工业大学;2009年

3 黄灿;钛合金表面激光熔覆TiCrAlSi系多主元合金涂层的研究[D];北京有色金属研究总院;2012年

4 刘亮;合金元素对高熵合金组织与性能的影响[D];吉林大学;2012年

5 冯兴国;Zr-Ta-Nb-Ti-W-N多主元薄膜组织结构与性能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3年

6 盛洪飞;Al_xCoCrCuFeNi系高熵合金及其复合材料的制备、微结构与性能研究[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14年

7 牛雪莲;钢基体腐蚀防护的高熵合金Al_xFeCrCoNiCu涂层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4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锦永;FeCoNiCr基多主元合金的定向凝固组织演化及电化学腐蚀行为[D];河南理工大学;2010年

2 李忠丽;多主元高熵合金的组织结构与性能研究[D];山东科技大学;2010年

3 杜艳艳;多主元合金的微结构及性能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1年

4 胡成平;AlCoCrCuFeNi合金在过氧化氢中的摩擦学性能研究[D];机械科学研究总院;2011年

5 刘烨;TiZrHfNbMo系高熵合金显微组织和性能的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0年

6 周琪;钛合金管材成形加工工艺的数值模拟研究[D];江苏科技大学;2011年

7 唐健江;AlCoCrTiNiCu_x高熵合金的微观组织与性能研究分析[D];广西大学;2011年

8 王腾;微波辅助燃烧合成FeCoNiCuAl_x高熵合金的组织与性能研究[D];南京理工大学;2012年

9 史鹏飞;高强度铝合金及高熵合金的组织结构与性能[D];吉林大学;2006年

10 张力;高熵合金的制备及组织与性能[D];吉林大学;2007年


  本文关键词:高熵固溶体合金的相组成和力学性能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25578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jinshugongy/25578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95905***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