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AI论文 >

《第五届中国功能材料及其应用学术会议论文集Ⅰ》2004年

发布时间:2016-10-07 15:32

  本文关键词:智能结构及其健康检测与监测,,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第五届中国功能材料及其应用学术会议论文集Ⅰ》2004年

土木工程结构智能感知材料、传感器与健康监测系统

欧进萍  

【摘要】:随着智能感知材料的发展,高性能传感器及其测试技术为结构智能健康监测系统的研究与发展提供了崭新的途径,结构智能健康监测已经成为诸多领域的前沿研究方向.本文重点介绍了作者近年来基于智能感知材料发展的智能传感器及土木工程结构智能健康监测系统的研究成果.主要包括:光纤光栅应变和温度传感器与压电薄膜(PVDF)应变和裂缝监测传感器及其性能;无线传感器网络与无线传输技术及其性能与工程应用:碳纤维智能传感器与纤维增强-光纤光栅应变传感器及其性能;智能混凝土与智能混凝土标准应变传感器及其性能;智能健康监测系统及其工程应用.最后,介绍了我国在重大工程结构智能健康监测领域的立项情况.

【作者单位】: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50238040) 国家863计划项目(2001AA602023,2002AA3131110,2002AA335010)
【分类号】:TP21
【正文快照】:

引言 重大工程结构,诸如跨江跨海的超大跨桥梁、用于大型体育赛事的超大跨空间结构、代表现代城市象征的超高层建筑、开发江河能源的大型水利工程、用于海洋油气资源开发的大型海洋平台结构以及核电站建筑等,它们的使用期长达几十年、甚至上百年,环境侵蚀、材料老化和荷载的

下载全文更多同类文献

PDF全文下载

CAJ全文下载

(如何获取全文 欢迎:购买知网充值卡、在线充值、在线咨询)

CAJViewer阅读器支持CAJ、PDF文件格式,AdobeReader仅支持PDF格式


【引证文献】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陈旭丹;基于无线传感的土木工程状态监测研究[D];同济大学;2007年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具典淑,周智,欧进萍;PVDF压电薄膜的应变传感特性研究[J];功能材料;2004年04期

2 刘刚;黄一;董维杰;孙宇;;油漆涂层下PVDF的应变传感及测量方法研究[J];压电与声光;2007年05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张滇军;碳纤维水泥基复合材料导电特性及其应用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06年

2 赵晓燕;基于压电陶瓷的结构健康监测与损伤诊断[D];大连理工大学;2008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孙宇;基于压电薄膜的结构应变与损伤检测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06年

2 白石;PVDF动态应变感知特性及其结构监测应用[D];哈尔滨工业大学;2006年

3 战锋;基于压电材料的结构应变在线监测系统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08年

4 马艳;结构表面裂纹应力强度因子计算方法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08年

【同被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喻言,李宏伟,欧进萍;结构监测的无线加速度传感器设计与制作[J];传感技术学报;2004年03期

2 欧进萍,关新春;土木工程智能结构体系的研究与发展[J];地震工程与工程振动;1999年02期

3 瞿伟廉,陈超,汪菁;深圳市民中心屋顶网架结构支撑钢牛腿瞬时应力场的识别[J];地震工程与工程振动;2002年04期

4 刘齐茂;用随机减量技术及ITD法识别工作模态参数[J];广西工学院学报;2002年04期

5 王彤;张令弥;;运行模态分析的频域空间域分解法及其应用[J];航空学报;2006年01期

6 易伟健;工程结构损伤诊断的动力学方法研究综述[J];湖南城建高等专科学校学报;1999年03期

7 纪晓东;钱稼茹;徐龙河;;模拟环境激励下结构模态参数识别试验研究[J];清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6年06期

8 李中付,华宏星,宋汉文,郑栋梁,陈之炎;基于环境激励的工作模态参数识别[J];上海交通大学学报;2001年08期

9 李中付,华宏星,宋汉文,陈之炎;模态分解法辨识线性结构在环境激励下的模态参数[J];上海交通大学学报;2001年12期

10 常军;张启伟;孙利民;;结构模态参数识别的随机子空间法[J];苏州科技学院学报(工程技术版);2006年03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姚志远;大型工程结构模态识别的理论和方法研究[D];东南大学;2004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朱海峰;智能结构及其健康检测与监测[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04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中伟;金靖芝;;物联网中的关键技术[J];价值工程;2011年19期

2 黄国伟;;桥梁健康监测硬件系统的搭建[J];科技促进发展(应用版);2010年10期

3 黄一鸣;王春红;;基于VME的健康监测系统[J];核电子学与探测技术;2011年05期

4 宋杰;;智能管道下的移动视频业务发展策略[J];通信世界;2011年33期

5 刘恒;何光耀;;无线传感器网络应用于医疗领域的展望[J];信息与电脑(理论版);2011年07期

6 侯立群;林长春;;在线监测桥梁挠度的实用方法[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1年18期

