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民族论文 >

浙江丽水老竹畲族镇畲族“三月三”变迁研究

发布时间:2017-04-27 05:02

  本文关键词:浙江丽水老竹畲族镇畲族“三月三”变迁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 畲族传统节日“三月三”缩影式地集中反映了畲族传统文化中的种种特点,体现了独具特色的畲族文化。笔者选择浙江丽水老竹畲族镇畲族“三月三”节日民俗活动为调查与研究的对象,试图通过对这个案例的详细介绍与分析阐明畲族的文化特点。 畲族“三月三”是畲族以歌唱形式、族内通婚、民间交往及为纪念民族英雄而形成的一种节日文化,是凝聚本民族人民内部感情的一种文化活动。论文通过大量的访谈和文献资料,对畲族今昔“三月三”做了对比;通过大量民俗事象,对畲族古今“三月三”的活动内容进行比较,特别是对吃乌饭、畲族婚嫁习俗的变迁等,从形式到内容实质进行了系统的对比分析。 现在畲族“三月三”体现出“文化搭台、经济唱戏”的新的特点,这一方面体现了政府对畲族文化的重视,希望通过这个平台的搭建切实促进畲族地区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另一方面,也体现了畲汉人民之间的交流日益加深。但是,节日的开展也带来了许多负面的影响和变化:畲族“三月三”的原始功能意义越来越淡化,随之而来的是游乐成分和经济成分的增加,娱乐性和商业性逐渐增强。 作者不否定创新的作用,更希望政府在民族文化的保护和创新中发挥更大的作用,但我们要反对的是以功利性的“三月三”取代原汁原味的“三月三”,这无论是从民族文化的继承还是从民族文化弘扬都不相符合,并提出保护“三月三”传统的措施。 最后,作者提倡政府应该做民间智慧的发现者,联络的牵线者,资金的扶助者,典范的推广者。尊重民间的智慧和自主创造,在机会成熟的时候,放松对民间社会的束缚,在制度上形成发育和灌溉文化自觉的土壤。
【关键词】:畲族 三月三 节俗 变迁 意义
【学位授予单位】:中央民族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9
【分类号】:K892.3
【目录】:
  • 摘要2-4
  • ABSTRACT4-6
  • 目录6-8
  • 绪论8-13
  • 一、选题意义及研究现状8-11
  • (一) 选题意义8-9
  • (二) 研究现状9-11
  • 二.研究目的及方法11-13
  • 第一章 畲族"三月三"起源的历史记忆13-22
  • 第一节 畲族"三月三"起源的文化记忆13-20
  • 一、畲族"三月三"歌节来历与文化意蕴13-14
  • 二、畲族"三月三"乌饭节传说与文化意蕴14-20
  • 第二节 畲族"三月三"的行为记忆20-22
  • 第二章 当代老竹畲族镇畲族"三月三"的文化表述22-34
  • 第一节 老竹畲族镇的自然和人文环境22-26
  • 一、老竹畲族镇的自然环境22-23
  • 二、老竹畲族镇的人文环境23-26
  • 第二节 老竹畲族镇畲族"三月三"节日活动的组织26-27
  • 一、政府组织26
  • 二、民间组织26-27
  • 第三节 老竹畲族镇畲族"三月三"节日描述27-32
  • 一、敬酒、敬茶、唱山歌27-28
  • 二、吃乌饭28
  • 三、传统体育表演28-29
  • 四、编草鞋、织彩带29
  • 五、"三公主"迎宾29-31
  • 六、歌舞表演31-32
  • 七、民族文化展演32
  • 第四节 老竹畲族镇畲族"三月三"期间畲民服饰与观看者32-34
  • 第三章 老竹畲族镇畲族"三月三"节俗的传承与变迁34-52
  • 第一节 老竹畲族镇畲族"三月三"节俗文化因子的传承35-37
  • 一、乌饭的传承35
  • 二、对歌的传承35
  • 三、火塘文化的传承35-36
  • 四、婚嫁表演的传承36-37
  • 五、服饰的传承37
  • 第二节 老竹畲族镇畲族"三月三"民俗传统的传承37-38
  • 第三节 老竹畲族镇畲族"三月三"节俗的变迁38-47
  • 一、文化象征符号的变迁40-45
  • 二、组织者的变迁45
  • 三、文化内涵的变迁45-47
  • 四、习俗功能的变迁47
  • 第四节 变迁的原因47-52
  • 一、畲族汉化日益加深47-49
  • 二、国家政府力量的因素49-50
  • 三、商业的因素50-52
  • 第四章 老竹畲族镇畲族"三月三"的功能与保护52-57
  • 第一节 老竹畲族镇畲族"三月三"是一种集体表象52-53
  • 第二节 老竹畲族镇畲族"三月三"的文化价值53-54
  • 第三节 老竹畲族镇畲族"三月三"在当地的影响及意义54
  • 第四节 老竹畲族镇畲族"三月三"的负作用54-55
  • 一、对自然生态环境的影响55
  • 二、对人文生态环境的影响55
  • 第五节 畲族"三月三"节日的保护与开发55-57
  • 结语57-60
  • 参考文献60-62
  • 后记62-64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蓝岚;;畲族祖图长卷艺术价值初探[J];文化艺术研究;2011年01期

