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AI论文 >

新技术革命下人工智能与高质量增长、高质量就业

发布时间:2020-10-19 22:42
   研究目标:总结人工智能作为新一代信息技术的技术-经济特征,厘清其对宏观经济增长、劳动就业及收入分配的影响机制,就人工智能热潮下中国经济增长和就业的演进趋势进行展望,并给出应对思路和建议。研究方法:以前沿文献和增长理论、发展经济学理论为基础,运用归纳演绎的方法对人工智能的技术-经济特征和影响机制进行梳理;通过数据整理和趋势分析,就中国经济增长和就业分配可能受到影响进行情景分析。研究发现:人工智能的渗透性、替代性、协同性和创造性四项技术-经济特征,能推动国民经济各领域各部门高质量增长,而其自身规模壮大也有助于增长质量的提升。人工智能及自动化推进中,替代效应与抑制效应作用下就业总量将保持基本稳定,但结构性冲击不可避免。中间层岗位容易被替代,就业结构将呈两极化趋势;伴随结构调整,初次分配中劳动份额将降低,被替代行业中教育和技能水平较低、年龄偏大人群所受损失最大,并扩大收入差距。劳动成本攀升将加速人工智能在中国的推广应用,有力支撑未来中国经济高质量增长;但岗位结构与年龄构成错配和整体受教育程度偏低相叠加,可能在中短期内造成较为严重的结构性失业,扩大不同群体间的收入差距。研究创新:归纳提炼出新式人工智能的技术-经济特征及其对增长、就业的作用机制,就未来中国经济增长和就业可能出现的情景进行推演预判。研究价值:及早警示人工智能技术对经济和社会可能带来的负面影响,并从产业政策、行业规制、社会保障和教育培训等方面提出对策建议。
【部分图文】:

人工智能技术,增长作用,经济特征,悖论


,IMI)”(Cockburn等,2017)。另外,人工智能技术作为新一代信息技术的集成,是由数据生产、算法及软件开发、芯片、存储器、其他硬件设备等技术和产品共同支撑而形成的复杂系统。系统内各环节对应的产品及服务已经形成了一个较为独立的产业生态体系。人工智能技术对经济社会各领域的不断渗透,将带来各关联环节产品服务需求的上升,进而引致对应细分行业规模的扩大;而人工智能产业体系的不断壮大,将对宏观经济增长形成直接支撑①。从图2可以看出,人工智能可以通过两种途径影响宏观经济增长:一是借助其作为新一代信息技术所具备的四大技术-经济特征,通过增加要素贡献、提高投入产出效率、加快知识创造等推动国民经济各领域各部门增长,进而影响宏观经济增长;二是人工智能技术所涵盖的产业生态体系在渗透影响国民经济各领域的同时,自身规模也将随之壮大,进而助力宏观经济增长。在第一种途径下,投入产出效率、知识创造都将带来宏观经济全要素生产率的提升,这显然是我们所追求的高质量增长②;而在第二种途径下,人工智能及其他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的壮大,意味着高技术部门的壮大,完全符合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方向。据此,我们可以认为,发挥人工智能对宏观经济的支撑作用,有利于实现高质量增长。图2人工智能技术-经济特征与影响增长作用机制3.新“索洛悖论”与人工智能支撑增长的前提尽管人工智能在理论上具有支撑宏观经济增长的多重机制,但经济运行的实践往往与理论预期存在较大偏差;其中,争议最大的就是人工智能

补偿效应,人工智能,抑制效应,岗位


2018)。就业岗位消失与就业人数增长并存的根本原因在于,自动化推进也能产生正向的溢出效应,间接创造出新的就业岗位,也被称为抑制效应(CountervailingEffect)(Acemoglu和Restrepo,2018;Autor和Salomons,2017、2018),如图3所示。图3人工智能影响就业岗位的作用机制抑制效应可以进一步分为补偿效应(CompensationEffect)和创造效应(CreationEffect)(Acemoglu和Restrepo,2018;Bessen,2018;Furman和Seamans,2018)。补偿效应主要是人工智能替代性带来的效率提升将引致相关产业规模的扩大,通过规模扩大弥补单位产出就业岗位的减少,具体又可细分为三种情形:(1)生产线上不易被人工智能替代的任务和环节,需要增加就业岗位数量才能匹配生产率大幅提升的可替代环节;(2)效率提升带来的成本下降,使得企业有条件扩大再生产,增加生产线或经营单元,这两种情形下的就业岗位增加是由社会对产品需求所引致的,可以称为“(产品)需求效应(ProductDemandEffect)”;(3)效率提升带来的成本和产品价格下降,客观上增加了居民收入,引致对其他行业需求的增加,从而推动其他行业规模的扩大和就业岗位的增加,该情形也被称为“溢出效应(SpilloverEffect)”(Autor和Salomons,2017;Acemoglu和Restrepo,201

