远缘杂种百合的生物学特性及其茎腐病的抗性分析

发布时间:2020-04-25 03:18
【摘要】:百合已经成为现代社会一种非常重要的鲜切花,百合的种植栽培现已遍及世界各地。但百合是很容易染病的花卉,在栽培中经常受到各类病菌侵害,其中最严重和普遍的病害为茎腐病,会导致百合鳞茎腐烂。随着人们对于百合关注度的提高,对于百合进行的科学研究也逐渐增多,整体有了较大的发展。但是由于病害的影响,百合产业的发展受到了严重阻碍。所以,当前国内首先要解决的问题就是对于能够抵抗各类病害品种的培育。本研究利用亲缘关系较远的不同百合亚种进行离体杂交授粉,并通过所获得的相应杂交种来观察其花粉的活力,研究离体授粉技术和完善杂种胚的拯救技术等内容,最终希望能实现远缘杂交的亲和。再以远缘杂交后代百合材料为研究对象,进行了其生物学特性、抗病性等相关研究。本文的研究结果如下:1.经过形态学鉴定和ITS序列分析,可以证明株洲农科所自己培育的百合品种其茎腐病的病原菌为尖孢镰刀菌(Fusarium oxysporum)。2.比较七种不同接种方法的接种效果表明:刺伤浸苗接种法较为适用于百合茎腐病抗性鉴定。60份百合材料茎腐病抗性鉴定结果表明:LO型(铁炮百合×东方百合)杂种百合抗病性最强,OT型(东方百合×喇叭百合)杂种百合和食用百合抗病性普遍不高,少数处于中抗水平,大多数处于感病水平。3.通过对于直接授粉法、柱头切割法、柱头嫁接法以及子房切段法这四类方法进行比较,可以知道采用子房切段法对于实现受精前障碍的克服更有利,可以较易地达到成功授粉的目的。同时我们还发现亲本之间的亲和性以及受精后胚和胚乳发育的障碍也是影响亚种间杂交成败的重要因素。4.L×O(铁炮百合×东方百合)杂交组合(L.Snow Queen×L.Marco Polo,L.Snow Queen×L.Siberia和L.Snow Queen×L.Sorbonne)的远缘杂交试验获得了成功,研究利用离体授粉方法、胚抢救方式以及组织培养,通过对于远缘杂交胚按照顺序采取了萌发、增殖以及生根三大培养流程,最终培育出相应的植株幼苗。5.OT×O杂交组合的杂种后代的细胞学观察表明:黄天霸(Manissa)×西伯利亚(Siberia)杂交获得的F1杂种为非整倍体植物,其染色体数量变化为16~48;罗宾娜(Robina)×索邦(Sorbonne)杂交获得的F1杂种为三倍体植物,其染色体数目是2n=3x=36。6.OT×O杂交后代有丝分裂期间细胞核的新行为:在大多数OT×O的营养繁殖后代中,它们的有丝分裂是规则的,但是也存在异常现象,例如核不均等分裂、染色体桥、染色体滞后和核萌发。因而,这些有丝分裂过程中的异常现象可能是产生染色体数量和结构变异的机制之一。
【图文】:

常见病害,百合,类型,配子


983)用秋水仙素试管内诱发多倍体获得成功[39]。王月芳等(1989)报道了用和秋水仙素对百合细胞诱变后的生物学效应和形态变异[40]。有性多倍化(Sexual polyploidization)为了克服无性多倍体化无法进行基因重组的缺限,有性多倍体化的关键是子。最近有人用 2n 配子获得种间杂种 F1,该 F1 杂种减数分裂的一个很重就是:确实有一定量的部分同源染色体能够配对。这类配子在杂种中很少发一些 F1 植株中确实发现存在有活力的 2n 花粉[42-44]。因此,用未减数的配子)可以克服 F1 代杂种不育[45]。实际上,植株中 2n 配子的产生很久以前就,并且广泛传播[42]。然而,2n 配子在农作物上的使用却非常有限并且通常同源多倍体[45]。直到现在 2n 配子在培育异源多倍体中的应用才受到重视。种研究中,利用 2n 配子培育新品种具有很大的潜力,因而被越来越多的百所重视。合抗病育种百合茎腐病百合是一种极易染病的花卉植物,百合的病害及其防治技术比其它农作物更其在种球繁育、幼苗栽培和贮藏运输期间都可能遭受病害的威胁。搜索查阅献资料发现与百合相关的病害多达 47 种[48],其大致病害类型如图 1.1 所示

