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农业技术论文 >

不同生境马铃薯根际土壤细菌多样性分析

发布时间:2024-06-24 19:57
  近年来,随着国家对马铃薯产业重视程度的增加,生产的专业化和规模化程度越来越高,化肥农药用量不断加大,加之连作等种植模式,致使以疮痂病为代表的土传病害普遍发生且逐年加重,个别地块发病率达90%以上,给种植业者带来巨大的经济损失。【目的】为了探索马铃薯疮痂病发生与土壤环境的关系,分析区域性种植方式和施肥量对土壤细菌种群变化的影响,为实现土传病害有效防治提供借鉴。【方法】本文分别从1年连作土传病害轻的宁夏西吉(西北)、3年连作土传病害严重的河北沽源(华北)、5年轮作未发现土传病害的内蒙古海拉尔(东北)大田马铃薯根际采集土壤,利用高通量测序技术,比较了样品间细菌群落结构差异。【结果】3组样品共获得有效条带617558条,可分类操作单元(OTUs)3077个。各样品中变形菌门(Proteobacteria)数量最多,含量均在33%以上。与未发病土壤样品相比,土传病害发生严重的样品中细菌数量、物种数、细菌多样性、种类丰富度均有所降低,有害菌数量增加,益生菌数量减少。其中,放线菌(Actinobacteria)数量明显增多,变形菌(Proteobacteria)、绿弯菌(Chloroflexi)和酸...

【文章页数】:16 页

【部分图文】:

图1.不同土壤样品间门分类水平菌群分布图(Top10)

图1.不同土壤样品间门分类水平菌群分布图(Top10)

如图2所示,样品B中,鞘脂单胞菌科Sphingomonadaceae所占组分最高,其次为伯克氏菌Burkholderiaceae、Micrococcaceae、Nocardioidaceae、Xanthobacteraceae、Gemmatimonadaceae、Sphingob....


图2.不同样品间科分类水平菌群分布图(Top10)

图2.不同样品间科分类水平菌群分布图(Top10)

图1.不同土壤样品间门分类水平菌群分布图(Top10)2.3.3基于科分类水平(Familylevel)的土壤细菌数量差异性比较:


图3.样品间细菌数量差异t-Test比较(科水平)

图3.样品间细菌数量差异t-Test比较(科水平)

相对丰度位居前30的细菌组分分析结果显示(图4):样品B中Sphingomonas(A5.69%、B12.97%、C2.57%)、Pedobacter(A1.18%、B3.29%、C0.37%)、Delftia(A0.05%、B1.62%、C0.06%)、Pe....


图4.样品间细菌组分差异属分析(Top30)

图4.样品间细菌组分差异属分析(Top30)

unWeightedUniFrac分析结果显示(图6),A、C未发病2组样品的OTU在进化谱系中更为接近,细菌种类较发病B组样品更相似。图5.样品间细菌数量差异t-Test比较(属级水平)



本文编号:399569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nykj/3995695.html

上一篇:安徽省旌德白茶主产地地球化学特征研究  
下一篇:没有了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31044***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