对比图,中国制造业,就业人数,工业机器人


图42012年以来中国制造业就业人数与工业机器人销量对比图52007年以来中国制造业平均工资水平与工业机器人销量对比和器材制造业”“金属制品业”“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的就业人数从2014年以后连续2年都出现下降,其中,“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累计降幅8.7%;“食品制造业”就业人数则呈现略有下降态势,2016年相比2013年下降0.3%;“汽车制造业”就业人数2016年相比2014年仅增加2.2%,而同期产值规模增幅则达到21.3%(见表2至表4)。表22016~2017年中国工业机器人分行业销量情况(单位:台)年份电气电子设备和器材制造汽车制造业金属加工业塑料及化工用品制造业食品制造业其他行业201630750266919713547217731474020175000043000210005800200019000增速62.6%61.1%116.2%6.0%12.8%28.9%资料来源: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表32017年中国工业机器人应用行业分布状况年份汽车制造业3C电子金属加工业塑料及化学品食品烟草饮料其他201733.3%27.7%10.8%7.9%2.3%18.2%资料来源:前瞻产业研究院《2018机器人产业发展研究报告》。新技术革命下人工智能与高质量增长、高质量就业·51·????????????????????????????????????????????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条

1 蔡跃洲;张钧南;;信息通信技术对中国经济增长的替代效应与渗透效应[J];经济研究;2015年12期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张之光;于睿;史耀波;;信息技术投资与中国经济增长:基于向量自回归模型的分析[J];系统工程;2014年05期

2 蔡昉;;中国经济增长如何转向全要素生产率驱动型[J];中国社会科学;2013年01期

3 周勤;张红历;王成璋;;信息技术对经济增长的影响——一个新兴古典微观模型[J];贵州社会科学;2012年12期

4 张之光;蔡建峰;;信息技术资本、替代性与中国经济增长——基于局部调整模型的分析[J];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2012年09期

5 蔡昉;;中国人口与可持续发展[J];中国科学院院刊;2012年03期

6 王宏伟;;信息产业与中国经济增长的实证分析[J];中国工业经济;2009年11期

7 李宾;曾志雄;;中国全要素生产率变动的再测算:1978~2007年[J];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2009年03期

8 单豪杰;;中国资本存量K的再估算:1952~2006年[J];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2008年10期

9 孙琳琳;任若恩;;中国资本投入和全要素生产率的估算[J];世界经济;2005年12期

10 郭庆旺,贾俊雪;中国全要素生产率的估算:1979—2004[J];经济研究;2005年06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蔡跃洲;陈楠;;新技术革命下人工智能与高质量增长、高质量就业[J];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2019年05期

2 本刊首席时政观察员;;加强领导 做好规划 明确任务 夯实基础 站上人工智能时代新风口[J];领导决策信息;2018年48期

3 马爱平;;2019年资本加速AI产业洗牌伪人工智能企业将被淘汰出局[J];大数据时代;2019年03期

4 陈骞;;欧盟《人工智能协调计划》分析[J];上海信息化;2019年03期

5 丁少将;;人工智能发展步入快车道,AI伦理问题当何去何从?[J];互联网经济;2019年04期

6 郑鑫;;上海人工智能发展与领军力量培育[J];科学发展;2019年04期

7 托马斯·达文波特;;中美人工智能战略差别在哪里[J];经济导刊;2019年04期

8 赵刚;;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特点和主要应用领域[J];网信军民融合;2019年03期

9 拾影;;2018年度人工智能企业百强[J];互联网周刊;2019年08期

10 易山;;学会“智能+”思维[J];信息化建设;2019年03期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林淦;X公司战略管理研究[D];华东理工大学;2018年



本文编号:284781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rengongzhinen/284781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7029a***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