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AI论文 >

酸马奶酒中乳酸菌产AI-2信号分子的研究

发布时间:2022-01-04 21:10
  从群体感应角度对酸马奶酒中的乳酸菌产AI-2信号分子进行研究。首先利用四因素三水平的正交试验对报告菌株哈维氏弧菌BB170进行最佳冻干保护剂的选择,然后检测分离自酸马奶酒中的十一株乳酸菌在不同培养时间点的AI-2活性,选择其中具有代表性的两株乳酸菌,再分别检测添加酵母菌的代谢产物及在脱脂乳中共培养后产AI-2活性的变化情况,为从群体感应角度研究乳酸菌及酵母菌的共生机理奠定基础。通过对检测AI-2的报告菌株哈维氏弧菌BB170真空冷冻干燥过程中的保护剂进行筛选,选出四种效果较好的单因素保护剂分别为为脱脂乳、L-谷氨酸钠、蔗糖和葡萄糖。然后通过四因素三水平的正交试验,确定最佳的复合保护剂配方是:10%脱脂乳,1%L-谷氨酸钠,2%蔗糖,1.25%葡萄糖,使菌粉的荧光强度达到216804AU,且室温放置两个月后仍能达到39203AU。利用哈维氏弧菌BB170报告菌株对分离自酸马奶酒中的十一株乳酸菌产AI-2活性的检测结果表明,只有1-3和1-3-1菌株不能产生AI-2信号分子,LC5、2-1等其余九株都可以产生。且只有6-1-1在稳定期开始产生,其余八株都在对数期就开始产生。选择前期试验研究... 

【文章来源】:内蒙古农业大学内蒙古自治区

【文章页数】:54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酸马奶酒中乳酸菌产AI-2信号分子的研究


乳酸菌LC5培养lOh上清液的焚光强度Fig.1FluorescenceintensityofLC5supernatantat1Oh

酵母发酵,上清液,酵母菌,代谢产物


Fig. 11 Test results of AI-2 actively for four yeasts由图11可知,四株酵母菌代谢产物中AI-2活性都低于阳性对照,表明酵母菌代谢产物中不含有AI-2信号分子。3. 3. 2酵母菌代谢产物对乳酸菌LC5和2-1产AI-2信号分子的影响在MRS培养基中分别加入各酵母菌的代谢产物,以MRS培养基中加入等量生理盐水为对照,对2-1及LC5分别进行培养,再取不同培养时间点的上清液,检测2-1及LC5产AI-2信号分子的变化情况。用试验组的AI-2活性减去单菌乳酸菌为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直投式青海弧菌冻干粉保护剂的筛选及优化[J]. 黄盈盈,丁武.  食品工业科技. 2012(18)
[2]酸马奶中乳酸菌与酵母菌的共生发酵特性[J]. 闫彬,贺银凤.  食品科学. 2012(07)
[3]粪肠球菌群体感应系统luxS基因的研究[J]. 邵长林,孙忠科,尚伟,袁静,廖祥儒.  军事医学. 2011(11)
[4]酸马奶中具有潜在共生性乳酸菌和酵母菌的筛选[J]. 刘敏敏,贺银凤.  食品科学. 2011(11)
[5]直投式乳酸菌发酵剂活性影响因素的研究进展[J]. 吴雁军,刘松玲,郭慧媛,张昊,任发政.  中国乳业. 2011(05)
[6]长双歧杆菌NCC2705群体感应系统信号分子AI-2的检测[J]. 姜铮,陈宣男,王雪松,刘大伟,郭燕红,赵江丽,邵长林,袁静,何湘.  生物技术通讯. 2010(04)
[7]Lactobacillus fermentum F6的增殖培养基优化及高密度发酵的研究[J]. 张兴昌,陈霞,周琦,曹宏芳,高鹏飞,张和平.  乳业科学与技术. 2010(03)
[8]葡萄自然发酵过程中酵母菌的研究[J]. 程雷,李梓,王军.  中国食品学报. 2010(02)
[9]一株降解N-酰基高丝氨酸内酯酵母菌菌株的分离鉴定及其降解特性[J]. 邱健,贾振华,马宏,张霞,宋水山.  微生物学报. 2007(02)
[10]不同地区酸马奶中乳杆菌的分离及其生物学特性的研究[J]. 孟和毕力格,乌日娜,王立平,杨续金,徐杰,董莹,孙志宏,张和平.  中国乳品工业. 2004(11)

博士论文
[1]产肠毒素大肠杆菌、肠上皮细胞和乳酸菌相互关系的研究[D]. 朱晶.上海交通大学 2011
[2]大肠杆菌及金黄色葡萄球菌AI-2群体感应系统的调控研究[D]. 薛挺.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2009

硕士论文
[1]具有共生作用乳酸菌与酵母菌培养基优化及促生物质的分离[D]. 王美霞.内蒙古农业大学 2013
[2]细菌群体感应信号分子AI-2的合成与降解的研究[D]. 孔祥菲.上海交通大学 2009



本文编号:356906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rengongzhinen/356906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e45f6***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