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民族论文 >

客家古村落社区营造保护策略可行性研究

发布时间:2016-08-05 19:20

  本文关键词:少数民族村寨旅游的社区自主和民族文化保护与发展——以云南泸沽湖与青海小庄村为例,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城市时代,协同规划——2013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11-文化遗产保护与城市更新)》2013年

客家古村落社区营造保护策略可行性研究

黄璐  

【摘要】:百年来梅州地区成就了深刻历史内涵又富有时代元素的客家文化,作为世界客都、中国历史文化名城,在岭南文化中有着非常重要的位置。目前,梅州市共有26个村被认定为"广东省古村落"。但是由于缺乏有效的保护与更新措施,梅州客家古村落也面临商业开发无序,文化肌理破坏;机械模仿,地域特色缺失、空心化,传统手工艺失传等现实困境,梅州客家古村落的保护与更新刻不容缓。在本文中,笔者借鉴国内外相关理论及保护实践,针对客家古村落中村在的现实困境,提出社区营造的保护策略,并且从客家人传统观念、宗族领袖及向心性三个方面来论述社区营造的可行性。

【作者单位】:
【分类号】:TU984.114
【正文快照】:

1.社区营造的发展背景及内涵1.1背景日本的公众参与社区保护起源自然环境和历史文化资源保护运动。随着经济高度增长,许多自然环境与历史文化资源面临严峻形势,促成日本人达成保护的共识。从20世纪60年代开始,日本全国范围内推进居民自发组织保护街区的活动,并成立民间保护机

下载全文更多同类文献

PDF全文下载

CAJ全文下载

(如何获取全文 欢迎:购买知网充值卡、在线充值、在线咨询)

CAJViewer阅读器支持CAJ、PDF文件格式,AdobeReader仅支持PDF格式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艾菊红;;文化生态旅游的社区参与和传统文化保护与发展——云南三个傣族文化生态旅游村的比较研究[J];民族研究;2007年04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邓许红;魏世勇;;文化旅游的变异对我国旅游业的影响[J];边疆经济与文化;2008年07期

2 陈一智;刘丽;李强;;《消失的地平线》对构建和谐旅游的几点启示[J];边疆经济与文化;2009年03期

3 朱丹丹;张玉钧;;旅游对乡村文化传承的影响研究综述[J];北京林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02期

4 陈志永;周杰;况志国;;贵州乡村旅游开发天龙模式和郎德模式的比较[J];贵州农业科学;2009年06期

5 李强;;少数民族村寨旅游的社区自主和民族文化保护与发展——以云南泸沽湖与青海小庄村为例[J];贵州民族研究;2010年02期

6 孙小龙;郜捷;;旅游开发过程中的本土文化保护研究——以陕西秦文化为例[J];乐山师范学院学报;2010年09期

7 祁进玉;;生态人类学研究:中国经验30年(1978~2008)[J];广西民族研究;2009年01期

8 陈刚;;发展人类学视野中的文化生态旅游开发——以云南泸沽湖为例[J];广西民族研究;2009年03期

9 覃勇荣;罗之勇;;红水河流域文化及生态保护刍议[J];农业考古;2011年04期

10 李勤;;文化视角的生态旅游社区参与问题探析[J];武汉交通职业学院学报;2012年04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吴羽;赵世钊;;试论屯堡文化在旅游开发过程中的建构性保护[A];“新一轮西部大开发与贵州社会发展”学术研讨会暨贵州省社会学学会2010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0年

2 邓阿岚;李庆雷;郭喜梅;;民族社区参与乡村旅游的障碍及模式研究——以西双版纳旅游地为对象[A];第十六届全国区域旅游开发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2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张传时;城郊乡村旅游空间组织与优化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1年

2 钟经纬;中国民族地区生态博物馆研究[D];复旦大学;2008年

3 李强;新农民:民族村寨旅游对农民的影响研究[D];兰州大学;2012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俸俊玲;云南省生态旅游法律制度研究[D];昆明理工大学;2008年

2 朱丹丹;旅游对乡村文化传承的影响研究[D];北京林业大学;2008年

3 陈晖;森林资源社区共管的社会资本问题研究[D];兰州大学;2008年

4 孙新;基于性别分析的乡村社区妇女参与民族旅游问题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09年

5 张著疆;泉州文化生态旅游开发与管理[D];福建师范大学;2009年

6 刘丽;生态学视野下的古镇旅游开发与文化传承发展研究[D];云南师范大学;2009年

7 李玲;社区参与与民族村寨旅游可持续开发[D];广西师范大学;2010年

8 江南;生态博物馆导向下的旅游开发及文化保护[D];中央民族大学;2010年

9 黄璐;社区营造视角下的梅州客家古村落保护与更新策略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2年

10 徐文俊;基于居民感知的农业旅游开发影响实证研究[D];浙江农林大学;2012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孙九霞,保继刚;社区参与的旅游人类学研究——以西双版纳傣族园为例[J];广西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年06期

2 卞显红,张光生;生态旅游发展的成功要素分析——对国内外25个生态旅游发展案例的定量研究[J];生态学杂志;2005年06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支文军;;社区营造[J];时代建筑;2009年02期

