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民族论文 >

青海阿柔部落历史变迁探

发布时间:2017-04-08 07:20

  本文关键词:青海阿柔部落历史变迁探,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 青海藏区是全国五大藏区之一,以其方言划分,属安多方言区。自古以来各民族在这片富饶、辽阔的土地上耕牧劳作,并以不屈不挠的奋斗精神开创了独特而厚重的高原文明。当然高原特殊的自然地理环境也决定了特定的社会形态,尤其是作为游牧民族普遍的组织形式的“部落”在青海藏区表现出了它顽强的生命力和高度的适应性。“部落”作为青海大部分藏区最基本的社会组织形式,它延续数千年而不衰,是基于藏族逐水草而居的生活方式和佛、苯信仰为模式的上层建筑的社会组织形式,因此成为藏族千年文明不可缺失的历史篇章。青海藏区有数千支部落,由于部落社会变迁及历代统治者管辖范围的不同划分,在部落间相互合并、分化、迁徙的过程中部落称谓及驻地也随之改变。因此,对古今部落称谓及驻地进行对照研究的困难较大。本文所研究的阿柔部落,是青海藏区成千上万支游牧部落中的一支,它以部落成员的骁勇善战和所处的特殊地理位置而著称。阿柔部落在历史上主要从事畜牧业,其生产方式是藏族典型的逐水草而居的游牧形式。为了在大的范围内为牲畜获取更多的水草资源,以部落为单位进行人与畜群的迁徙是游牧生产最有效的生产方式。由于这种生产和生活方式的特殊性,游牧部落也处于相对的不稳定性。因此,在不同历史阶段所属的族数、人口、驻地也常常会表现出波动性,而部落整体的发展过程也是曲折而艰难。 青海阿柔部落系“环海八族”之一,是由十一个百户部落组成的千户部落。元代之前,有关阿柔部落的史料记载甚少。元以来随着部落的发展壮大,部落势力在当地的影响力逐渐增大,其历史事迹亦始见于藏汉各种文献。其后,阿柔部落在历任首领的卓越带领下,一度成为当地势力雄厚、影响较大的部落之一。清代以来,由于蒙古等外部势力的渗入以及邻近藏族部落的侵扰,阿柔部落经历了百余年的艰难迁徙历程,主体部分则迁至大通河北岸的祁连地区境内,并历代在此繁衍生息。阿柔部落在发展变迁过程中展现出四个重要的特征: 其一,部落历经动荡,却始终保持着较完整的部落结构。 其二,部落善于加强与地方统治势力之间的关系。 其三,部落成就了众多僧俗人才。 其四,部落发展、变迁过程中自始至终有着强烈的自我认同感。 总之,阿柔部落的发展变迁是一个民族融合的过程,是一个部落享用多重文化的过程,同时也是一个部落在发展中保持自我认同的过程。
【关键词】:阿柔部落 历史变迁 发展特点
【学位授予单位】:中央民族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0
【分类号】:K28
【目录】:
  • 摘要2-4
  • 藏语摘要4-6
  • ABSTRACT6-14
  • 绪论14-17
  • 第一、选题目的及意义14-15
  • 第二、研究现状15-16
  • 第三、研究方法16-17
  • 第一章 青海地区藏族部落的形成及演变17-26
  • 第一节 "部落"概念的界定17-20
  • 第二节 青海藏族部落的形成20-24
  • 一、以家庭、氏族为单位的自然部落21
  • 二、以寺院为中心形成的部落群21-22
  • 三、部落间的迁徙合并构成的千户部落22-23
  • 四、历代王朝的分封23-24
  • 第三节 青海藏族部落的发展24-26
  • 第二章 阿柔部落的由来及变迁26-44
  • 第一节 阿柔部落的先民26-30
  • 一、民间传说26-27
  • 二、文字记载27-30
  • 第二节 阿柔部落的组织结构及权力分配30-34
  • 一、阿柔部落的组织结构30-33
  • 二、阿柔部落的权力分配33-34
  • 第三节 阿柔部落的鼎盛时期34-44
  • 一、两次迎请达赖喇嘛39-41
  • 二、修建部落寺院41-42
  • 三、高僧大德辈出42-44
  • 第三章 阿柔部落的迁徙44-58
  • 第一节 阿柔部落迁徙的原因44-50
  • 一、蒙古诸部入居青海44-46
  • 二、清廷"分而治之"政策的失败46-47
  • 三、阿柔部落内部的自然分化47-50
  • 第二节 阿柔部落的迁徙过程及发展50-56
  • 一、下部之海北部族51-54
  • 二、中部之拉加寺周围的部族54-55
  • 三、上部之藏阿柔部族55-56
  • 第三节 阿柔部落的现状56-58
  • 第四章 阿柔部落历史变迁中的发展特点58-70
  • 第一节 阿柔部落与历代地方统治者之间的关系58-59
  • 第二节 阿柔部落成就的名人名寺59-66
  • 第三节 阿柔部落迁徙过程中的民族融合与自我认同66-70
  • 一、部落称谓的延续67-68
  • 二、部落同一的民族和信仰认同68-70
  • 结语70-72
  • 参考文献72-78
  • 附表一78-79
  • 附表二79-80
  • 附表三80-83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83-84
  • 后记84-85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文慧;王恒展;;论《聊斋志异》中两性角色的错位[J];蒲松龄研究;2006年03期