2 赖艳华;;闽东畲族“二月二”会亲节由来及节俗文化探析[J];宁德师专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年03期

3 李楠;;浅析戏曲中的“三月三”[J];艺苑;2011年03期

4 谢爱国;;畲歌在历史上的功能[J];宁德师专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年03期

5 ;《凤凰歌》(畲族双音)[J];广播歌选;2011年06期

6 刘春梅;;丽新畲族乡群众体育强乡建设之我见[J];群文天地;2011年09期

7 林校生;赖艳华;林锦屏;;闽东文化品牌战略刍议[J];宁德师专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年02期

8 谢重光;;唐代经济史的一桩公案——蓝文卿舍田宅建雪峰寺传说辨伪[J];中国经济史研究;2011年03期

9 刘翔;龚宏亮;;从《七彩畲乡》的录制谈舞台剧的拍摄[J];声屏世界;2011年06期

10 王雪文;;柳城畲族镇农村文化建设的现状与对策[J];大众文艺;2011年1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郭剑;;初探畲民之族谱[A];福建省图书馆学会2006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6年

2 雷后兴;陶云海;鄢连和;;畲族医药研究近况[A];第五届全国民族医药学术交流大会论文集[C];2006年

3 白丽英;;畲族家庭环境对中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A];第十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5年

4 吴东海;;畲族图腾崇拜的物质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初探[A];浙江省博物馆学会2007年学术研讨会文集[C];2007年

5 朱淑君;;三月三,中国情人节溯源[A];黄河文明与可持续发展(第1卷第1期)[C];2008年

6 翁信会;叶江水;陈天祥;许伟民;林立;;宁德地区汉、畲民族住院精神分裂症患者症状比较[A];第四届文化精神病研究报告选编[C];1993年

7 陈刚;徐源;林应华;林奉森;赖小兰;;汉族和畲族人群糖尿病易感基因对比分析[A];中华医学会第十次全国内分泌学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11年

8 陈杏光;陈志健;林勇明;;福建省畲族聚集区居民结核病防治知识知晓率调查[A];中国防痨协会结核病控制专业委员会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0年

9 尹隽;;新视角下的景宁畲族茶文化[A];第六届海峡两岸茶业学术研讨会论文集(摘要)[C];2010年

10 罗正珠;曾仁华;钟华;杨小龙;张斌华;;永丰县龙冈畲族1038例儿童弱视及斜视调查[A];江西省第九次中西医结合眼科、中医眼科学术交流会论文汇编[C];2008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记者 王巷扉 鄢鸣;4000农民“三月三”里相亲忙[N];丽水日报;2011年

2 记者 华敏 通讯员 林克城 郑秀杰;罗源:民俗活动展现畲族风情[N];福州日报;2009年

3 王成;景宁:千年山哈的前世今生[N];民主与法制时报;2010年

4 梅慧鸿 郑常蔚 严慧荣;“三月三”畲族民歌节群英汇聚[N];中国文化报;2009年

5 谈委;用爱丰富畲族少年美好生活[N];国家电网报;2010年

6 记者 叶秀华;景宁“整装易容”打造“畲族文化之都”[N];丽水日报;2008年

7 记者 茹捷 韩承斌;蕉城扎实推进少数民族事业[N];闽东日报;2009年

8 记者 孙晓敏 柳绍斌;云和三镇五乡轮值举办“畲族三月三”活动[N];丽水日报;2010年

9 蔡天源 吴启荣 廖祖英;洪峰,见证畲寨忠魂[N];中国民族报;2010年

10 中共景宁畲族自治县委 景宁畲族自治县人民政府;打造畲族文化之乡[N];中国文化报;2002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洁;浙西南畲族传统帽饰研究[D];南京艺术学院;2011年

2 蓝雪华;浙江丽水老竹畲族镇畲族“三月三”变迁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09年

3 牛玉西;畲族与客家的文化互动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10年

4 刘芬芬;“三月三”节日文化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11年

5 谭莹菲;社会变迁背景下的畲族幼儿教育[D];广西师范大学;2008年

6 兰建华;社会变迁背景下的农村畲族教育[D];中央民族大学;2011年

7 林莉君;“山哈”的礼乐俗歌[D];上海师范大学;2005年

8 董波;从东家人到畲族[D];厦门大学;2008年

9 陈雪飞;畲族民间舞蹈“传师学师”研究[D];中国艺术研究院;2005年

10 蒋剑;畲族婴幼儿家庭教育传统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09年


  本文关键词:浙江丽水老竹畲族镇畲族“三月三”变迁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32993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minzufengsulunwen/32993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749ed***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