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AI论文 >

开放式“推—拉”理论——人工智能视角下的大学教师流动研究理论创新

发布时间:2020-11-20 16:51
   流动是大学教师职业发展的极端形式,对于大学教师流动行为的科学研究,不仅有利于洞悉整个高校人事制度管理的真相,而且事关整个高校教育管理全局。当前中国第三次大学教师流动热潮已经开始,但大学教师流动研究相关理论准备并不充分。传统"推—拉"理论是较为理想的大学教师流动研究的"中层理论"雏形,但仍需要进行适当的理论改造。文章梳理了"推—拉"理论的起源、发展、核心内容、最新成果以及背后的方法论体系,结合人工智能研究方法,明确提出了开放式"推—拉"理论的基本概念,这一理论是通过大数据的采集和运用,对"推—拉"力要素、力的方向等进行更为开放的界定和使用,以发现新的"推—拉"力要素,突破对于各受力要素具体作用的惯性思维,为中国大学教师流动研究注入新的理论活力。
【部分图文】:

示意图,人口流动,学者,推力


二是经典“推—拉理论”的发展阶段。虽然“推—拉”理论出现之后一度成为令人信服的人口流动研究理论,但学术界在半个多世纪里一直未停止对于该理论的改造和完善,甚至直到21世纪初该理论还被认为是不全面的(Jung-Kuei et al.,2012)[6]。从理论改造历程来看,在“推—拉”理论的初始阶段,该理论解释力十分有限,只能提供部分关于人口流动的解释(Hao,2012)[7],无法深刻揭示个人的迁移选择(Harvir,2005)[8],对人口流动的预测效果不好,因为“即使在‘推力’和‘拉力’作用都强大时,个人由于情境限制等原因也可能不会发生迁移行为”(Chang,2014)[9]。本研究认为,对“推—拉”理论最重要的修正来自于学者Lee(Everett S.Lee),其主要对“推—拉”理论做了两点修正,一是将“干预障碍”(Intervening Obstacles)、“个人因素”加入到“推—拉”模型中;二是将“推力”“拉力”都引入到流出地和流入地,即“每一个地方都有无数因素阻碍人们去这个地方,也有很多因素吸引着人们去这个地方”(Everett,1966)[10]。在图1中,“+”代表吸引人口流入的力,“-”代表阻碍人口流入的力,“0”代表其他人们漠不关心的因素(即通常认为不影响人才流动的因素)。Lee不断添加推力、拉力指标的举措,尤其是为每一个力都赋予正负方向的创新思维被后续大量学者借鉴,很多学者遵循这一主要的理论改进思路持续进行了多次“推—拉”理论改造,比如Jackson(2005)[11]将Lee提出的“干预障碍”变量改为“干预变量”(中介变量),因为他认为这些中介变量既可以促进人口流动也可以抑制人口流动,用“障碍”一词并不妥当。Trausti Valsson等将Lee关于流出地与流入地之间的“干预障碍”进行了完善,认为流出地与流入地之间的距离应用中性的词“in-between-space”表示(图2),在“in-between-space”中存在着阻碍与促进流动的双重因素(Valsson,2013)[12]。其他还有一些学者在Lee的基础上尝试对“推—拉”理论进行改造,但大多也都集中在对“干预障碍”因素的微调上,学者们对该理论的探索与改造一直持续至今。图2 学者Trausti Valsson等对Lee人口流动推力、拉力及干预因素改造示意图

