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医学论文 > 临床医学论文 >

脊髓型颈椎病患者初级感觉皮层功能连接及颈髓DTI的相关性研究

发布时间:2023-04-22 02:09
  目的:通过研究脊髓型颈椎病(cervical spondylotic myelopathy,CSM)患者大脑初级感觉皮层(primary somatosensory cortex,S1)功能连接(functional connectivity,FC)、颈髓弥散张量成像(diffusion tensor imaging,DTI)的改变及两者之间的相关性,探讨CSM患者静息态下大脑感觉功能连接重组的神经机制、颈髓慢性微结构损伤,以及两者之间的联系。研究方法:搜集我院经临床及影像确诊的CSM患者33例和23例年龄及性别均匹配的健康志愿者为对照组(healthy controls,HC),两组均接受静息状态下脑功能磁共振成像(resting-state functional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rs-fMRI)扫描及颈髓DTI扫描;rs-fMRI数据经DPARSFA软件预处理后,选取左、右侧中央后回各6个区域(胸部、背部、手指、上肢、下肢和头面部)作为感兴趣区(regions of interest,ROI),提取ROI信号与大脑其他区域每一个体素进行相关分析...

【文章页数】:66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中英文缩略词表
第1章 引言
第2章 材料与方法
    2.1 研究对象
        2.1.1 病例组
        2.1.2 对照组
    2.2 数据采集
    2.3 数据处理与统计分析
        2.3.1 脑静息态数据预处理
        2.3.2 基于体素的静息态功能连接与统计分析
        2.3.3 脊髓DTI参数(ADC值、FA值)数据处理与统计分析
    2.4 临床相关性统计分析
    2.5 脑异常区域FC值与颈髓ADC、FA值及后索ADC、FA值相关性分析
第3章 结果
    3.1 CSM组与HC组一般情况及临床数据比较
    3.2 双侧初级感觉皮层(S1)静息态功能连接分析
        3.2.1 CSM组与HC组静息态功能连接比较
        3.2.2 CSM组脑异常区域FC值与临床参数相关性分析
    3.3 颈髓DTI(ADC值、FA值)分析
        3.3.1 HC组组内ADC值、FA值比较
        3.3.2 CSM组与HC组ADC值、FA值比较
        3.3.3 CSM组ADC、FA值及后索ADC、FA值与临床参数相关性分析
    3.4 CSM组脑异常区域FC值与颈髓ADC值、FA值及后索ADC值、FA值相关性分析
第4章 讨论
    4.1 静息态功能连接的基本原理及分析方法
    4.2 CSM患者S1静息态功能连接的异常改变及意义
        4.2.1 CSM组较HC组静息态S1功能连接的改变及意义
        4.2.2 脑异常区域FC值与各临床参数相关性
    4.3 CSM患者颈髓ADC、FA值及后索ADC、FA值的异常改变及意义
        4.3.1 HC组颈髓不同节段ADC值、FA值的比较
        4.3.2 CSM组较HC组颈髓ADC值、FA值的改变及意义
        4.3.3 颈髓ADC、FA值及后索ADC、FA值与临床参数相关性分析
    4.4 CSM组S1连接改变脑区FC值与颈髓ADC值、FA值及后索ADC值、FA值相关性分析
第5章 结论与展望
    5.1 结论
    5.2 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综述
    参考文献



本文编号:379670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linchuangyixuelunwen/379670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7fc5a***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