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民族论文 >

珲春满族聚居区的形成与现状研究

发布时间:2017-04-12 02:06

  本文关键词:珲春满族聚居区的形成与现状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满族有着本民族特有的历史定位和民族特色文化。同样,生活在我国东北边疆的珲春满族在长期形成与发展过程中也有独特的历史形成过程,并不断发展壮大融合形成满族自治乡——杨泡满族乡和三家子满族乡。当前,珲春地区的满族常住人口约为两万多人,占珲春总常驻人口总数的9.5%。正确地认识珲春满族聚居区的过去、现在和将来对于增强民族认同、传承民族文化和促进民族聚居区和谐发展具有很大的必要性。同时,珲春地区的满族在长期与汉族、朝鲜族等各民族杂居、交流过程中是否完整保留自己本民族的文化和特色,在开发开放先导区这样大环境下民族文化是否受到冲击,在自治乡政府的领导下满族居民的民生权利是否得到保障,这些都是在满族聚居区民族事业发展过程中值得思考的问题。本论文分为三个部分:绪论、本论和结论。共五章。第一章为绪论,阐明本文的研究目的与意义、研究动态及研究方法。第二章介绍珲春满族的历史沿革、地理和自然环境。在整理、阅读和分析现有文献资料的基础上,以历史发展的顺序介绍珲春地区满族聚居区的形成过程,着重阐述从女真统一时期,以及建州女真迁徙到珲春地区后定居情况。第三章详细说明笔者进行实地调查的内容。以珲春杨泡满族乡为田野点,整理收集到的一手资料,将访谈记录和调查资料整理成文。分析满族聚居区基础建设现状,分析语言文字、习俗习惯、宗教信仰以及民族团结和交流等方面发展的现状与存在的问题,并得出这些贴近满族聚居区发展问题出现的原因。第四章阐述珲春满族聚居区存在的问题的解决对策,并探讨发展前景。本章内容以实际发现的问题为基础,理论结合实际,有目的性和针对性地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法,寻找符合当地实情的发展方向。这也是本文要达到的目的所在。第五章为结论。简明扼要地总结全文,阐明本论文得出的结论。
【关键词】:珲春满族聚居区 人口流动 文化传承 发展对策
【学位授予单位】:延边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4
【分类号】:C95
【目录】:
  • 摘要6-7
  • Abstract7-10
  • 第一章 绪论10-14
  • 1.1 研究目的和意义10
  • 1.2 研究现状和动态10-12
  • 1.3 研究方法12-14
  • 第二章 珲春满族聚居区的形成14-24
  • 2.1 地理位置与自然环境14
  • 2.2 珲春满族的历史沿革14-24
  • 2.2.1 女真的统一与满族的形成14-16
  • 2.2.2 明末清初时期珲春的满族16-21
  • 2.2.3 民国时期珲春的满族21-22
  • 2.2.4 新中国成立后珲春满族乡的确立22-24
  • 第三章 珲春满族聚居区现状调查结果分析24-37
  • 3.1 珲春满族聚居区概况24-25
  • 3.1.1 满族乡民族结构特征24-25
  • 3.1.2 满族乡基础设施建设情况25
  • 3.2 满族乡聚居区民族事业建设状况25-33
  • 3.2.1 语言文字与教育现状26-29
  • 3.2.2 宗教习俗29-30
  • 3.2.3 传统文化30-33
  • 3.3 满族聚居区的本民族认同及民族间交流33-37
  • 3.3.1 本民族的民族认同33-35
  • 3.3.2 与其他各民族间的交流35-37
  • 第四章 珲春满族聚居区发展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37-46
  • 4.1 珲春满族聚居区发展存在的问题37-42
  • 4.1.1 人口流失问题37-39
  • 4.1.2 文化传承与保护的问题39-41
  • 4.1.3 文化流失对民族关系的影响41-42
  • 4.2 珲春满族聚居区的发展存在问题的解决对策42-46
  • 4.2.1 缓解人口流失43-44
  • 4.2.2 保护和传承优秀传统文化44-46
  • 第五章 结论46-48
  • 参考文献48-51
  • 致谢51-52
  • 附录 (调查问卷样卷)52-57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目录57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姬虹;美国城市黑人聚居区的形成、现状及治理[J];世界民族;2001年06期