7 ;[J];;年期

8 ;[J];;年期

9 ;[J];;年期

10 ;[J];;年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欧进萍;;土木工程结构智能感知材料、传感器与健康监测系统[A];第五届中国功能材料及其应用学术会议论文集Ⅰ[C];2004年

2 汤立群;;集中式远程无线桥梁健康监测系统及桥梁内部应变演化分析[A];庆祝中国力学学会成立50周年暨中国力学学会学术大会’2007论文摘要集(上)[C];2007年

3 汤立群;刘逸平;刘泽佳;何庭蕙;黄小清;;集中式桥梁健康监测系统与健康监测分析[A];第三届二十一世纪的实验力学学科发展——海峡两岸实验力学研讨会摘要集[C];2009年

4 付军;严新平;刘胜春;;盾构隧道健康监测分析与研究[A];可持续发展的中国交通——2005全国博士生学术论坛(交通运输工程学科)论文集(下册)[C];2005年

5 汤立群;刘逸平;刘泽佳;何庭蕙;黄小清;;集中式远程实时桥梁健康监测系统研究[A];中国力学学会学术大会'2009论文摘要集[C];2009年

6 尹丽春;郭涵宁;刘则渊;;智能感知技术前沿热点的可视化研究[A];科学学理论与科学计量学探索——全国科学技术学暨科学学理论与学科建设2008年联合年会论文集[C];2008年

7 黄长虹;韦灼彬;;海港码头结构健康监测初探[A];第一届全国工程安全与防护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8年

8 刘永棵;张雪松;李富财;;重庆渝澳轻轨桥健康监测系统研究[A];第十八届全国桥梁学术会议论文集(下册)[C];2008年

9 齐怀展;孙运国;何立忠;;海河大桥结构健康监测系统方案设计[A];中国高速公路管理学术论文集(2009卷)[C];2009年

10 夏樟华;朱三凡;宗周红;;基于健康监测的大跨度连续刚构桥支座位移评估[A];第18届全国结构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第Ⅱ册[C];2009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记者杨明洁;[N];无锡日报;2011年

2 程守勤;[N];江苏科技报;2010年

3 本报记者 华凌;[N];科技日报;2007年

4 ;[N];中国建设报;2004年

5 许先庆 李学华;[N];九江日报;2008年

6 曹旭东、刘畅;[N];人民武警报;2010年

7 王文斌;[N];中国交通报;2007年

8 石中生;[N];中国交通报;2007年

9 葛志浩;[N];中国气象报;2007年

10 记者 彭薇;[N];解放日报;2011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卢伟;基于现场总线的大跨空间结构健康监测系统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0年

2 卢伟;基于现场总线的大跨空间结构健康监测系统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0年

3 胡军;荆岳大桥结构健康监测系统研究及应用[D];武汉理工大学;2012年

4 宋雨;文晖大桥健康监测与评估管理系统主要问题研究[D];浙江大学;2003年

5 王今朝;大跨斜拉桥断索危险性理论分析及健康监测方法研究[D];东北林业大学;2010年

6 蓝章礼;桥梁健康监测系统的数据获取:理论和方法研究[D];重庆大学;2008年

7 赵海涛;基于光纤传感技术的复合材料结构全寿命健康监测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08年

8 何浩祥;空间结构健康监测的理论与试验研究[D];北京工业大学;2006年

9 李冬生;拱桥吊杆损伤监测与健康诊断[D];哈尔滨工业大学;2007年

10 侯立群;大型斜拉桥基于健康监测的模型修正、损伤诊断与预警方法[D];哈尔滨工业大学;2009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娟;起重机健康监测系统的设计及开发[D];中北大学;2011年

2 廖威;新光大桥健康监测系统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0年

3 刘倩;大跨空间结构健康监测系统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1年

4 胡珊;屋顶网架结构健康监测系统的设计与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12年

5 侯攀;自锚式悬索桥健康监测系统监测信息处理与状态评估研究[D];长沙理工大学;2012年

6 刘征;智能感知互动综合服务系统中数据提取方案设计[D];华北电力大学;2012年

7 吕宏昌;面向智能感知互动综合服务系统的互动终端设计[D];华北电力大学;2012年

8 张波;梅山过桥结构健康监测系统设计与实施[D];东北大学;2008年

9 帅宗义;高速铁路桥梁健康监测系统中传感器优化布置的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11年

10 向鑫;面向白沙洲大桥健康监测系统的结构损伤及重车效应分析[D];武汉理工大学;2012年


  本文关键词:智能结构及其健康检测与监测,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13290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rengongzhinen/13290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c01eb***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