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施工技术论文 >

院南市乡村聚落用地适宜性评价与优化研究

发布时间:2020-11-21 14:41
   本文以GIS为手段,借助地统计和可视化方法探讨了陇南市乡村聚落空间布局特征,采用栅格加权叠加法分析了全域土地作为乡村聚落用地的适宜程度,并在此基础上得到现有乡村聚落的适宜情况。基于上述结论提出了陇南市乡村聚落整理优化模式和发展方向。结果表明:(1)陇南市乡村聚落用地41119.19hm2,人均聚落用地193.95m2,高于全国用地标准。全市79.25%的斑块面积小于0.6hm2,且分布凌乱。乡村聚落空间分布极不均匀,存在多个高密度区和低密度区。徽成盆地中部乡村聚落分布最为稠密,西和县河坝镇和姜席镇次之,其它各县城镇附近也是高密度值出现的区域,但不显著,南部受秦巴山地地形地貌的影响,形成了典型的低密度值区。整体而言,全市乡村聚落呈现为“河谷和低矮丘陵区密集,高峻山岭区稀疏”的特征;全市乡村聚落的形态空间分异明显,西部聚落普遍较东部规整,且全域不规整聚落数量庞大。(2)陇南市土地适宜性综合得分在1.36-4.75之间,适宜性水平整体偏低。其中,最适宜、高度适宜、中度适宜、低度适宜和不适宜区域面积分别为186490.49hm~2、434381.71hm~2、745944.93hm~2、8774230.85hm~2和541428.52hm~2,分别占土地总面积的6.69%、15.59%、24.48%、31.50%和19.44%。最适宜区主要分布于礼县、西和县、成县、徽县和武都区境内地形相对平坦、城镇化水平较高、人口集中、交通较为便利的区域;高度适宜区主要分布在最适宜区的外围,部分位于道路和大型河流两侧;中度适宜区、低度适宜区和不适宜区集中分布在市域南部和宕昌县、礼县西北部的海拔高、山势陡峭、耕园地欠缺、交通阻塞、城镇影响小和农民收入较低的区域。将此结果与全市乡村聚落斑块进行叠加,得到最适宜、高度适宜、中度适宜、低度适宜和不适宜五类乡村聚落面积分别占全市乡村聚落总面积的32.59%、30.46%、24.48%、10.81%和1.66%。(3)根据适宜度等级、综合影响力值及加权Voronoi图结果对陇南市乡村聚落提出四种整理优化模式:城镇化型、一般扩展型、限制发展型和迁移合并型,其面积分别为2702.75hm~2、22692.42hm~2、13273.07hm~2和2450.95hm~2,并给出相应的发展对策和建议。
【学位单位】:西北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年份】:2018
【中图分类】:P208;TU982.29
【部分图文】:

分布图,分布图,陇南,乡村聚落


陇南市乡村聚落分布图

单位,陇南,数字高程模型


陇南市数字高程模型(单位:米)

单位,陇南,坡度图


陇南市坡度图(单位:度)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肖寒月;张安明;张田方;周泽丽;;基于变权的农村居民点用地空间适宜性模糊综合评价——以重庆市长寿区长寿湖镇为例[J];西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5年02期

2 谷晓坤;庞林芳;张正峰;;基于上海市青村镇公共设施可达性的镇域农村居民点整治适宜性研究[J];中国土地科学;2014年07期

3 唐丽静;王冬艳;王霖琳;;基于耕作半径合理布局居民点研究——以山东省沂源县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项目区为例[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14年06期

4 胡纹;何虹熳;;山地环境下耕作半径优化农村居民点布局的实证研究[J];西部人居环境学刊;2014年02期

5 文博;刘友兆;夏敏;;基于景观安全格局的农村居民点用地布局优化[J];农业工程学报;2014年08期

6 冯电军;沈陈华;;基于扩展断裂点模型的农村居民点整理布局优化[J];农业工程学报;2014年08期

7 齐增湘;廖建军;徐卫华;倪永明;;基于GIS的秦岭山区聚落用地适宜性评价[J];生态学报;2015年04期

8 韦燕飞;陈燕奎;童新华;欧雪娇;;基于改进PSO算法的农村居民点空间优化布局研究[J];地理与地理信息科学;2014年02期

9 闫凤英;张道龙;;基于GIS技术与公共服务设施视角的农村居民点用地适宜性评价——以长兴县为例[J];天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年02期

10 双文元;郝晋珉;艾东;黄晓英;王玉东;朱传民;陈丽;;基于AVC理论的农村居民点适宜性评价及分区管控[J];土壤;2014年01期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4条

1 申月静;基于加权Voronoi图的农村居民点布局优化研究[D];东北农业大学;2017年

2 邵新娟;基于GIS的察布查尔锡伯自治县农村居民点布局优化研究[D];新疆大学;2016年

3 王会娥;新型城镇化背景下农村居民点空间布局优化实证研究[D];首都经济贸易大学;2016年

4 高燕;农村居民点用地整理的适宜性评价、模式及政策选择[D];浙江大学;2004年



本文编号:289315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sgjslw/289315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b31df***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