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金属论文 >

Cr12MoV模具钢表面激光熔覆层组织及性能研究

发布时间:2017-04-17 10:24

  本文关键词:Cr12MoV模具钢表面激光熔覆层组织及性能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激光熔覆技术在表面处理领域具有良好的发展前景。通过选择熔覆合金,可提高部件的表面硬度、耐磨性或耐腐蚀性,改善表面机械加工性能,还可修复因磨损而失效的零件,延长其使用寿命。冷冲压模具由于其特殊的工作环境(高压力、高摩擦,大面积等),容易发生磨损失效。为了提高冷冲压模具的使用寿命,节约资源,增大生产效益,本课题采用激光熔覆技术对失效冷冲压模具进行了修复研究。本课题采用不同的合金粉末(铁基、镍基、钴基及添加碳化钨复合粉末)对Cr12MoV冷冲压模具钢进行激光熔覆修复。采用光学显微镜(OM)、扫描电镜(SEM)、能谱分析(EDS)、显微硬度计和MM-200磨损试验机对熔覆层的显微组织、元素分布、显微硬度以及耐磨性能进行了研究。重点分析了钴基加碳化钨增强相复合粉末熔覆层的组织性能。采用激光熔覆工艺,铁基、镍基及钴基等合金粉末均能实现Cr1MoV冷冲压模具的熔覆:熔覆层组织致密,性能优异,无气孔、裂纹等缺陷,与基材冶金结合强。铁基和钴基合金粉末熔覆层主要由网状的共晶组织和其所包围的固溶体组成;镍基合金粉末熔覆层主要由细小的枝晶组织和羽毛状的长条组织组成。Cr12MoV模具钢表面受激光传热影响,根据显微组织特征由表至里可分为过渡区和淬硬区。过渡区是受热影响最大的区域组织粗大,在半熔融状态下成分偏析严重,是修复表面的软化区。而淬硬区受热影响作用,组织细化,硬度提高很大。不同激光熔覆工艺参数下,其熔覆层的组织和性能变化很大。相对于激光功率,熔覆速度对熔覆层的显微组织和性能影响更为显著,随着熔覆速度的增大,激光光束停留时间越短,冷却越快,熔覆层的组织越细小致密。通过添加不同比例碳化钨增强相复合粉末激光熔覆试验,发现碳化钨增强相对熔覆层的显微组织、硬度和耐磨性等都有显著的影响。碳化钨增强相与Ni60的相溶性较差,激光熔覆后存在较多的未熔碳化钨硬质相,很大程度提高了熔覆层的耐磨性。对于钴基合金粉末,随着碳化钨增强相比例的增加,熔覆层的硬度、耐磨性越来越高,说明碳化钨增强相与钴基合金粉末的相溶性很好。Cr12MoV模具钢表面激光熔覆不同合金粉末后,表面的耐磨性都有了不同程度的提高,达到基材的2-6倍,尤其是Co06+20%WC合金粉末熔覆层的耐磨性完全达到了模具的使用要求。综合考虑冷冲压模具的使用要求(高硬度、高耐磨性以及一定的韧性)和课题试验结果,Cr12MoV冷冲压模具钢激光熔覆修复最佳工艺:FeNi26或Fe308合金粉末打底、Co06+20%WC复合粉末盖面;中间层激光功率3.6kW,熔覆速度3mm/s;盖面层激光功率3.8kW,熔覆速度4mm/s。本试验结果不仅对Cr12MoV冷冲压模具的修复提供了技术支持,也为精密磨具、冷锻模具、热冲压模具、热锻模具以及其它易磨损零件的激光熔覆修复提供了一定的理论指导,对于扩大激光熔覆技术在工业生产中的应用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和理论意义。
【关键词】:Cr12MoV模具钢 激光熔覆 钻基合金 显微组织 耐磨性
【学位授予单位】:山东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TG174.4;TG385.2
【目录】:
  • 摘要11-13
  • ABSTRACT13-15
  • 第1章 绪论15-27
  • 1.1 引言15
  • 1.2 Cr12MoV冷冲压模具修复现状15-20
  • 1.2.1 冷冲压模具概况16
  • 1.2.2 冷冲压模具失效形式16-17
  • 1.2.3 冷冲压模具常用修复方法17-20
  • 1.3 激光熔覆技术的应用及发展20-24
  • 1.3.1 激光熔覆技术概况20-21
  • 1.3.2 激光熔覆技术在模具修复中的应用21-23
  • 1.3.3 激光熔覆技术发展前景23
  • 1.3.4 激光熔覆技术存在的主要问题23-24
  • 1.4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24-25
  • 1.5 本章小结25-27
  • 第2章 试验材料及研究方法27-35
  • 2.1 试验基材27-28
  • 2.2 激光熔覆设备28
  • 2.3 激光熔覆合金粉末28-31
  • 2.3.1 激光熔覆合金粉末种类29-31
  • 2.3.2 激光熔覆合金粉末供应方式31
  • 2.4 激光熔覆工艺31-33
  • 2.4.1 激光熔覆工艺参数31-32
  • 2.4.2 Cr12MoV模具钢激光熔覆试验步骤32-33
  • 2.5 研究方法33-34
  • 2.5.1 试样制备33
  • 2.5.2 组织及硬度分析33-34
  • 2.5.3 耐磨性试验方法34
  • 2.6 本章小结34-35
  • 第3章 不同合金粉末激光熔覆层组织性能35-55
  • 3.1 铁基、镍基及钴基合金粉末熔覆层显微组织及硬度分析35-40
  • 3.1.1 铁基、镍基及钴基合金粉末熔覆层宏观形貌分析35-36
  • 3.1.2 铁基、镍基及钴基合金粉末熔覆层显微组织分析36-38
  • 3.1.3 铁基、镍基及钴基合金粉末熔覆层硬度分析38-40
  • 3.2 复合粉末熔覆层显微组织及硬度分析40-46
  • 3.2.1 复合粉末熔覆层宏观形貌分析41-42
  • 3.2.2 复合粉末熔覆层显微组织分析42-44
  • 3.2.3 复合粉末熔覆层硬度分析44-46
  • 3.3 激光熔覆打底层组织分析46-49
  • 3.4 激光熔覆过渡区显微组织及硬度分析49-54
  • 3.5 本章小结54-55
  • 第4章 激光熔覆工艺对Co06+20%WC合金粉末熔覆层组织影响55-69
  • 4.1 激光熔覆功率对熔覆层组织影响55-57
  • 4.2 激光熔覆速度对熔覆层组织影响57-61
  • 4.3 激光熔覆层裂纹分析61-65
  • 4.3.1 激光熔覆层裂纹形态61-63
  • 4.3.2 熔覆层裂纹形成机理和影响因素63
  • 4.3.3 熔覆层裂纹的防止措施63-65
  • 4.4 Cr12MoV冲压模具刃口模拟熔覆试验65-68
  • 4.4.1 刃口的制备与加工65-66
  • 4.4.2 刃口模拟熔覆修复试验方法66-67
  • 4.4.3 刃口模拟熔覆修复效果67-68
  • 4.5 本章小结68-69
  • 第5章 激光熔覆层耐磨性分析69-79
  • 5.1 激光熔覆层磨损性能试验方法69-73
  • 5.2 激光熔覆层磨损机理73-75
  • 5.3 熔覆层硬度对其耐磨性的影响75-76
  • 5.4 WC对熔覆层耐磨性的影响76-78
  • 5.5 本章小结78-79
  • 第6章 结论79-81
  • 参考文献81-87
  • 致谢87-88
  •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88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马琳;原津萍;张平;赵军军;;多道激光熔覆温度场的有限元数值模拟[J];焊接学报;2007年07期