2 邓奕;;灾后区域复兴的一种途径:“社区营造”——访规划师小林郁雄[J];国际城市规划;2008年04期

3 姚远;;日本市民运动时代的社区营造[J];沪港经济;2008年11期

4 陈统奎;;再看桃米:台湾社区营造的草根实践[J];南风窗;2011年17期

5 彭怒;;从“公民参与”角度讨论“社区营造” 第二届中国建筑·思想论坛简述[J];时代建筑;2010年01期

6 聂兰生,宋昆;交往与社区营造──未来城市社区结构形式探讨[J];城市开发;1997年09期

7 刘仁义;;历史街区的文化生态保护策略探析——以皖中地区庐江县西门岗湾区保护更新规划为例[J];中国名城;2010年04期

8 宋吴琼;;社区营造学术论坛[J];时代建筑;2009年02期

9 宋照青;;社区营造 迈向情景社区的图像语言[J];时代建筑;2009年02期

10 李龙;;浅谈城市更新与社区营造的生命源泉——以无锡硕放街道社区营造为例[J];硅谷;2010年05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曲国库;刘丰;;“学会进社区”是完善社区科普功能的重要手段[A];加入WTO和中国科技与可持续发展——挑战与机遇、责任和对策(上册)[C];2002年

2 卞思茗;;推动群众文化创新发展 构建和谐社会[A];2008山东省群众文化学会论文集[C];2008年

3 郭予元;;探讨21世纪我国植物保护策略和技术的发展趋势[A];加入WTO和中国科技与可持续发展——挑战与机遇、责任和对策(上册)[C];2002年

4 林小如;黄亚平;姜珊;;汉阳历史文化风貌区再生中保护策略[A];转型与重构——2011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C];2011年

5 汪诗平;;“长江源”植被退化原因及其保护策略[A];草业与西部大开发——草业与西部大开发学术研讨会暨中国草原学会2000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0年

6 孙丹秀;;鸭绿江丹东市区段水环境保护策略探析[A];水资源可持续利用与水生态环境保护的法律问题研究——2008年全国环境资源法学研讨会(年会)论文集[C];2008年

7 周学政;;创意产业的知识产权保护策略选择[A];文化现代化的战略思考——第七期中国现代化研究论坛论文集[C];2009年

8 丁鸽;丁小余;沈洁;唐凤;刘冬扬;贺佳;李雪霞;褚必海;;铁皮石斛野生居群遗传多样性的RAPD分析与保护策略[A];第八届全国中药和天然药物学术研讨会与第五届全国药用植物和植物药学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9 高振寰;;论保护生物多样性的策略及可行性[A];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中国科技工作者的历史责任——中国科协2003年学术年会论文集(下)[C];2003年

10 鄢家俊;白史且;张新全;曾怡;张昌兵;游明鸿;;川西北高原老芒麦自然居群遗传多样性的SRAP研究[A];中国草学会青年工作委员会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郑鸣、宋茜;[N];江西日报;2004年

2 通讯员 黄芳 马迎春;[N];克孜勒苏报;2010年

3 本报记者汲传排 通讯员王芙;[N];北京日报;2002年

4 本报记者 王丹丹 陈文新;[N];贵阳日报;2005年

5 宋庆云;[N];莱芜日报;2008年

6 市文明办 提供;[N];四平日报;2007年

7 记者 唐临江 通讯员 陈燕 杨玉清;[N];昌吉日报;2007年

8 石利兴 孙辉;[N];中国纪检监察报;2005年

9 见习记者 骆辉 肖芳;[N];南昌日报;2007年

10 刘梅强 胡险峰 刘有高;[N];宜春日报;2006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周耀林;可移动文化遗产保护策略研究[D];武汉大学;2005年

2 李永刚;抗毁光网络设计中保护算法的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07年

3 韩维栋;雷州半岛红树林及其保护策略研究[D];厦门大学;2002年

4 杨烈;鹅观草(Roegneria kamoji)与粗山羊草(Aegilops tauschii)的遗传多样性研究[D];四川农业大学;2005年

5 刘军;毛红椿天然居群遗传结构研究[D];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2007年

6 贺耀萱;建筑更新领域学术研究发展历程及其前景探析[D];天津大学;2011年

7 廖露华;WDM网络多播业务量疏导和保护算法研究[D];电子科技大学;2007年

8 马翀;濒危档案文献遗产保护策略研究[D];中国人民大学;2008年

9 肖猛;濒危植物桃儿七(Sinopodophyllum hexandrum(Royle)Ying)的遗传多样性研究[D];四川大学;2006年

10 杨娟;金钱槭属植物居群遗传结构及谱系地理研究(续)[D];西北大学;2008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明珍;NGO模式下的社区营造[D];昆明理工大学;2011年

2 王淑佳;社区营造视角的古村落旅游开发与保护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3年

3 黄璐;社区营造视角下的梅州客家古村落保护与更新策略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2年

4 陈其菲;儿童与社区环境[D];华中科技大学;2004年

5 马纯静;城市分地段社区营造研究[D];长安大学;2008年

6 徐有钢;基于社区理念的校园空间环境设计探讨[D];南京工业大学;2005年

7 郭逢利;社区化的大学校园空间环境探讨[D];天津大学;2007年

8 刘雪菲;基于“城市触媒理论”的城市历史街区保护与更新模式探析[D];山东建筑大学;2011年

9 刘哲夫;柳江古镇保护与更新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04年

10 王力恒;城市边缘区内的历史文化名村的保护与更新[D];北京交通大学;2010年


  本文关键词:少数民族村寨旅游的社区自主和民族文化保护与发展——以云南泸沽湖与青海小庄村为例,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8599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minzufengsulunwen/8599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8178b***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