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AI论文 >

人工智能产品事故的刑法规制研究

发布时间:2022-01-19 18:29
  当前,人工智能产品事故在世界范围内时有发生,其法律规制问题为刑事立法提出了新的挑战。厘清人工智能产品事故的行为边界是研究刑法规制的第一步。弱人工智能产品不具有辨认与控制自己行为的能力,强人工智能产品则反之。但我们仍要清楚的认识到现阶段对人工智能的界定仍然是以机器——物来定义的,因而在此所述的人工智能专属弱人工智能产品。此外,刑法意义上的“事故”具有特殊含义,主要是指重大责任事故,即行为人持过失心理,违反特定领域的有关法律法规,进而造成相当程度的危害结果。故人工智能产品事故可以表述为行为人在设计、制造、使用人工智能产品过程中违反有关人工智能安全管理规定,因主观上的过失而造成相当程度的危害结果。我国《刑法》在罪名设计上没有将造成人工智能产品事故的行为明文规定为犯罪。一般而言,规制人工智能产品事故通常会涉及重大责任事故罪、生产、销售伪劣产品罪以及过失致人死亡罪、过失致人重伤罪等几个罪名。然而通过分析上述罪名的构成要件可知,人工智能产品事故在犯罪主体、行为特征、主观罪过等方面区别于传统意义上的责任事故犯罪以及产品犯罪,更由于介入了人工智能的因素,与普通的过失致人死亡罪、过失致人重伤罪存在显著差... 

【文章来源】:安徽大学安徽省 211工程院校

【文章页数】:52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引言
一、人工智能产品事故的界定与类型化分析
    (一)人工智能产品事故的界定
        1.人工智能的内涵
        2.人工智能产品的范围限定
        3.“事故”的行为表现
    (二)人工智能产品事故的类型化分析
        1.以人工智能产品事故的形成阶段为标准
        2.以人工智能产品事故的涉事主体为标准
        3.以人工智能产品事故的犯罪客体为标准
二、我国刑法难以准确规制人工智能产品事故
    (一)我国刑法规制人工智能产品事故的现状
    (二)现行刑法罪名无法规制人工智能产品事故
        1.以重大责任事故罪认定人工智能产品事故存在诸多漏洞
        2.以现有的产品犯罪规制人工智能产品事故具有明显缺陷
        3.将人工智能产品事故认定为过失致人死亡、重伤罪并不充分
三、人工智能产品事故刑法规制的必要性
    (一)人工智能产品事故满足犯罪特征
        1.人工智能产品事故具有严重的社会危害性
        2.人工智能产品事故具有刑事违法性
        3.人工智能产品事故满足应受刑罚处罚性
    (二)人工智能产品事故入刑满足风险社会理论
    (三)人工智能产品事故入刑符合刑法谦抑性原则
    (四)人工智能产品事故入刑实现刑罚目的的要求
    (五)保障人工智能领域科学发展与保护公民合法权利的现实需要
        1.保障人工智能领域科学发展
        2.保护公民合法权利的现实需要
四、我国刑法规制人工智能产品事故的完善路径
    (一)增设人工智能重大安全事故罪的专项罪名
        1.增设人工智能重大安全事故罪的可行性
        2.增设人工智能重大安全事故罪契合被允许的危险理论
    (二)合理设计人工智能重大安全事故罪的构成要件
        1.人工智能重大安全事故罪的客体要件
        2.人工智能重大安全事故罪的客观要件
        3.人工智能重大安全事故罪的主体要件
        4.人工智能重大安全事故罪的主观要件
    (三)明确人工智能重大安全事故罪主体的注意义务及其刑事责任
        1.研发设计者的注意义务及其刑事责任
        2.制造者的注意义务及其刑事责任
        3.销售者的注意义务及其刑事责任
        4.使用者的注意义务及其刑事责任
    (四)合理配置人工智能重大安全事故罪的刑罚措施
        1.自由刑的设置
        2.财产刑的设置
        3.非刑罚措施的设置
结语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致谢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弱人工智能的刑事责任问题研究[J]. 王利宾.  湖南社会科学. 2019(04)
[2]智能风险与人工智能刑事责任之构建[J]. 李婕.  当代法学. 2019(03)
[3]对通过新增罪名应对人工智能风险的质疑[J]. 姚万勤.  当代法学. 2019(03)
[4]法秩序统一视域下的刑事违法性判断[J]. 吴镝飞.  法学评论. 2019(03)
[5]人工智能时代刑事风险的刑法应对[J]. 王志祥,张圆国.  上海政法学院学报(法治论丛). 2019(02)
[6]强人工智能刑事责任之否定[J]. 周铭川.  上海政法学院学报(法治论丛). 2019(02)
[7]人工智能体刑法地位的教义学反思[J]. 王肃之.  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0(03)
[8]现实挑战与未来展望:关于人工智能的刑法学思考[J]. 赵秉志,詹奇玮.  暨南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9(01)
[9]人工智能时代的刑法问题与应对思路[J]. 王燕玲.  政治与法律. 2019(01)
[10]人工智能时代刑法的立场和功能[J]. 储陈城.  中国刑事法杂志. 2018(06)



本文编号:359734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rengongzhinen/359734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3829f***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