2 董欣胜,林天送;台湾国语新词语一勺[J];安徽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5年03期

3 陈慧敏;李杨爱情的多重视角与《长恨歌》的多重意蕴[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1998年01期

4 丁娟娟;现代汉语新词折射出的社会文化信息[J];保定师范专科学校学报;2004年04期

5 徐俪娟;;企业观念产出形态及其基本特征——市场营销学中IDEA解析[J];北京交通大学学报(社科版);2006年01期

6 李海洋;;字母词与现代汉语书写系统[J];北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1期

7 高鸿钧;冲突与抉择:伊斯兰世界法律现代化[J];比较法研究;2001年04期

8 刘宏明;我国林权若干法律问题研究[J];北京林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04期

9 白寿彝;殷周传说和记录中的氏族神[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62年03期

10 冯双白;论青海藏传佛教寺院羌姆的源头及其流布[J];北京舞蹈学院学报;2003年03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8条

1 孟伟根;;外来词的词义汉化和汉英词典的翻译[A];中国辞书学会双语词典专业委员会第6届年会暨学术研讨会论文专辑[C];2005年

2 陶原珂;;从汉语的词性-义项关系论汉外词典的词性标注结构[A];中国辞书学会双语词典专业委员会第七届年会论文集[C];2007年

3 “汉字应用水平测试研究”课题组 ;孙曼均;;汉字应用水平测试用字的统计与分级[A];语言文字应用研究论文集(Ⅱ)[C];2004年

4 蒲文成;;河湟地区藏传佛教文化的历史变迁[A];2000年青海海峡两岸昆仑文化考察与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0年

5 李臻赜;;浅谈川西高原地区藏传佛教寺院分布特点[A];古建筑施工修缮与维护加固技术交流集锦[C];2008年

6 牛飞;德熙嘉措;;藏文拉丁转写的发展历史[A];民族语言文字信息技术研究——第十一届全国民族语言文字信息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7 王钟翰;;胤祯与抚远大将军王奏档[A];北京国际满学研讨会论文集[C];1992年

8 姜自霞;;基于义项的语素构词研究在现代汉语词典编纂中的应用——兼论在对外汉语学习词典编纂中的应用[A];对外汉语学习词典学国际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周书俊;选择论[D];中共中央党校;2004年

2 王美凤;先秦儒家伦理思想研究[D];西北大学;2001年

3 李风圣;中国制度变迁的博弈分析(1956-1989)[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0年

4 徐国宝;《格萨尔》与中华文化的多维向心结构[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0年

5 郭艳君;历史与人的生成[D];黑龙江大学;2002年

6 隽鸿飞;发展:人之生存方式的变迁[D];黑龙江大学;2002年

7 王小彬;中国共产党西藏政策的历史考察[D];中共中央党校;2003年

8 艾娣雅·买买提;文化与自然:维吾尔传统生态伦理研究[D];新疆大学;2003年

9 马和民;社会化危机及其出路[D];华东师范大学;2003年

10 赵心愚;纳西族与藏族历史关系研究[D];四川大学;2003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建辉;法典化立法模式评析[D];广西师范大学;2004年

2 桑青松;策略型学习者及其培养的相关研究[D];安徽师范大学;2003年

3 李建光;论医疗行为及其损害的民事责任[D];湘潭大学;2003年

4 徐峰;南京国民政府宗教政策研究(1927—1937)[D];山东师范大学;2001年

5 窦鹏辉;清代西藏农牧业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01年

6 罗卓琳;挑战父权制:简·奥斯汀小说的女性主义评析[D];广西师范大学;2001年

7 孔德立;郭店儒简与子思研究[D];曲阜师范大学;2002年

8 杜萍;现代化中历史悲乐论论争及其启示[D];华南师范大学;2002年

9 王荣霞;康雍乾时期在西北边疆地区实行的“因俗治边”政策[D];西北师范大学;2002年

10 陆春萍;失落的声音[D];西北师范大学;2002年


  本文关键词:青海阿柔部落历史变迁探,,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29237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minzufengsulunwen/29237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b9ff6***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