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白菜种质资源抗菌核病鉴定及其抗病机理研究

发布时间:2020-05-20 22:59
【摘要】:近年来大白菜菌核病的发生比较频繁,使大白菜产量遭受巨大损失。关于大白菜菌核病抗病性鉴定方法及种质资源抗病鉴定的研究较少,限制了大白菜抗菌核病育种的进程。为了建立快速、准确鉴定大白菜种质材料对菌核病抗性的鉴定方法,从而筛选出抗病种质资源,并在此基础上进行抗病育种,本试验对大白菜菌核病抗病性鉴定方法及抗性机制进行了研究,为大白菜抗菌核病品种选育和大白菜菌核病抗病机理研究奠定一定的理论基础和技术支撑。主要取得如下的结果:1.建立了大白菜活体幼苗人工接种抗病性鉴定方法,其最适接种量为直径5 mm的菌丝琼脂块,最适接种苗龄为三叶期,最适接种温度为25℃。2.对98份大白菜自交系的菌核病抗病性鉴定发现,15份材料表现抗病,28份材料表现耐病,37份材料表现感病,15份材料表现高感。大白菜种质资源中存在着抗病材料,可用于抗病品种的选育。3.明确了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谷胱甘肽(GSH)和丙二醛(MDA)含量与大白菜菌核病抗病性的关系。接种核盘菌菌丝后不同抗病性材料的SOD活性均呈现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各个材料SOD活性的峰值出现时间点不同,且抗病材料SOD活性一直高于耐病和感病材料;在接种病原菌后三种材料的GSH含量呈现不同的变化趋势,抗病材料15S94在接种病原菌后GSH含量总体呈上升趋势,耐病材料14S474呈先上升后下降再上升的趋势,感病材料17S20呈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在接种病原菌后三种材料MDA含量均呈升高趋势,抗病材料15S94的MDA含量较低且上升幅度低于耐病和感病材料,感病材料的变化幅度最大。4.明确了水杨酸(SA)对大白菜菌核病病原菌的抑菌作用和对大白菜的诱导抗病性。使用含有不同浓度SA的PDA培养基培养核盘菌,随着培养基内SA浓度的增大,对菌丝生长的抑制作用增强且单个培养基内菌核的数量减少,当培养基中SA浓度大于0.08 mg/mL时菌丝生长异常甚至不生长;外源喷施SA可诱导大白菜对菌核病抗病性,随着SA浓度的增大以及处理时间的延长,大白菜对菌核病的抗性随之增强,外源SA浓度为0.6 mg/mL既能最大程度提高幼苗抗病性又不会对幼苗产生渗透伤害,是水杨酸诱导提高大白菜幼苗菌核病抗性的最适浓度。
【学位授予单位】: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9
【分类号】:S436.341.1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4条

1 郝明强;;怎样防治贮藏期大白菜菌核病?[J];现代农业;1989年09期

2 孙敬贤;张鲁刚;;大白菜菌核病病原菌鉴定及其主要生物学特性[J];华北农学报;2015年S1期

3 ;2017年公开的杀菌剂专利[J];今日农药;2018年08期

4 建刚;;白菜菌核病及防治方法[J];农村实用技术;2007年1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条

1 薛龙毅;李艳丽;;白菜制种田菌核病的发生特点和综防技术[A];河南省植物病害研究进展——河南省植物病理学与现代农业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2011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条

1 王迪轩;大白菜菌核病要综合防治[N];农资导报;2015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孙叶烁;大白菜种质资源抗菌核病鉴定及其抗病机理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9年

2 孙敬贤;大白菜菌核病病原菌鉴定及抗病性鉴定方法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5年



本文编号:267333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nykjlw/dzwbhlw/267333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ef5ab***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