2 陈列;谢沛霖;;齿面激光熔覆中的防边缘塌陷工艺研究[J];激光技术;2007年05期

3 孙会来;赵方方;林树忠;齐向阳;;激光熔覆研究现状与发展趋势[J];激光杂志;2008年01期

4 陈志坤;刘敏;曾德长;马文有;;激光熔覆裂纹的产生原因及消除方法探究[J];激光杂志;2009年01期

5 郑晖;韩志仁;陈江;王国栋;;采用激光熔覆方法校轴的试验研究[J];东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年12期

6 朱晨光;孙耀宁;于青;;激光熔覆温度场的数值模拟研究进展[J];热加工工艺;2012年08期

7 周思华;郭艳花;晁明举;刘奎立;;金属表面激光熔覆处理技术的研究[J];周口师范学院学报;2013年05期

8 郭伟,徐庆鸿,田锡唐;激光熔覆的研究发展状况[J];宇航材料工艺;1998年01期

9 郭伟,徐庆鸿,田锡唐;激光熔覆的研究发展状况[J];宇航材料工艺;1998年02期

10 李必文,石世宏,王新林;激光熔覆化工阀门的实验与质量控制[J];热加工工艺;2000年0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邓琦林;谢安宁;周广才;;激光熔覆修复技术的基础试验研究[A];2005年中国机械工程学会年会论文集[C];2005年