示意图,人口流动,学者,推力


学者Trausti Valsson等对Lee人口流动推力、拉力及干预因素改造示意图

拉模


大量文献显示,以“推—拉”理论为基础学术界较多使用的是四类理论分析框架。一是推拉系泊模型(The Push–Pull–Mooring Framework,PPM)。1992年,学者Longino(1992)[13]引入了“系泊”(Mooring)变量,试图扩大“中介变量”的范围,所谓“系泊”变量主要指的是促进或阻碍人口流动的各类生活方式、文化等个人或社会因素。之后学者Moon(1995)[14]将“系泊”变量加入到传统“推—拉”理论模型中,提出了“推拉系泊模型”(PPM)。PPM模型主要解决的是在一定时间内人为何从一个地方流动到另一个地方的问题(Bansal,2005)[15](Balakrishnan,2014)[16],目前该模型主要被应用于管理学科(Jen-Ruei,2011)[17],核心研究技术主要为因素分析、偏最小二乘技术分析、多元线性回归等。二是双向推拉模型(Two-Way-Push-AndPull Model,TWPP)(图3)。TWPP模型雏形仍然来源于Lee的观点,即“无论流出地还是流入地,都有拉力和推力的影响”。Cheung和Xu在上述观点的基础上提出了改进后的双向推拉模型(Cheung,2016)[18],即认为在每一个流出地都存在推力和反向拉力,在每一个流入地也存在推力和反向拉力,在推力、反拉力、拉力、反推力的共同作用下,双向推拉模型形成一个动态的平衡。三是综合推拉模型(Integrated Push and Pull Model,IPP)。学者Vilmante Kumpikaite和Ineta Zickute通过对双重劳动力市场、人力资本、迁移系统、迁移驼峰等迁移理论进行分析、整理,试图将大多数相互联系的迁移理论总结成一个综合推拉理论,以更深入地分析流动背后的原因(Kumpikaite,2012)[19]。但该种“理论大杂烩”的创新方向使得理论创新难度很大,作者也只是提出了IPP的理论构想,研究将之付诸实践。四是内外因素互动推拉模型(Internal and External Push and Pull Model,IEPP)。韩国学者李秀珍(2013)[20]从国际学生流动入手,认为内部因素与外在因素对于国际学生流动的同等重要作用,强调跨国学生流动“外因是接受国和来源国的推拉因素;内因是学生自身和家庭的因素,包括能力层面的客观条件与愿望、观念等主观因素”,作者将之概括为“内外因素互动模式”。与之类似,国内外其他学者也曾提出过宏观和微观层面的推拉因素模型等其他“推—拉”理论变种。可以发现,“推—拉”理论的四大延伸理论各具特点,比如PPM理论加入了推力、拉力以外的因素使影响因素分析更加全面;TWPP更多追求各受力要素的动态平衡。但通过文献阅读发现,目前使用最为广泛的应属PPM模型,其他三个理论变种的可靠性尚需检验。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林松月;刘进;徐丽;;大学教师究竟因何流动——一种非接触式研究方法的引入[J];教师教育研究;2020年01期

2 刘进;哈梦颖;;什么影响了大学教师流动?[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7年02期

3 邓嵘;;大学教师发展的系统规划与实践——牛津大学教师发展中心的经验及其启示[J];教育科学;2017年01期

4 崔亚楠;;美国西雅图大学教师发展中心的建设及启示[J];纺织服装教育;2017年02期

5 刘进;;社会资本与高校大学教师流动的实证研究[J];山东高等教育;2016年02期

6 李爱;;大学教师教书育人本位价值回归的思考[J];大学(学术版);2012年03期

7 陈广斌;;谈谈大学教师的课程观[J];西南科技大学高教研究;2006年01期

8 肖舒楠;陈彦青;;什么样的大学教师受欢迎?[J];青年教师;2009年06期

9 陈威;;论大学教师教育者专业实践的改善及其实现路径[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9年12期

10 蔡文政;;大学教师权益损害的救济机制研究[J];顺德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9年04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立;美国大学教师发展研究:历史的视角[D];华东师范大学;2012年

2 潘奇;西方大学教师国际流动研究:1100-1970[D];华东师范大学;2012年

3 刘文婷;大学教师微学习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20年

4 徐晓红;澳大利亚大学教师发展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15年

5 陈金凤;当代大学教师学术人格探论[D];西南大学;2010年

6 吴振利;美国大学教师教学发展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0年

7 胡金平;学术与政治之间:大学教师社会角色的历史分析[D];南京师范大学;2005年

8 王全林;“知识分子”视角下的大学教师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5年

9 缪榕楠;大学教师任用制度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7年

10 樊华强;高等教育视野中的人权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07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马静仪;民国时期大学教师社会服务活动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20年

2 汪怡;日本大学教师专业发展制度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20年

3 王鑫平;G大学教师隐性流失原因分柝及对策建议研究[D];江西财经大学;2019年

4 安小敏;研究型大学教师教学与科研的相互促进机制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9年

5 仲彦鹏;大学教师的学术身份定位与科学研究公共性守护[D];宁波大学;2019年

6 张佳露;“互联网+”时代的大学教师发展与教学创新研究[D];厦门大学;2018年

7 游潇;“双一流”背景下我国H大学教师流动研究[D];河北大学;2019年

8 芦鑫;Z大学教师流失问题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9年

9 姜佳鑫;美国一流大学教师发展中心组织架构与运行保障体系研究[D];吉林大学;2019年

10 杜宇杰;新媒体时代大学教师职业角色的转型[D];河南大学;2018年



本文编号:289171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rengongzhinen/289171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19e37***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