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石油论文 >

库车阿合组致密碎屑岩储层速敏效应形成机理及其差异因素分析

发布时间:2024-06-14 22:41
  基于目前石油天然气行业标准SY/T 5358—2010对致密砂岩储层流速敏感性的评价中的损害率和临界流速这两项指标,无法深入表征不同类型储层间的流速敏感性平面差异性问题,结合铸体薄片、X衍射测试分析、扫描电镜和CT扫描等测试,分别从岩性、物性和孔喉等方面,对塔里木盆地库车北部构造带侏罗系阿合组致密碎屑岩速敏的致敏机理进行对比分析,从孔喉特征、微粒运移和岩矿含量等角度,深入剖析不同流速敏感性成因;对速敏较强的中部YN井区采用加入颗粒保护剂的措施,降速敏损害效果显著。

【文章页数】:5 页

【部分图文】:

图1速敏室内评价实验结果

图1速敏室内评价实验结果

对库车北部构造带阿合组7口井进行了速敏室内评价实验(表2),损害率在27.7%~70.9%之间,平均46.4%;临界流速最小为1.32m/d,最大15.04m/d,平均3.76m/d。平面上流速敏感性损害程度差异明显,中心井区的速敏最强,其次是东部井区,西部最低。基于不同井....


图2中部井区井加入颗粒稳定剂后对比

图2中部井区井加入颗粒稳定剂后对比

选取速敏较强的YN5井和YN4井各自物性相近的岩心进行加入颗粒稳定剂前后的速敏对比评价实验,图2可以发现:添加颗粒稳定剂后YN4井的速敏损害率从70.9%降低至33.1%,损害程度从强降至中等偏弱,YN5井的速敏损害率从68.2%降至28.9%,结果表明,添加颗粒稳定剂后,岩心喉....



本文编号:399452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shiyounenyuanlunwen/3994529.html

上一篇:中国石油成立国内首个储气库评估中心  
下一篇:没有了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9521e***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