材料,杂菌污染,高压灭菌,静置培养


量水煮沸 30min,用 8 层纱布过滤;再称量 20g 蔗糖以及 20g 琼脂,完成后倒入,并进行加热使其充分溶解,再倒入蒸馏水到 1L,,保证 pH 值自然;放入灭菌箱采用 121℃高压灭菌,时间为 25min;每个平板倒 15~20ml,冷却凝固后平板倒放,静置培养 24后培养基无杂菌污染待用。马铃薯蔗糖培养液(PS)的制备方法:先称去皮马铃薯 200g,切成小块,加适量水煮沸 30min,用 8 层纱布过滤;再称量蔗糖 20g,倒入加热溶解均匀,加蒸馏水至 1LpH 值自然;然后 121℃下高压灭菌 25min;静置培养 24h 后培养液无杂菌污染待用。土豆泥培养基(PSA)的制备方法:称量一定量的已去皮土豆,然后将其进行切割为多个小土豆块,再倒蒸馏水至恰当体积,然后放入灭菌箱,进行 121℃下高压灭菌时间为 25min,静置培养 24h 后培养基无杂菌污染待用。米饭培养基的制备方法:用培养瓶取一定量的已煮熟的白米饭,添加少量蒸馏水保持湿润,然后 121℃下高压灭菌 25min,静置培养 24h 后培养基无杂菌污染待用。1.2 实验方法1.2.1 茎腐病材料采集从株洲农科所郑思乡教授自己培育的百合远缘杂交品种材料中选取鳞茎已腐烂的病球(图 2.1)。
【学位授予单位】:江西农业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8
【分类号】:S436.8;S682.29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番木瓜茎腐病防治技术[J];世界热带农业信息;2007年10期

2 朱少云;银杏幼苗茎腐病的诊断与防治[J];江苏绿化;1997年04期

3 ;玉米抗镰刀菌引起的茎腐病的研究[J];国外农学-杂粮作物;1995年01期

4 吴纯仁,王铨茂;玉米对茎腐病菌抗性的生化研究[J];植物病理学报;1988年04期

5 小岳;;苎麻茎腐病及其防治[J];农业科技通讯;1988年05期

6 陈洪福;张怀芳;;苎麻茎腐病及其防治[J];中国麻作;1988年01期

7 杨晓;张敏荣;余继华;卢璐;陶健;;甘薯茎腐病的发生危害及防控对策[J];农业与技术;2017年02期

8 卢璐;张敏荣;杨晓;余继华;陶健;;甘薯茎腐病防治初探[J];浙江农业科学;2017年09期

9 朱越波;陈卫良;;兰花茎腐病病原菌的分离与鉴定[J];浙江农业科学;2012年06期

10 含芳兰苑;;如何防治兰花茎腐病[J];花木盆景(花卉园艺);2012年08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曹慧英;王晓鸣;肖明纲;;玉米细菌干茎腐病的病原鉴定[A];中国植物病理学会2008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8年

2 曹慧英;王晓鸣;肖明纲;;玉米细菌干茎腐病种子带菌检测[A];植物保护科技创新与发展——中国植物保护学会2008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8年

3 曹慧英;李洪杰;朱振东;王晓鸣;;玉米细菌干茎腐病菌Pantoea agglomerans致病相关基因的克隆[A];中国植物病理学会2010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0年

