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施工技术论文 >

弱碱性电解还原水的制备条件及稳定性研究

发布时间:2020-11-21 06:19
   饮用水的质量直接关系到人体健康和人民的生产生活水平。弱碱性电解还原水是在传统饮用水方式基础上,通过多级过滤器对原水进行净化预处理之后,利用电化学原理、使用特殊电解装置在其阴极生成的具有负氧化还原电位的弱碱性饮用水,因其对人体健康的有益功效而具有较好的发展前景。本文以弱碱性电解还原水为研究对象,研究制备条件对其水质的影响及最佳制备条件,建立制备条件与出水水质间的数学模型,评价弱碱性电解还原水在贮藏过程中的稳定性,并提出最佳贮藏条件,以对弱碱性电解还原水的应用和推广提供有参考价值的建议。自制一槽隔膜间歇式电解槽制备弱碱性电解还原水,通过单因素试验初步研究电解时间、电解电压、电极间距对出水水质的影响,通过正交试验进一步研究各因素影响程度的大小。试验结果表明,弱碱性电解还原水的pH值与电解时间、电解电压呈正相关,与电极间距呈负相关,影响程度由大到小依次为:电解时间、电解电压、电极间距;ORP值与电解时间、电解电压呈负相关,与电极间距呈正相关,影响程度由大到小依次为:电解时间、电极间距、电解电压。弱碱性电解还原水的最佳制备条件为:电解电压为10 V,电极间距为15 mm,电解时间为2 min。试验指标(pH值、ORP值)与制备条件(电解时间、电解电压、电极间距)之间可建立起有效的二次回归方程。在稳定性和贮藏条件方面,通过为期28天的贮藏试验分别研究光照、空气、温度、容器材质、容器容量等贮藏条件对弱碱性电解还原水稳定性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低温、避光、密封的条件及500 mL聚乙烯瓶更有利于弱碱性电解还原水保持其水质的稳定。但总体而言,弱碱性电解还原水稳定性较差,不适宜长期贮藏,建议随用随制。
【学位单位】: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年份】:2018
【中图分类】:TU991.2
【部分图文】:

示意图,电解法,原理,示意图


5槽中进行电解处理(袁亦川等,2003),具体电解反应见式 1-1、1-2。阴极:2H O + 2e → H + 2OH (式 1-1)阳极:2H O → O + 4H + 4e (式 1-2)根据图 1-1 和上述反应式可以看出,当电子通过电路时,阴极逐渐积累包括Na+,K+,Ca2+,Mg2+等在内的矿物阳离子,随着羟基和氢气的产生,水的 pH值升高到 8 至 10,氧化还原电位降低为负值(Henry M, et al. , 2013),从而在阴极室产生含有钙、钠、钾等金属离子的碱性水(沈泳元,2002),即为本文所述

工艺图,电解还原,弱碱性,批量生产


第 1 章 绪论1.2.4 制备方式基于前述原理,弱碱性电解还原水制备的方式主要有批量化生产和家庭自制两种,可满足不同人群在不同场景的饮用需求。1.2.4.1 批量化生产利用大型生产设备批量生产弱碱性电解还原水,工序大体包括预处理、除菌、电解制水、灌装等,具体见图 1-2(谭五丰等,1999)。

电解还原,水生成,弱碱性,实物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硕士学位论文第 2 章 材料与方法2.1 试验装置为了便于控制制备弱碱性电解还原水的试验条件和参数,本试验采用自行设计、制作和组装的弱碱性电解还原水生成装置,装置实物图如图 2-1 所示,主要由电源、预处理装置(净水器)、电解槽三部分组成。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杨宝德;胡浩;;电解还原水防治疾病的研究进展[J];国外医学(医学地理分册);2015年04期

2 王延武;;电解还原水生成机理的探究[J];技术与教育;2014年02期

3 胡军霞;海春旭;;电解还原水的研究进展[J];国外医药(抗生素分册);2012年05期

4 崔宝玉;董延泓;陈建滨;民;王海山;;硝基苯电解还原制对氨基苯酚[J];化学与粘合;1996年01期

5 张清轩,张家骏;电解还原铀钚分离过程中镎行为的研究[J];中国核科技报告;1988年S2期

6 陈敏元;;有机电解还原合成[J];化学工程师;1988年06期

7 吴锡尊;张文智;金世勋;;水杨酸的电解还原[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1988年Z1期

8 刘天庆;誉文德;;D-葡萄糖电解还原生成山梨醇的研究[J];华南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88年01期

9 徐景明,宋崇立,杨大助,焦荣洲,刘秉仁;模拟强放废液中Np(Ⅴ)的电解还原[J];核化学与放射化学;1989年03期

10 刘扬,徐广智,梁任又,陈寿山,刘以寅;电极过程自由基中间体的ESR研究——二茂钛(Ⅳ)化合物的电解还原[J];科学通报;1989年04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3条

1 汝娟坚;低共熔溶剂电解还原氧化铅制备铅粉及泡沫铅的研究[D];昆明理工大学;2015年

2 周忠仁;熔盐电解还原钛铁矿制备钛铁合金粉末的研究[D];昆明理工大学;2016年

3 高海平;固态化合物阴极动力学的熔盐介质影响研究[D];武汉大学;2013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蔡怀彧;弱碱性电解还原水的制备条件及稳定性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8年

2 曹善辉;直接电解还原液态V_2O_5制取金属钒[D];东北大学;2010年

3 武近冬;电解还原邻氯硝基苯的工艺研究[D];北京化工大学;2013年

4 齐灿灿;氯化物熔盐体系电解还原钛铁矿的研究[D];昆明理工大学;2015年

5 刘仪柯;低温熔盐电解石英光纤废料制备太阳能级硅的研究[D];昆明理工大学;2008年

6 刘帅;离子液体对煤电解还原加氢液化作用的研究[D];上海大学;2015年

7 刘健;2,2’-二氯氢化偶氮苯的电解合成及机理研究[D];北京化工大学;2010年

8 姚远;离子膜电解还原三价铬制取铬粉的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3年

9 阮栋;液态银在熔渣中FeO的电解还原相关研究中的应用[D];武汉科技大学;2016年

10 叶一鸣;草酸电解合成乙醛酸用阴极材料及其配对合成反应的研究[D];湖南大学;2004年



本文编号:289266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sgjslw/289266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329d4***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