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民族论文 >

土族家伍制度研究

发布时间:2017-04-08 04:01

  本文关键词:土族家伍制度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本文在充分吸收学术界相关成果的基础上,以历史文献资料及田野调查资料为依据,运用政治学、民族学、文化学、社会学等多学科的研究方法,对土族家伍制度进行分析与探讨,尤其运用文化学的方法对村在于土族地区的家伍制度进行更深层次的分析与阐述。笔者认为,开展对土族家伍制度的研究,有助于拓展对土族社会的研究范围,,深化对土族社会的研究深度;同时在一定程度上也有助于我们正确地理解并恰当地处理土族社会的民族关系,为建设更加和谐的土族社会添砖加瓦。与此同时,也是对土族家伍制度的研究也是传承土族传统文化与制度文化的需要。 制度和制度文化都在文化的大背景下显现其价值和发挥其作用。特殊的地理环境及深厚的文化积淀孕育了土族独特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民族心理与意识形态,也正是这些民族文化最终催生了家伍组织及其制度。
【关键词】:土族 家伍组织 家伍制度 制度文化
【学位授予单位】:青海民族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4
【分类号】:C95
【目录】:
  • 摘要5-6
  • Abstract6-9
  • 绪论9-16
  • 一、 选题缘由及研究意义9-10
  • 二、 研究现状10-12
  • 三、 研究思路及框架12-13
  • 四、 理论视角、研究方法与创新点13-15
  • 五、 研究重点、难点以及不足之处15-16
  • 第一章 土族家伍制度的生成及运行16-42
  • 第一节 土族家伍组织及其制度的形成16-19
  • 一、 历史条件16-18
  • 二、 社会基础18-19
  • 第二节 土族家伍组织及其结构19-26
  • 一、 “阿寅勒”与行政村19-22
  • 二、 家伍及其组织结构22-26
  • 第三节 土族家伍组织权力体系及其运行26-42
  • 一、 日常权力及其运行27-33
  • 二、 特殊权力及其运行33-40
  • 三、 权力运行的特点40-42
  • 第二章 土族家伍制度42-72
  • 第一节 土族家伍之符号象征42-48
  • 一、 符号象征43-47
  • 二、 符号象征的社会价值与意义47-48
  • 第二节 土族家伍之规约48-58
  • 一、 “护青苗”制度48-53
  • 二、 文化禁忌:一种非正式约束53-58
  • 第三节 土族家伍之仪式秩序58-72
  • 一、 婚嫁仪式及仪式展演中的家伍制度、权力与秩序59-62
  • 二、 丧葬仪式及仪式展演中的家伍制度、权力与秩序62-67
  • 三、 祭祀仪式及仪式展演中的家伍制度、权力与秩序67-72
  • 第三章 土族家伍制度变迁72-90
  • 第一节 土族家伍制度变迁72-83
  • 一、家伍制度变迁的原因74-75
  • 二、家伍制度变迁的路径选择75-76
  • 三、家伍制度变迁的具体内容76-83
  • 第二节 土族家伍组织与村民自治组织之间的有效互动83-90
  • 一、 “户代表会议”的产生83-85
  • 二、 纳入村民自治体制内的“户代表会议”——以民和县官亭镇关中村为例85-86
  • 三、 “户代表会议”的制度优势86-90
  • 结语90-92
  • 参考文献92-94
  • 附录94-97
  • 致谢97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7条

1 席金莲花;;土族婚丧习俗中“舅权”文化探析[J];柴达木开发研究;2013年03期

2 吴思红,贺雪峰;论国家与农村社会互动的具体处境[J];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1年02期

3 李远行;朱士群;;农村宗族组织的制度性空间与法理性基础[J];经济社会体制比较;2006年02期

4 廖杨;土族宗法文化初探[J];青海民族研究;2001年04期

5 白廷举;土族习惯法探析[J];青海民族学院学报;2002年03期

6 祁进玉;“五屯”土族的族群认同[J];青海民族学院学报;2005年03期

7 唐仲山;;从同仁土族“於菟”看民俗仪式的功能[J];青海民族学院学报;2009年03期


  本文关键词:土族家伍制度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29200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minzufengsulunwen/29200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0025b***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