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民族论文 >

促进少数民族大学生就业的多维思考

发布时间:2016-11-12 13:40

  本文关键词:少数民族大学生就业问题的特殊性及对策建议,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founder-content>

  近年来,我国高校毕业生就业形势日趋严峻。解决好少数民族大学毕业生的就业问题,不仅是民族教育工作者必须思考的问题,同时也是涉及少数民族人才工作的当务之急。少数民族毕业生就业工作关系到千万户少数民族家庭的切身利益,关系到少数民族高等教育持续健康发展,也关系到民族地区的社会稳定。

  ◆政府应采取问题特殊对策解决少数民族大学生就业问题

  赵晓芳(西北民族大学)在《少数民族大学生就业问题的特殊性及对策建议》一文中指出,在高等教育大众化的今天,社会不能解决所有大学生的就业问题,解决少数民族大学生就业问题,应多从政府的角度入手。除了发展民族地区的经济,,增加民族地区就业机会,完善就业中介机构的功能,调整高校专业设置等解决大学生就业问题的一般性措施外,为了解决少数民族大学生就业问题,政府还应采取一些特殊对策。比如,借助财政补贴、税收优惠等政策,广泛动员、引导社会力量,通过各种方式方法,直接、间接地创造就业岗位,对吸纳少数民族大学生就业达到一定比例的企业,给予一定的财政补贴和税收优惠等。做好城市少数民族社区建设工作,为引导少数民族大学生到经济相对发达、就业机会较多的东南部地区就业创造便利条件。

  (《西北民族研究》2009年第3期)

  

  ◆少数民族大学生须不断提高自身综合素质

  熊文斌、周彩云(吉首大学)在《从社会文化学视角看少数民族大学生就业难问题》一文中指出,在激烈的人才竞争中,许多少数民族大学生表现得信心不足,缺乏足够的就业能力,给自身顺利就业增加了难度。少数民族大学生须不断提高自身综合素质,使自己成为社会需要的复合型人才,增强竞争力。具体而言,少数民族大学生不能将自己的汉语水平仅仅局限在汉语水平的过级率上,而是要在实践过程中真正熟练使用和运用汉语,提高沟通协作和应变能力。要不断加强专业知识的学习,注重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在少数民族聚集区,对双语教师的需求量很大,但目前符合这方面条件的大学生较少,少数民族大学生可以考虑加强自身双语方面的培训,以适应少数民族双语教学的需求。

  (《文史资料》2009年3月)

  

  ◆少数民族大学毕业生应树立正确的择业观

  殷笑梅(丽水学院)在《少数民族大学生就业问题探析》一文中指出,少数民族大学毕业生应树立正确的择业观,适应不断变化的就业形势。受传统的就业习惯影响,有些少数民族大学毕业生把就业希望寄托在政府调配上,有些则依托于院校来寻找就业门路,还有个别大学毕业生把就业期许压在社会关系上。目前,我国的用工制度已实现了根本转变,市场调控大学毕业生就业的基础性作用越来越明显地体现出来。因此,少数民族大学毕业生应不断适应变化了的市场需求,主动“推销”自我,这是体现自身价值、实现灵活就业的有效途径。少数民族大学毕业生还应培养多元就业的意识。不论是机关事业单位还是国有企业,抑或是民营企业及个体私营企业,甚至是工作或生活条件十分艰苦的乡村,只要能体现自身的人生价值,就可以选择去那里工作。随着新型灵活就业方式的出现,若少数民族大学毕业生能及时调整心态,客观面对现实,都可以找到发挥自己特长的就业机会。我国高等教育正处于从精英教育向大众教育转变的过渡期,少数民族大学毕业生择业时应有一个相对明确的求职目标和总体的职业规划,正确认识自我,主动面向社会,积极参与双向选择,才能找到理想的就业岗位。

  (《黑龙江民族丛刊》2009年第1期)

  

  ◆高校在人才培养问题上须进行换位思考

  陈峦(新疆大学)等在《关于新疆少数民族大学生就业问题的思考》一文中指出,当前新疆少数民族大学生就业难的主要原因,一是少数民族大学生的专业素质与工作岗位要求之间存在较大差距,二是人才培养工作闭门造车,三是就业指导工作没有做到位,四是思想观念上的障碍。高校在人才培养问题上须进行换位思考。首先,要和政府换位思考,要为政府制订的地方经济社会发展规划提供人才支持。人才培养工作要具有前瞻性,专业设置和招生计划要适应地方经济社会的发展规划和行业发展需求。其次,要和用人单位换位思考,要站在用人单位的角度来考虑人才培养工作。要根据人才市场的需求,及时优化人才培养方案。第三,要和学生换位思考,要站在学生的角度来选择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要正视目前民族地区基础教育薄弱的现实,重视少数民族学生的特殊性和个体差异性,努力做到因材施教。

  (《无锡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年第4期)

  

  ◆通过法律的手段来保障就业

  唐久林(中南民族大学)、苏祖安在《近年来民族就业政策评述》一文中指出,民族地区的就业形态与其他地区相比有明显的区别,不同民族地区、不同民族之间的就业形态也存在一定的差异。在本地化就业政策方面,民族地区的产业发展应强化该地区劳动经营体的生存基础,多方面创造大量开拓性的就业机会,实现当地经济实力的提升与地区内就业需求的自我满足。在就业政策的保障方面,不仅要有综合性法律的原则性要求,还要有专门的就业促进立法,这样有助于杜绝就业市场上出现的不规范的用工现象,避免就业歧视现象的发生。

  (《当代经济》2009年5月)


  本文关键词:少数民族大学生就业问题的特殊性及对策建议,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17209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minzufengsulunwen/17209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a3da1***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