2 王莉;崔凤霞;;我国少数民族聚居区内的汉语言认同问题研究——以新疆维吾尔族聚居区为例[J];甘肃社会科学;2009年05期

3 拉毛措;鄂崇荣;朱学海;陈玉珊;;青海藏族聚居区实现长治久安的思考及对策[J];攀登;2011年03期

4 杨士宏;;关于藏族聚居区社会发展与和谐稳定的几个问题[J];青海民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年01期

5 杨一一;;“二环”聚居区生态北碚首领三席[J];今日重庆;2011年12期

6 崔成男;;朝鲜族聚居区发展对策探析[J];中国民族;2009年08期

7 苏海红;;破解中国藏族聚居区贫困圈的政策建议[J];青海社会科学;2009年05期

8 薛红焰;;关于藏族聚居区群众政治参与问题探析[J];青海民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年01期

9 毋明;居民聚居区再不能这样做[J];甘肃消防;1997年09期

10 杨福泉;;抓科研为促进云南藏族聚居区安定和谐做贡献[J];青海社会科学;2009年05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蒋炳钊;;畲族从聚居民族变成散居民族的历史考察[A];畲族文化研究(上册)[C];2003年

2 马绍荣;;后进彝区扶持和开发政策导向研究[A];滇川黔桂四省(区)毗邻县第二届彝学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3 李绍明;;四川藏区在西藏及其它藏区中率先发展的思路[A];“西藏和其他藏区现代化道路选择”学术研讨会论文摘要集[C];2001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叶建平;四川加大藏族聚居区城乡居民生活保障力度[N];中国民族报;2009年

2 记者 马小雁;首届中国藏族聚居区经济社会发展论坛暨藏族聚居区社会科学院院长联席会议召开[N];青海日报;2009年

3 通讯员 鄂崇荣;加强民族团结 推动藏族聚居区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N];青海日报;2009年

4 峨宣;全力打好彝族山苏支系聚居区扶贫攻坚战[N];玉溪日报;2010年

5 峨宣;峨山推进彝族山苏支系聚居区扶贫攻坚工作[N];玉溪日报;2010年

6 记者 商宇;公式个大型聚居区各具特色[N];重庆日报;2011年

7 海门市王浩镇人民政府 李敏;新农村聚居区建设的几点思考[N];南通日报;2008年

8 白林 李梁;西安现存最早的穆斯林聚居区开始进行保护性改造[N];中国民族报;2003年

9 陈二厚 赵晓辉;国家开发银行新举措支持西藏及4省藏族聚居区发展[N];中国民族报;2010年

10 峨宣;峨山推进山苏群众聚居区经济社会发展[N];玉溪日报;201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8条

1 张少华;清末民初新疆汉族聚居区庙会文化研究[D];新疆大学;2015年

2 庞文丽;泰国三个华人聚居区华人语言使用现状调查分析[D];广西大学;2015年

3 徐桠楠;珲春满族聚居区的形成与现状研究[D];延边大学;2014年

4 杨红波;缅北华人聚居区调查与研究[D];厦门大学;2008年

5 汪易山;城市流动人口聚居区的治安防控研究[D];西南政法大学;2013年

6 何思逸;美国古巴裔聚居区经济模式探析[D];外交学院;2015年

7 谈娟;拆迁对传统回民聚居区的影响[D];中央民族大学;2010年

8 李鹤;城市少数民族传统聚居区更新规划研究[D];东北大学;2011年


  本文关键词:珲春满族聚居区的形成与现状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30045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minzufengsulunwen/30045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4ff70***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