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医学论文 > 临床医学论文 >

永久性结肠造口患者的应对方式、自我效能与心理弹性的关系研究

发布时间:2023-05-03 21:04
  目的:通过对永久性结肠造口患者心理弹性、应对方式及自我效能的调查,了解永久性结肠造口患者的心理弹性水平、应对方式和自我效能的现状,分析永久性结肠造口患者心理弹性与应对方式、自我效能的关系,并进一步探讨影响心理弹性的相关因素,为提高永久性结肠造口患者心理弹性水平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便利抽样的方法,对南昌市3所三级甲等医院造口门诊随访的153例永久性结肠造口患者进行调查。本研究共发放问卷153份,回收148份,回收率为96.73%,其中有效问卷为145份,有效率为97.97%。本研究调查问卷的内容主要包括:一般人口学资料调查表、心理弹性量表(Connor-Da vidson Resilience Scale,CD-RISC)、结肠造口患者自我效能量表(Stoma Self-Efficacy Scale)及医学应对方式问卷(Medical Coping Modes Questionnaire,MCMQ)。采用SPSS21.0对资料进行录入和分析,运用描述性统计分析永久性结肠造口患者的心理弹性水平、医学应对方式、自我效能水平的现状,采用Spearman秩相关系数分析心理弹性与自我效能、医学...

【文章页数】:79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中英文缩略词表
第1章 引言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1.1.1 结直肠癌的发病情况
        1.1.2 结肠造口患者的心理状况
    1.2 心理弹性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心理弹性的概念
        1.2.2 心理弹性的测量工具
        1.2.3 心理弹性的国内外研究进展
        1.2.4 心理弹性、应对方式和自我效能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1.3 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1.3.1 研究目的
        1.3.2 研究意义
    1.4 相关概念
        1.4.1 结肠造口
        1.4.2 心理弹性
        1.4.3 自我效能
        1.4.4 医学应对方式
第2章 对象与方法
    2.1 研究对象与抽样方法
        2.1.1 研究对象
        2.1.2 研究对象的纳入标准
        2.1.3 研究对象的排除标准
        2.1.4 样本量的计算
        2.1.5 抽样方法
    2.2 研究工具
        2.2.1 一般资料调查表
        2.2.2 心理弹性量表(Connor-Davidson Resilience Scale,CD-RISC)
        2.2.3 造口患者自我效能量表(Stoma Self-Efficacy Scale)
        2.2.4 医学应对方式问卷(Medical Coping Modes Questionnaire,MCMQ)
    2.3 资料收集
    2.4 质量控制
        2.4.1 研究对象的选择
        2.4.2 问卷质量控制
        2.4.3 数据质量控制
    2.5 统计学方法
第3章 结果
    3.1 永久性结肠造口患者一般资料情况
    3.2 永久性结肠造口患者心理弹性、应对方式、自我效能现状
        3.2.1 永久性结肠造口患者心理弹性现状
        3.2.2 永久性结肠造口患者应对方式现状
        3.2.3 永久性结肠造口患者自我效能现状
    3.3 一般人口学资料及疾病相关资料对永久性结肠造口患者心理弹性的影响
    3.4 一般人口学资料及疾病相关资料对永久性结肠造口患者心理弹性影响的单因素分析
    3.5 永久性结肠造口患者心理弹性、应对方式、自我效能的相关性研究··
    3.6 一般人口学资料及疾病相关资料对永久性结肠造口患者心理弹性影响的多因素回归分析
    3.7 应对方式和自我效能对永久性结肠造口患者心理弹性的回归分析
第4章 讨论
    4.1 永久性结肠造口患者一般情况
    4.2 永久性结肠造口患者心理弹性、应对方式、自我效能的现状分析
        4.2.1 永久性结肠造口患者心理弹性的现状分析
        4.2.2 永久性结肠造口患者应对方式的现状分析
        4.2.3 永久性结肠造口患者自我效能的现状分析
    4.3 永久性结肠造口患者心理弹性的影响因素分析
        4.3.1 文化程度对永久性结肠造口患者心理弹性的影响
        4.3.2 工作状态对永久性结肠造口患者心理弹性的影响
        4.3.3 自理能力、造口照护自我效能对永久性结肠造口患者心理弹性的影响
        4.3.4 屈服、回避对永久性结肠造口患者心理弹性的影响
    4.4 永久性结肠造口患者心理弹性与应对方式、自我效能的关系
        4.4.1 永久性结肠造口患者心理弹性与应对方式的关系
        4.4.2 永久性结肠造口患者心理弹性与自我效能的关系
        4.4.3 永久性结肠造口患者心理弹性与应对方式、自我效能的关系对临床护理干预的启示
第5章 结论与展望
    5.1 结论
    5.2 创新之处
    5.3 局限性与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综述
    参考文献



本文编号:380728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linchuangyixuelunwen/380728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68277***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