4 曹慧英;王晓鸣;肖明纲;;玉米新细菌性茎腐病的初步鉴定[A];科技创新与绿色植保——中国植物保护学会2006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6年

5 王秀萍;杜子璇;张守林;;黄淮海夏玉米茎腐病发生等级气象指标研究[A];第33届中国气象学会年会 S14 提升气象科技创新能力,保障农业丰产增效[C];2016年

6 高波;王容燕;马娟;李秀花;陈书龙;;河北省甘薯茎腐病的发生及其病原鉴定[A];植物病理学研究进展——中国植物病理学会第十二届青年学术研讨会论文选编[C];2015年

7 李红;晋齐鸣;;玉米杂交种对茎腐病的抗性评价[A];中国植物病理学会2016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6年

8 李红;晋齐鸣;;玉米杂交种对茎腐病的抗性评价[A];植保科技创新与农业精准扶贫——中国植物保护学会2016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6年

9 杨明英;曹继芬;李向东;裴卫华;赵志坚;;辣椒种质资源抗疫霉根茎腐病评价技术研究[A];植保科技创新与病虫防控专业化——中国植物保护学会2011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10 施祖荣;张云霞;黄江华;向梅梅;;广东主要兰花真菌病害鉴定及墨兰茎腐病防治药剂筛选[A];中国植物病理学会2012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2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中国花协兰花分会常务理事 史宗义;如何防治兰花茎腐病[N];中国花卉报;2013年

2 定州市农牧局 王虎;防治花生根、茎腐病适乐时拌种效果好[N];河北科技报;2008年

3 杨德良;兰花茎腐病的防治[N];中国花卉报;2006年

4 湖南省沅江市农村办 曹涤环 洞庭花木场 刘建武;怎样防治银杏茎腐病[N];中国花卉报;2014年

5 王净增;一品红根茎腐病的症状及防治[N];河南科技报;2008年

6 黄利华;如何防治大蒜茎腐病[N];河南科技报;2008年

7 赵学宁;芦笋茎腐病的发生防治[N];陕西科技报;2013年

8 木兰;金边瑞香茎腐病的防治[N];中国特产报;2003年

9 张晓霞;枣树茎腐病防治方法[N];陕西科技报;2013年

10 谭立云;玉米茎腐区别诊治[N];江苏农业科技报;2019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3条

1 宋凤景;玉米对腐霉茎腐病抗病性研究[D];中国农业科学院;2015年

2 曹慧英;玉米新病害—细菌干茎腐病的研究[D];中国农业科学院;2010年

3 李文娟;钾素提高玉米(Zea mays L.)茎腐病抗性的营养与分子生理机制[D];中国农业科学院;2009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9条

1 毛伟伟;远缘杂种百合的生物学特性及其茎腐病的抗性分析[D];江西农业大学;2018年

2 马田田;防控土传山药根茎腐病微生物有机肥的研制与生物效应研究[D];南京农业大学;2012年

3 詹德智;百合对镰刀菌茎腐病的抗性评价[D];南京林业大学;2012年

4 洪汗福;杂交兰茎腐病的防治技术研究[D];华南农业大学;2016年

5 赵泽双;玉米大斑病、茎腐病、丝黑穗病抗性标记开发及抗性种质筛选[D];东北农业大学;2013年

6 龙书生;玉米对镰刀菌(Fusarium graminearum)茎腐病抗性机制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03年

7 刘跃钧;马兰优良类型选育及栽培技术研究[D];南京林业大学;2008年

8 孙晓丽;利用现代生物技术方法创造玉米抗病种质材料的研究[D];河南农业大学;2003年

9 戴桦均;白掌根茎腐病抗性鉴定及抗病机理研究[D];江西农业大学;2013年



本文编号:263973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nykjlw/dzwbhlw/263973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e80ee***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