2 邓琦林;谢安宁;周广才;;激光熔覆修复技术的基础试验研究[A];2005年中国机械工程学会年会第11届全国特种加工学术会议专辑[C];2005年

3 邓琦林;谢安宁;周广才;;激光熔覆修复技术的基础试验研究[A];2005年中国机械工程学会年会论文集第11届全国特种加工学术会议专辑[C];2005年

4 张万红;方亮;赵刚;;液相分散沉降法制备激光熔覆预涂涂层的研究[A];第五届全国表面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4年

5 陈畅源;邓琦林;葛志军;;激光熔覆中的应力研究[A];上海市激光学会2005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5年

6 邓琦林;;舰船关键零件的激光熔覆修复[A];第13届全国特种加工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9年

7 王明娣;刘秀波;郭开波;宋成法;傅戈雁;石世宏;;激光熔覆成形件的应力分析与裂纹控制[A];第14届全国特种加工学术会议论文集[C];2011年

8 王永峰;田欣利;薛春芳;;送粉式激光熔覆能量利用率的分析模型[A];第十届全国特种加工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3年

9 黄延禄;杨永强;;双方程边界耦合法激光熔覆传质过程数值模拟[A];中西南十省区(市)焊接学会联合会第九届年会论文集[C];2006年

10 刘继常;;激光熔覆工艺理论与试验研究[A];第15届全国特种加工学术会议论文集(下)[C];2013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翟扬;激光熔覆硼、钛材料市场海阔天空[N];中国有色金属报;2003年

2 汤兆宏;激光熔覆专利技术修复绥中电厂80万千瓦汽轮机围带铆钉损伤[N];中国电力报;2008年

3 记者 赵静;激光熔覆术成功再造煤矿机械[N];中国煤炭报;2013年

4 本报记者 汤兆宏;成功修复宝钢自备电厂35万千瓦汽轮机缸体[N];中国电力报;2008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赵彦华;KMN钢压缩机叶片激光熔覆修复及后续加工特性研究[D];山东大学;2015年

2 熊征;激光熔覆强化和修复薄壁型零部件关键技术基础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9年

3 黄凤晓;激光熔覆和熔覆成形镍基合金的组织与性能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4 张庆茂;送粉激光熔覆应用基础理论的研究[D];中国科学院长春光学精密机械与物理研究所;2000年

5 张三川;送粉激光熔覆陶瓷掺杂复合涂层技术及涂层成形机理研究[D];郑州大学;2002年

6 李明喜;钴基合金及其纳米复合材料激光熔覆涂层研究[D];东南大学;2004年

7 郑敏;钛合金表面激光熔覆制备生物陶瓷涂层及其生物活性研究[D];兰州理工大学;2008年

8 王明娣;基于光内送粉的激光熔覆快速制造机理与工艺研究[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08年

9 李嘉宁;钛合金激光熔覆Ti-Al/陶瓷复合涂层组织结构与耐磨性的研究[D];山东大学;2012年

10 张尧成;激光熔覆INCONEL 718合金涂层的成分偏聚与强化机理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13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许波;面向绿色再制造的单道激光熔覆几何特征的研究[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11年

2 卢云龙;激光熔覆硅化物三元合金涂层的组织与性能研究[D];上海工程技术大学;2015年

3 付志凯;轮轨材料激光溶覆Fe基合金涂层的微观组织与磨损性能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15年

4 李培源;钢材表面非晶化工艺与性能研究[D];南京理工大学;2015年

5 杭小琳;激光铣削对激光熔覆成形件的整形机理和试验研究[D];苏州大学;2015年

6 梁斌;基于大功率半导体激光熔覆的环模再制造研究[D];燕山大学;2015年

7 相占凤;添加固体润滑剂hBN的钛合金激光熔覆高温耐磨复合涂层研究[D];苏州大学;2015年

8 邓居军;磁化—激光熔覆复合技术强化与修复零部件表面性能的研究[D];江西理工大学;2015年

9 艾铭杰;Cr12MoV模具钢表面激光熔覆层组织及性能研究[D];山东大学;2015年

10 赵文雨;2Cr12MoV表面激光熔覆Stellite 6涂层的组织及性能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15年


  本文关键词:Cr12MoV模具钢表面激光熔覆层组织及性能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31302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jinshugongy/31302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f8a6b***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