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医学论文 > 临床医学论文 >

碱基猝灭荧光的机制及其应用研究

发布时间:2022-12-24 12:32
  第一部分碱基猝灭荧光的机制和规律目的:阐明碱基导致荧光猝灭的机制及规律。方法:应用光谱技术研究荧光猝灭的可能机制;应用碱基猝灭探针技术,分析DNA分子内核酸碱基与荧光基团之间的电子转移和电子传输规律。结果:碱基导致荧光猝灭的机制倾向于光诱导电子转移。在单链DNA中,荧光基团的电子转移到胸腺嘧啶(Thymine,T)和胞嘧啶(Cytosine,C)的轨道或来自鸟嘌呤(Guanine,G)和腺嘌呤(Adenine,A)的电子占据荧光基团的电子轨道,导致荧光基团的电子不能恢复到基态,从而导致荧光猝灭;在双链DNA中,荧光基团的电子在光激发的作用下沿着DNA链传输,无法恢复到基态,导致荧光猝灭。此外,研究显示碱基的猝灭效率依次为G>C≥A≥T;在双链DNA中,碱基对的电子传输能力依次为CG≥GC>TA≥AT(粗体和下划线标识的字母代表探针的互补链上的碱基);最常见的荧光基团包括FAM,HEX,TET,JOE和TAMRA均受碱基的影响并且符合以上规律。结论:在DNA分子内,碱基与荧光基团之间的电子转移和传输导致荧光猝灭。第二部分应用碱基猝灭探针技术同时检测多位点单核苷酸多态性目的:优化和改进碱基... 

【文章页数】:65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部分 碱基猝灭荧光的机制和规律
    一、前言
    二、材料和方法
    三、结果
    四、讨论
    结论
    参考文献
第二部分 单管检测多位点单核苷酸多态性方法的建立
    一、前言
    二、材料和方法
    三、结果
    四、讨论
    结论
    参考文献
综述一
    参考文献
综述二
    参考文献
英文缩略词表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致谢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常见单核苷酸多态性分析方法的原理和应用简析[J]. 毛慧慧,罗光华.  临床检验杂志. 2016(11)
[2]单核苷酸多态性检测方法的研究进展[J]. 李穗雯,胡大春.  国际检验医学杂志. 2013(12)
[3]血浆蛋白C基因多态性与华法林剂量相关性的研究[J]. 张海燕,方焕荣,杨协清,罗万慰,许联红,马守梅.  中国药学杂志. 2012(21)
[4]VKORC1、CYP2C9、CYP4F2、EPHX1基因多态性对华法林剂量的影响[J]. 张海燕,罗万慰,方焕荣,杨协清,许联红,马守梅.  中国药房. 2012(34)
[5]环氧化物水解酶1基因多态性对华法林剂量影响的研究[J]. 罗万慰,张海燕,马守梅,许联红,张中行,杨协清.  中国药学杂志. 2010(19)
[6]细胞色素P450酶4F2基因多态性对华法林剂量影响的研究[J]. 张海燕,罗万慰,马守梅,许联红.  药学与临床研究. 2010(04)
[7]毛细管电泳技术快速检测p53基因点突变[J]. 刘戟,敬慧娥,茹钦华,邓应平,罗国安,黄倩.  四川大学学报(医学版). 2003(03)



本文编号:372614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linchuangyixuelunwen/372614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f89f1***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